APP下载

德国科技人才战略对中国高校教育的几点启示

2019-05-23姚明霞宗仁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园区德国大学

姚明霞,宗仁

(1.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2.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一、 引言

德国是创新大国,21 世纪以来,德国政府连续出台多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规划,并构建了创新政策体系,引导和保障德国创新驱动发展,使德国成为世界上创新领先的国家之一[1]。“德国制造”世界闻名,德国工业4.0的计划也影响着全球,这些都与德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密不可分,德国高校在推动企业创新和技术转移合作、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来,中国高校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持和人才保障。但当前高校科技人才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一般在10%左右,大多数还只是论文、专利和实验室数据;高校的科研选题往往偏离市场与企业的需求,也少有企业的参与;高校对人才的科研能力评价也常常是看发表论文和拥有专利的数量,对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的考核不太注重,成果转化后的学校与教授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也不尽合理;缺少市场化运作的技术转移机构提供全链条的服务,高校一般都是由科研处等机构实行行政化管理,难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我们研究德国科技创新与人才战略的经验,可以对中国高校科技人才工作带来很多的启示。

二、 他山之石:德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的特点

德国创新的竞争力指数全球排名第5名,随着2012年“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科学自由法》和2014年“新高科技战略:创新为德国”(The new High-Tech Strategy: innovations for Germany)的颁布,德国的创新政策愈发完善,形成了一个全面的、跨部门的国家创新战略框架[2]。考察德国的科技创新与人才战略,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 企业是德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德国很多的科技创新往往都是由企业完成,特别是工业领域,企业成为创新的重要力量。德国的研发投入在欧洲居于首位,2014年研发投入为830亿欧元,其中570亿欧元是经济界也就是企业投入的,占了将近70%。在欧盟的企业研发投入排名前20位中,德国企业占40%左右。德国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企业。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会按照年销售收入的5%~10%提取研发经费。80%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独立研发机构。

中小企业是德国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力量,历来是联邦政府的重点关注培育对象。技术顶尖的公司往往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工程师的自由度高。管理部门有很强的计划性和严谨性,而研发部门是松散自由的,放手让科学家们自由思考。德国的中小企业往往是指员工在30人以下(或者50人以下,欧盟标准)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一般是某一特定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如设计、咨询、技术服务等,或者是自动化程度高的工业企业,也有的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德国在机械制造业领域存在着大量中小企业的“隐形冠军”。德国的中小企业的创办人往往都是纯技术专家,或者是专利的拥有者。与美国的模式恰恰相反,企业70%都不上市,立足长久,保持独立性。德国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同时,也鼓励大企业的技术专家创业开办新的公司。

德国的科技创新主体是多元的。德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经济界、教育与科研界、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中介组织、大量行使咨询、协调、资助、评估等职能的机构以及社会公众[3]。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院采用了现代公司企业化的管理模式,30%的事业费来源于企业,并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世界公共研究机构政府资助企业化运行的典范,形成了“弗劳恩霍夫模式”[4]。

(二) 双元制教育体系和应用型大学支撑了德国科技创新与人才战略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是年轻人进入企业的主要通道。“双元制”(也称双轨制)是指整个培训过程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BS)同步双轨运行的一种教育方式[5]。德国特有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覆盖350多种职业,使得德国拥有超过4000万名高技能、专业化、忠诚度高的劳动者大军[3]。

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特点是企业为主,与教育机构合作,并承担大部分培训经费。柏林新科技学习工厂公益责任公司(WISTA)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教育公益培训机构,是非官方、非营利的私营企业,专门培养高科技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从切实的生产任务中学习”,3个月在企业,3个月在学校,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学习。企业一般也都实行师徒制,以师带徒,在众多的学徒工中,诞生了许多技艺超群的工匠。企业送来的学生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其他由国家资助,不向学生收费。双轨制教育使很多大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如kuka公司有自己专门的培训基地,既有对自己员工的培训,也有对购买客户的培训。宝马公司则与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合作进行职业培训。

