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以708份调研数据为例
2019-05-23徐亚东张应良
徐亚东,张应良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一、 问题的提出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7年初,国家提出“把基层作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的指导意见,将引导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科大学生进入基层就业作为国家的战略部署。当前中国正处于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乡村地区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以科技推广人才为例,2009—2020年期间我国基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新增博士、硕士、学士分别为2.9万人、86.7万人和77.8万人[1];张蕙杰等估算表示,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缺口超过8000万[2]。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形势。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农科大学生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人才来源,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战略的主要人才储备。而周骏宇、李元平研究表明,中国1553名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的比例分别为75.5%、23.7%、0.8%[3];范明、张静雯的调研数据显示,2533名大学生中有44.3%的愿意去农村就业,但是其中有73.3%选择从事公务员工作、19.1%选择进入基层创业,仅有2.6%选择进入企业就业[4];代兴梅统计2009—2013年期间辽宁省农林高校毕业生实际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为6.31%、6.12%、5.88%、5.76%、5.67%、5.95%[5];笔者本次调研的数据显示,农科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意愿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比例分别为74.6%、22.7%和2.7%,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依旧不是农科大学生就业选择主要考虑范围。
同时,农科大学生的在本科阶段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训练,决定其人力资本储备方向。农科大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农业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为中心,较少涉及其他环节,产业链环节为六类:种、养、加、产、供、销。如笔者调研的对象,涉及农学、农村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土地资源管理、园艺、植物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而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且各具特色。如吉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与各区县、公司对接的实现区、实验田、实验基地,训练农科大学的实践技能和自身素质。农科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构,决定其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与乡村振兴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最为匹配。
在此背景下,聚焦农科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有利于引导农科大学生进入基层就业,是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农村经济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人才队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更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和优化大学生就业结构的有效渠道。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是有效提高有关部门引导农科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理论依据。而现有研究中,学者们较多以一个区域内的几所高等院校大学生为例或者以某一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为例探讨了高校大学的就业意愿选择问题[5-9],喻名峰等总结2001—2011年间学术界关于高校大学是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10],陈迎明基于2003—2013年间发表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的文献,总结了高校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11]。可以发现,当前学术界对研究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这一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较为丰富,可为深入研究农科大学生这一特定全体奠定理论基础。