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循证思维嵌入

2019-05-23陈瑜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循证思维教育

陈瑜

(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伴随国家“双创”政策的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国际创业型大学的实践来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融会贯通创新创业规律、创造性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三种视角才能有效描绘出它的逻辑结构。创业基于创新,创新基于思维模式转型。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指向在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跨界思维以及问题解决思维的训练,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创业最为得力的支撑。循证思维倡导将最佳科学证据运用于问题解决,是伴随着循证实践而演化出来的新型思维方式,对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将循证思维嵌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将创新思维教育深度融入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1],是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

一、 循证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内容,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2]。从其内涵界定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针对少数有创业潜质学生开展的技能性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新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为要义的素质教育。其基本价值取向既包括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也包括创新创业行为方式、创新创业人生哲学的塑造,还包括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创新创业型生涯选择[1]。

“循证”一词最初起源于医学,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3]。因其方法处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循证理念现已基本渗透到所有医药卫生领域,并逐步延伸到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诸多学科,成为一种以问题—循证式决策思维方式来有效提升实践行为的方法论。循证的原则是基于问题研究、遵循证据决策、关注实践结果并注重后效评价、止于至善[3],以追求最佳成本效果。作为遵循最佳科学证据解决问题的思维理念,循证思维主张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通过“5A”(提出问题—获取证据—判断评价—应用实践—后效评估)步骤法则[4]来实现经验决策向循证决策转化。

在循证思维指导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创新创业者能够主动识别问题,通过数据检索和分析来评估市场机会,透过复杂的创业情境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证据,进而规避创业风险,提升科学决策和把握未来的能力。此外,循证实践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具有战略决策的前瞻性、动态竞争的适用性以及知识更替的自觉性[5]。创业过程则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是机会、创业者(团队)和资源之间动态平衡的过程[6]。所以,创新思维不仅是在商业背景下成为创业者的概念,也是个体应对不可预知的外界环境,运用创新方法实践、组织和学习的能力。循证思维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使高校学生在创业思维训练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科学有效地获取最佳证据,再经系统评价与辩证分析找到创新创业的壁垒。因此,循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有助于把循证理念嵌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识别、证据评价、实践结果和效果评价全过程,强化学生科学家的思维品质、逻辑建构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技能。

二、 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痛点

当前,推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纵深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并存。为了推进人才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少高校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和实践。然现实的情境是,地方高校可能应景似地成立了创业学院、开辟了创新创业园,或者是单独设立了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却未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特别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调研结果显示,很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校人才培养环节中的“实习和实践环节不足”需要持续改进,“实践能力提升”成为广大地方高校的教育痛点。长期以来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确定性思维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到了尾声,基于跨学科专业知识、把握机会能力和领导力以及不确定性应对思维为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重塑未来[7]。具体来说,现行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 自主创业比例整体不高

自“双创”提出以来,全国各类高校均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设大学生创业园、成立创业学院。据统计,截至2017年2月,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KAB项目已培训来自1500多所高校的9100多名师资,在330多所高校创设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上百万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学习实践[8]。然而,目前大学生创业比例仍然较低。据麦可思研究官网公布的2014—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2017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均不超过3%。从湖南省各地方高校官网发布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显示,近三年来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亦是如此,仅有2所高校的比例在3.4%左右,其他的均未超过3%。

(二) 创新创业决策能力偏弱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互联网+大数据的到来为创新创业决策主体的思维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和质量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利用成熟的大数据技术催生创新创业教育变革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然而,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却对创新创业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创业者采集的信息多来源于网络,导致获取的信息多为统计层面的结构化数据,没有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深层知识。地方高校大学生在信息来源和信息处理上更多的是凭借人工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无法保证准确预测创新创业新热点的效果,导致创新创业决策缺乏科学性和不可预见性,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决策的有效性。