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THD)的双元制教育是大学课程设置的组成部分,一般和其他课程一样按照学期上课。大学里没有单独的双元制班级或课堂,所有参与双元制大学教育的学生和普通学生一起上大课。企业或中学生可以在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直接获得个性化咨询服务。在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可以接受到很多的职业培训,如企业经济学,培养工厂采购员、银行职员、办公室职员等;如旅游管理,培养活动策划员、酒店管理员、旅游和空闲时间策划员;如机械制造,培养工厂机械师、设备机修师、机密仪器机修师等等。德国严格的职业培训也正是各个工业企业不竭的人才源泉。

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之一,与综合大学等一起构成了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丝毫不亚于综合性大学,有些应用型大学在大学中的排名往往比综合性大学更好。德国50%以上的工程师毕业于应用科技大学,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被称为培养工程师的摇篮[6]。应用型大学在德国范围内提供了57%的工程专业学习名额,全国有60%的工程师毕业于应用科学大学。为德国各行各业培养工程师和带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师资力量必须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强调学术与实践的结合。如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等,这些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非常广泛,教授往往是企业负责人或者企业创办者往往是教授。德国应用型大学的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更加实用的人才。在“大学学习+深入实践”学习模式下,企业实践比一般大学课程里的实践时间多50%。“在工厂中学习”,对企业和学生都有好处,半学半工的职业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企业可以获得既有学术水平,又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而且他们的实际技能完全符合企业的需求;聘用这类学生,企业可以在新员工入职以后省去入职培训和训练新员工的时间和费用。大学生选择实习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全面的职业信息和实践技能,融入企业环境、熟悉工作方式和项目运作流程,在实践中训练重要的核心技能,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顺利过渡。

(三) 与高校合作的科技园区是科技创新、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德国的科技园区有三种类型,一是大学自己的产业园区或者实践基地;二是政府与高校合作的科技园;三是企业的研发中心与孵化园。与高校合作的科技园区往往是科技创新、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校也都把建立科技园作为推动技术转移的直接措施。到2007年,全德共有300多个科技园区和孵化器。

以笔者走访的老鹰工业园为例,老鹰工业园区是柏林政府将一个废弃老机场进行改造,规划建设的德国国家级工业园区。园区建成后陆续有从事飞机生产研发技术的企业落户园区,成为德国航空研究基地。园区内有粒子加速器、天文望远镜等公共技术平台,也有一些老厂房改造成信息技术与媒体等文化创意基地。园区还集聚了一批光伏、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绿色技术企业。园区的定位是科技与技术的结合体。园区管理公司是政府批准成立的投资公司,园区与10家科研机构(有航空航天、粒子加速等方面)合作,同时园区将洪堡大学的数学、化学、物理、信息、地理、心理学等6个系引进入驻园区,教授也是园区内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另一方面,园区也引进中小科技企业作为合伙人。园区合作运营模式见图1。

图1 与高校合作的老鹰工业园运营模式图

园区为企业和创新者提供孵化器服务,免费给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平台,园区内的专家团队则可以提供咨询服务。目前园区已经成功孵化了400多家企业,且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居多。园区现有16个研究机构,7000名大学生,1001家企业,16000名员工,420公顷的土地上每年可以交给国家3.5亿欧元的税收(2010年的数据,其中有1.8亿欧元留在柏林),成为柏林发展的发动机。

园区有较好的发展还取决于它的区位条件,交通十分便利,有轨电车、地铁、公交等都十分便捷,离机场也仅仅10分钟车程,另外园区还配有航站楼改建的购物中心、健康中心、幼儿园、旅馆、餐饮、会议中心等服务设施,有电影院、剧院等文化设施,特别是科技馆,每年举办“科技之夜”,每晚吸引三万多人参加,科技馆为当地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提供实验室,希望学生中出现明天的科学家。园区也有个大学生村,给大学生提供低价公寓租赁。

(四) 产学研结合与技术转移有力推动了产业创新

德国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很多企业本身就是技术型企业,企业每年提取的研发费用1/3以上都用于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同时企业通过技术入股的形式直接吸引科技专家成果转化。德国政府也制定专利申请与专利转化激励政策(如2006年默克尔政府的“高科技战略”),给高校专利申请提供补贴,鼓励企业转化使用高校的专利和科研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竞争力所在,很多大企业往往都主动与高校签订委托研发合同,将企业的研发计划直接委托给高校的团队执行。如西门子公司与很多的德国大学开展了合作。