但是以农科大学生为主要研究群体的文章相对缺乏,而引导农科大学生进入基层就业的前提条件是了解农科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现有文献中,针对农科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发表在C刊以上有6篇,分别研究了农科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创业能力评价、择业观念调查和提高农科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12-17],农科大学生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难以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农科大学生进入基层就业,本文以多所高校的708位农科大学生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对当前农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探索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因素,以期为有关部门引导农科大学生进入基层工作的具体工作实施提供实证依据。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 理论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指出,实际影响行为的最直接因素是行为意愿,而行为意愿又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者的影响[18-19]。行为态度受到信念强度和价态评估的影响[20]。其中信念强度是农科大学生选择某一地域就业时,其必然会成功的期望程度,是一种心理偏好;而价态评估则对结果的或好或坏预判,是农科大学生依据自身特性和周边环境对能否达到既定目标的直觉判断[21-22]。主观规范受到规范信念和顺从动机的影响。规范信念指农科大学生感觉父母对自己选择某一地域就业的支持或反对的态度,是分析“重要他者”的态度;而顺从动机则是指农科大学生遵循该期望的程度,即对“重要他者”的态度的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受到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是控制信念,指农科大学生感知到的可能促进和阻碍自身选择某一地域就业的因素,是对个体特征、专业特质、能力水平和家庭资本等现实约束的考量;二是知觉强度,指农科大学生感知到这些因素对自身选择某一地域就的影响程度,这是本文所需要研究的内容。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个体特征、个体偏好、能力水平、家庭资本、家庭偏好、专业特质、就业考虑因素、政策认知等因素与信念强度、价态评估、规范信念、顺从动机和控制信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见图1)。
图1 逻辑分析框架图
(二) 研究假说
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相似,其年龄差异不大,最为显著的个体特征为性别特征。中国社会现实决定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从经济视角看,男性农科大学生独立后,受到的经济压力大于女性农科大学生,例如男性恋爱、结婚等经济支出均大于女性。从社会视角看,女性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受到家庭的影响较大,家庭的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限制女性农科大学生就业的地域。个体特征是影响价态评估和控制信念的重要变量。
市场的两大君主——经济的核心控制者:偏好和技术[23],农科类大学根据自己先天或者后天的偏好确定自己的最终意愿。同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24],考虑就业后的发展前景,从而期望月薪成为约束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重要变量。
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对自身能力水平的审视,是直觉判断能否达到既定目标的重要参考。职业定位是大学生在自身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基于对自身的清晰认识而确定的发展方向,职业定位明确度是个人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学生自身的素质不过硬和缺乏规划是就业意愿差异化的重要原因[24]。
人力资本分为“专有性”和“一般性”,并指出专业口径窄的特殊性强。农学学士和管理学学士相比较,专业学位为农学学士的专业口径较窄,社会实践要求更多,特殊性更强;同时,现有高校的培养方案趋同,特别是专业学位为管理学学士的农科类专业,受到的培养内容与其他非农科类专业相似,偏向于所说的城市化人力资本,如果不想贬值,则必须在城市就业。
就业信息不对称降低农科大学生就业机会获取的可能性,而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展农科大学生就业的信息来源,弥补信息不对称性[25]。社会资本是农科大学生就业所需要考虑的重要的影响控制信念的因素。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来源家庭资本,而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又决定家庭资本,换言之,考察社会资本的影响转化为考察家庭资本的因素[4,25-27];另一方面,家庭资本的异质化决定农科大学生就业压力,就业压力感会影响价态评估,如许勤研究指出,家庭背景是农村的大学生,对通过就业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的意愿更为强大[24]。同时,家庭是重要的他者,重要的他者的偏好会直接影响规范信念;是否考虑父母的期望是顺从动机的直接体现。
政策变量是外生变量。当前我国提出多项政策促进和引导大学生进入基层或西部就业,如鼓励大学生进村进社区工作和到基层灵活就业、“选调生”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鼓励农科大学生进入基层就业,提供大量的扶持和帮助,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保障等,直接改变就业预期和就业环境,是控制信念的重要因素。如杨伟国研究指出就业政策补充当前过我劳动力市场的不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8]。
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就业,不仅得到的实际工资低,福利待遇低,其社会地位也低[29],社会地位是一个人幸福感获得的重要指标,进行某项决策时,考虑了社会地位的农科大学生较没有考虑社会地位的选择可能更为慎重。
结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说:
H1:个人基本特征与偏好变量显著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