一般大学都有专门的研究服务中心(或者是技术转让处)负责产学研结合工作,研究服务中心在技术转化方面提供一些服务,包括初步评估、技术转化潜能分析,转化的渠道与市场分析。另有一个大学的子公司,负责技术转移和专利转让。洪堡大学实际专门负责知识和技术转化工作的是洪堡创新公司,是附属于大学的私有性质机构,公司是大学与企业和社会对话的窗口,是科技界与经济界的对接口。从科研部门分出来,很大程度是独立工作的。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科研和咨询、市场化和市场营销、拆分管理(创业)、训练和培训。在科研和咨询方面可以有创新管理、知识转化、专利、市场化等服务,给创业大学生配导师,提供12个月的资助辅导,帮助谈判和合同设计等。“成立企业”成为知识和技术转化的主渠道。通过创立企业可以带来新的、可长期存在的工作岗位,也带动了大学中的创业氛围,给大学中的人员带去更多企业化思维。不仅培养创新者,也培养有经济头脑的人才。洪堡大学还在Adlershof校区和中/南校区设立创新基地,提供场地以供实行创业计划或拆分计划,由创业顾问提供帮助,设立了专门的柏林高校创业网站。

大学有很好的专利和许可战略。洪堡大学及其合作伙伴承担专利申请费用和研究成果转化的费用。学校把利用专利保护发明带来的经济收益,作为增加高校财政实力的重要来源。并按照“柏林协议”平衡好高校与经济界利益。大学制定了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收益分配方式。例如洪堡大学规定,当科研收益在5000欧元以下时,大学的创新公司和院系分成为零,100%归教授或科研团队;科研收益在5000~50000欧元的部分,50%归教授团队,大学创新公司和院系各25%,科研收益在50000以上的部分,教授团队、大学创新公司和院系分配比例分别为30%、35%、35%。

(五)构建“创新桥梁”——科技创新的重要中间环节

高校科技创新系统习惯于在政府资助、兴趣驱动的模式下以学术自由的符号话语自行发展,企业则在现实利益驱动下寻求具有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产品,两者之间的对话天然地存在屏障,难以对话与协同[7]。

从研究到实践之间往往需要很多的技术再开发,才能把大学、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的成果、专利转化为产品,由企业生产。这个过程包括需要技术应用评估、工业产品设计、多技术的综合等,这个技术再开发一般由一个或者多个工业研发设计中心和部分科研中介服务机构完成,也就是“创新的桥梁”。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院就是这样的全链条的研发机构,把基础研究、产品设计和产业推广有效地链接,起到桥梁纽带作用(见图2)。

图2 从研究到实践的中间环节

在老鹰工业园区有一个研发社区,名称叫GFAL,是推动计算科学发展的社区,成立于1990年,为私营非赢利组织,有100个会员企业。GFAL集中关注的是研发,技术革新,技术转移,工业产品设计与服务等,重点在信息学和传感技术。他们陆续研发成功数十种产品或者平台,除声波相机他们自己经营外,其他都卖给成员公司生产,他们再提供服务。这解决了研究人员难以把研究成果变成产品、企业无法获知哪些研究成果可以运用的问题,从研究到实践的中间环节需要有GFAL这样的工业产品开发、设计和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企业。

三、 德国经验对中国高校工作的启示

(一) 密切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让高校和企业成为共同创新的主体

目前中国的状况是,政府对创新的投入占比很高,这个投入大部分投到了高校,成为高校教授的课题经费,也有是地方政府对企业创新发明的奖补。企业自身直接的研发创新投入不足。基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有着漫长的过程,而企业面向市场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对企业发展和经济推动意义更加重大。应该激发企业创新的原动力,让企业和教授共同成为创新的主体。我们可以密切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牵头产学研与高校一起共同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可以研发自身的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或者成为大型企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供应商。大型企业生产链中某些专业环节也可以拆分,形成新的专业化企业。另外,高校也要参与创立更多的从事工业设计、产品研发、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科技服务和培训。

中国的传统中小企业往往前身都是乡镇企业或者家庭作坊。技术含量低,多为劳动力密集型的代工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也完成了原始积累,具有土地、劳动力等优势,现在最需要高校教授的“技术下乡”,通过技术转让和专利合作扶持、支持这些企业创新和转型,改造他们的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甚至让他们转型生产全新科技产品。另外,也可以直接鼓励支持高校的技术专家、大学生创业,培训新一代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 将技术转移和人才孵化有机结合,给高校教授更多的选择

很多城市对人才工作非常重视,有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健全的人才组织机构和配套的人才激励政策。这些政策比较多的是支持创业人才。鼓励高校的专家教授创业是好事,但也会有一些问题。一是,很多专家教授缺乏市场经营头脑和企业管理能力;二是,奖补的资金并不足以完成从技术专利到产品开发,往往虎头蛇尾;三是,中国教授在“教授”与“经理”之间身份难以自由转换,导致他们难以取舍。这样的情况下,教授们的专利更多是发表文章、拿到课题经费后,被束之高阁。建议突破障碍,加强人才引进的同时,要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搭建专利转让平台或市场,加强技术转让前的市场评估,让企业更多地参与,鼓励技术入股。借鉴德国洪堡大学的经验,高校和政府都要有专业的市场化的公司从事技术转移服务,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也应鼓励公益类科研机构主动面向市场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

我们应该制定能够让“教授”与“经理”自由双向互动的制度。德国的高校教授创业可以继续领取2年工资,政府给予三种支持政策:直接的资金补助、低息贷款、税收政策。中国也可以让高校选聘那些在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为产业教授;另一方面,对掌握某些行业关键技术的高校教授,也可以由企业选聘为经理或者顾问,或者自己成立技术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培训等。可以保留一定年限的身份关系离职创业,成果转化失败允许重回高校;也可以是个人与学校合作办企业。鼓励科研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并获取合理报酬。

(三) 园区与科教资源要深度融合

德国、美国这些国家高校都有自己的创业园区,或者是将高校的系科、重点实验室引入园区。但中国很多地方的高教资源与园区的融合度不高。有很多园区虽然挂了某某大学创业基地的牌子,但实际上并不是产学研一体化的融合,只是与一些教授创办的公司存在房产租赁关系。建议借鉴老鹰工业园的模式,与高校全面建立产学研合作,一个系科培育一个特色产业,整合企业力量,研发系列产品,让教授为园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让研究和实践在生产环节碰撞,不断产生创新的火花。

(四) 高校要构建从研究到实践的中间桥梁

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尚处于探索之中。只有找到高校科技创新有序融入现代产业变革需求的路径,才能实现引领作用[7]。只有科技与设计相结合,用设计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产生重大的效益,推动社会的发展[8]。将科技成果再开发,设计出产品,需要有专业的团队,这个团队承担着桥梁作用。德国老鹰工业园内的GFAL就是这样的企业,100多名员工,同时有100多家会员企业。其实中国也有这样的公司团队。如浙江大学教育部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就是一个面向区域经济创新平台,积累了一批原创的创新技术。中心的根本宗旨即在于转化浙大信息科学、工业设计等诸多学科的科研成果,成为中国信息技术整合产品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基地,通过集成创新传统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发展。中心把高校教授的专利、研究成果买来(或入股),然后团队再进行产品研究开发,变成可以成熟地推向市场的产品,然后将需转型但没有项目的企业请来竞拍生产权,教授团队占产品40%股权,提供技术服务和生产培训。中心近五年获得专利2000余件,近三年成功孵化12家企业,成功打造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孵化体系。

(五) 中国需要更多应用型大学和面向职业教育的独立学院

2015年底,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但目前中国应用型大学数量很少,过去很多职业教育学院并不以应用性教育为荣,反而拼命追求学校升格,改名成为某某大学。由于企业参与很少,职业学校的企业校董或者会员企业很少,中国独立学院比例低,2015年共275所,仅占普通高校总数的11%。另外,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都是为了学历文凭的学生,上课的老师都是要有一定学历和发表文章要求的科班出身者,少有技术能手、优秀工匠走进课堂;少有企业员工再深造,或者是为企业定制的被培训者,“到工厂去学习”这一点也很不到位。建议借鉴学习德国的教育体系,加快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在本科教育体系中,构建少部分是研究型大学,大部分是应用型大学、独立学院的教育体系。加大高校科技创新课程改革力度,多开设一些科技创新类的课程,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

猜你喜欢

园区德国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园区的开放样本
在德国喝啤酒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梦梦”“娇庆”德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