H2:个人人力资本特征变量显著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
H3:专业基本特征变量显著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意向选择。
H4:家庭资本特征与偏好变量显著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
H5:政策认知变量显著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
H6:就业考虑因素变量显著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
三、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一) 数据来源
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在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长安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的农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剔除无效样本后,最终获得70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4.4%,专业涉及农学、农村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蜂学、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土地资源管理、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等。
(二) 模型构建
从远离农村的视角出发,将被解释变量分为农村、中小城镇和大城市,分别赋值为1、2、3,是有序的离散选择变量,所以本研究采用Ordinal Regression Model。构建多元有序Logit模型:
Logit(Pj)=ln[P(y≤j)/P(y≥j+1)]=αj+βX
其中,Pj=P(y=j),j=1,2,3;X为解释变量集,包含五类变量;β是与X所对应的回归系数集,αj是模型的截距。
(三) 变量说明
依据上文的理论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六类,分别是个体基本特征与偏好、家庭基本特征与偏好、专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就业考虑因素和政策认知。模型中各变量的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实证模型变量说明
续表1
政策认知变量基层就业政策了解程度完全不了解=1;了解尚少=2;一般了解=3;了解大部分=4;完全了解=52.510.77315
四、 计量分析与结果解释
(一) 运行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SPSS21.0软件对708份样本数据进行Ordinal Regression处理,被解释变量以Y=3为参照组,所有解释变量中的哑变量以Xi=1为参照组,其中链接函数选择补充对数—对数连续函数,运行结果见模型(1);模型(2)是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处理,其中链接函数选择Logit函数,通过检验的指标与模型(1)相同;模型(3)是进行OLS估计结果,F检验的p值为0.000。模型(1)(2)、(3)回归结果的显著性和变量的符号含义相同,表明本文回归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表2 回归结果
续表2
变量指标(1)(2)(3)系数值(标准误)系数值(标准误)系数值(标准误)专业基本特征变量[学士学位]-0.447∗∗(0.175)-0.551∗∗∗(0.213)0.103∗∗(0.043)实践课比重-0.141(0.115)-0.164(0.140)-0.022(0.029)就业考虑因素变量[发展前景]-0.312∗∗(0.154)-0.406∗∗(0.184)0.079∗∗(0.037)[父母期望]-0.680∗∗∗(0.170)-0.772∗∗∗(0.213)0.161∗∗∗(0.047)[社会地位]-0.150(0.273)-0.148(0.326)0.006(0.065)政策认知基层就业政策了解度-0.281∗∗∗(0.094)-0.327∗∗∗(0.117)-0.086∗∗∗(0.024)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二) 实证分析
从表2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性别、填写本专业志愿时考虑因素是否有兴趣爱好、未来的期望月薪、自身综合评价、家庭年收入、毕业后学士学位、就业考虑因素中前三是否有发展前景、就业考虑因素中前三是否有父母期望和基层就业政策了解度等9个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发现,通过的9个变量分别分布于个体基本特征与偏好、家庭基本特征与偏好、专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就业考虑因素和政策认知六个类别中,说明六类变量均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意愿选择产生显著影响。
个人基本特征与偏好分析。在该变量组内的所有指标,均是正向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偏好选择大城市就业,假说1通过检验。性别为女的农科大学生偏好于选择大城市就业,一般而言在农村就业较为辛苦,且能够发挥才能的机会较少。所以女生较男生而言,更加不愿意进入农村就业,这与孙颖(2012)的研究结果不同。填写本专业时没有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的农科大学生更加偏好于进入大城市就业。农科大学生毕业后前三年期望月薪水平越高的越偏好于选择大城市就业,一般而言在农村就业的月薪水平要比在城市就业月薪水平低,所以月薪水平期望值越高的越偏好于选择大城市就业。
个人的人力资本特征分析。在该变量组内的所有指标,均是正向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偏好选择大城市就业,假说2通过检验。自身综合评价越高的农科大学生越偏好于选择大城市就业,对自身综合能力水平评价越高的农科大学生越自信可以胜任非农职业。人力资本较高,与其他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可以竞争非农职业岗位,在大城市可以更好的发挥才能,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社会财富和个人收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家庭基本特征与偏好分析。在该变量组内的所有家庭基本特征指标(非家庭偏好指标),均是正向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偏好选择大城市就业,假说3通过检验。家庭年收入越高的越偏好于选择大城市就业,一般而言年收入越高的家庭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越多,对子女的培养可能就更加全面且偏离农业,其子女在高层次地域就业时可动用的社会关系较多,进入大城市就业就越容易、越倾向。关于家庭偏好变量的影响,即父母态度对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父母不支持农科大学生选择现在所学的专业时,农科大学生偏好选择农村基层就业。
专业基本特征分析。在该变量组内的所有指标,均是负向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偏好选择农村就业,假说4通过检验。学士学位为管理学学士的农科大学生更倾向于进入农村进行就业,可能存有的原因是获得管理学学士的农科大学生认为自己即使进入农村地域就业,也可以获得较好的职业岗位,诸如公务员或者管理岗位,拿到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所以较学士学位为农学学士的更倾向进入农村就业。在与获得管理学学士的农科大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感知大部分学生并不排斥进入农村就业,认为在农村依旧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获得不低于农科大学生的平均水平收入。
政策认知分析。基层就业政策了解度越高的农科大学生越倾向于进入农村就业,假说5通过检验。基层就业政策是国家通过改善农村就业工作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和加强社会保障来引导大学生进入基层就业的具体激励办法,对基层就业政策越了解,越会发现一些其他农科大学生不清楚的在农村就业的机会和前景,进而倾向于选择农村就业。需要指出的是,可能存有农科类大学本身愿意进入农村就业,故而去了解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就业考虑因素分析。在该变量组内的所有指标,均是负向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偏好选择农村就业,假说6通过检验。就业考虑因素中前三没有发展前景的农科大学生更倾向于进入农村领域就业,就发展前景和机遇而言,发达地域比不发达地区,城市比农村必定更广、更多,考虑发展前景因素的农科大学生必定愿意进入大城市就业。就业考虑因素中前三没有父母期望的农科大学生更倾向于进入农村领域就业,一般而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大,意味着对子女未来的工作地域、薪资和福利的一种较高的期望,农科大学生如果考虑父母期望这一因素,必定会选择满足服务期望的工作地域进行就业,即进入大城市就业。
(三) 进一步的讨论
影响就业最深的因素是父母期望,这是农科大学生自身对“重要的他者”态度的态度,影响的是农科大学生对“重要的他者”的态度的顺从动机,即作用农科大学生的主观规范,进而对意愿产生影响,与国外研究结论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中国是人情社会,对“重要的他者”的态度敏感度较高。本变量可结合“父母是否支持现在所学的专业”变量综合分析,因为这一变量是“重要的他者”的态度,但是因能力水平有限,不对此进行展开分析,将将该部分作为本文研究不足和未来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内容。
结合就业考虑因素中父母期望和未来的期望月薪两个变量进一步分析,父母期望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社会层面,在这个层面上,父母是期望子女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被其他人看得起,是本地区的未来的知名人士,可以成长为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大”人物;另一个是经济层面,在这个层面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吃的好、穿的好、住得好和用得好,以及未来有经济实力可以照顾年迈的自己。农科大学生对父母经济层面的期望可以归纳到自己未来三年的期望月薪,而这一变量的影响是0,故此可以推断农科大学生对父母的期望思考的重点是社会层面上,认为有一个好的社会地位才是符合父母期望,反应在就业地域意愿上是倾向进入大城市就业。再结合本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的农科大学生不认为进入农村就业是社会地位较低的结论,两者的矛盾可推断出农科大学生认为进入农村就业是父母认为社会地位低,而并非是自己认为,换言之,父母的影响更多反映在农科大学生的就业社会层面的思考。
五、 结语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六类变量均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意愿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个人基本特征与偏好变量对就业考虑因素变量影响最大;第二,对“重要的他者”的态度的态度,即农科大学生是否考虑父母期望对自身选择意愿影响最大;第三,父母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上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子女的社会层面思考,而不是经济层面。基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和促进农科大学生进入农村就业,以此为目标导向,上述的实证研究结论包含有以下四项政策含义:第一,依托三产融合战略,创造活力农村,使农村成为一个经济机会多、发展前景广阔的有活力的地域,让农科大学生真正意识到农村就业更加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第二,依托农业多功能性,打造创意农业,着重培养第一志愿为农科类专业的大学生,涵养爱农情怀,打造创新精神,让农科学生能够自身兴趣融入农业生产,使自身智力化为农业创意、自身禀赋变为农业收入。第三,依托新媒体舆论引导,建设包容环境,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传递正确的理性的社会舆论导向,改变农科大学生的“重要的他者”的态度,降低进入农村就业的心理负担。第四,依托强化就业政策,增强预期收益,加大政策激励,改变农科大学生的知觉行为控制,从而转变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