(三) 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欠佳

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为解决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适切性问题,会邀请教师、学科专家、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课程审议,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务实性和可用性。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相关补充相互渗透的关系。而现实的情况是,为了快速有效地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号召,地方高校普遍采用了一种高度中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由学校统一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或者是在必修课程阶段增加与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却仍未改变。即使有部分院系或教师会聘请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参与创新创业教学,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度依旧不高,创新创业意识暂未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四) 创新创业资源整合不足

创新创业资源是高校学生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必备要素和前提条件。在创新创业浪潮中,高校大学生这一创业群体拥有着政府资源、高校资源、企业资源及其他社会各界的资源[9]。但就目前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存在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政府、高校、企业等资源主体各自为政,缺乏战略规划和整合意识,导致资源难以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去,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双创”政策的驱动下,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创新工厂、众创空间等孵化器,地方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企业为了对接国家政策也迅速加入到大学生创业资源投放的大军中来,这就直接造成了创新创业资源同质化严重,孵化载体泛滥成灾,看似社会各界资源投入量很大,而实际资源利用率低下,难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

三、 循证思维嵌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体现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一种能力教育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而非一种只重视知识传授和知识积累的教育[10]。从历年麦可思研究的分析报告来看,高校毕业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往往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缺乏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需要具备在未来不确定环境下发现和判断问题的意识,审慎明智地应用最佳证据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如何使学生具备基于情境判断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循证思维嵌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论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

(一) 循证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空间

嵌入是指某一事物卡进另一事物的过程和结果。社会科学中的嵌入概念最早由卡尔·波兰尼[11]提出,经马克·格兰诺维特[12]系统完善,是新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嵌入理论认为,嵌入不仅要研究嵌入者与被嵌入者,还要分析嵌入的理论可能与现实需要,通过什么路径来嵌入以及确保嵌入的有效性。可以期待的是,循证思维嵌入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获得嵌入性发展。嵌入的关键在于嵌入主体与嵌入客体两者之间在理念、方法、模式上有没有较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而循证思维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标关联。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形成一种具有不断改造自身和改造自然以及改变社会的实践能力或行动能力[10],循证思维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理性思维,增强实践能力。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二是对象关联。创新创业教育和循证思维的对象均为高校大学生。互补性则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要以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支撑,通过运用专业理论应对创新创业问题,并在工作方法上实现互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实现的可能性。

(二) 循证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空间

现代企业的运营环境总体呈现出高度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循证思维的养成能够对未来环境和趋势的判断给予“规范式”论证。首先,循证思维包含着三个重要原则:一是服从战略决策;二是快速动态调整,三是基于价值判断。循证式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情境的选择和行为时,能够改变依靠直觉、经验和个人偏好的创业决策,着眼于有效管理和优化风险,利用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有效消除风险的负面结果。其次,创业机会是创业的核心,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包括先验知识、创业警觉性、学习、认知、创业经验、人力资本、网络视角和机会类型[13]等。循证式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者能够用系统的方法收集创业指标和度量数据,依据程序、实践和理论框架形成一系列创业证据的有效方法,推动创业决策质量提高并逐渐创造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再次,创新创业实践要求创新创业者具备并能熟练运用大量背景知识和前景知识。鉴于创业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创新创业人员需具备自我反思、逻辑建构、组织行为和利用外界条件有效达成目标的能力。循证式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创业者具有准确分析、查询并评价所找出的证据质量的能力;应用找出的当前最佳证据,针对性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使用证据后的后效评价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显然,如果循证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四、 循证思维嵌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向全体”“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多部创新创业教育文件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纵观目前嵌入性研究的各式理论,嵌入可根据嵌入的内容及其层次细分为微观层面的关系嵌入、中观层面的结构嵌入和宏观层面的文化嵌入[14]。对此,循证思维嵌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亦可以从文化、结构、关系三个层面进行路径探索(如图1所示)。

(一) 文化嵌入:循证文化嵌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价值取向。循证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赖于教师循证教学思维的建立、学生循证学习方式的建立和循证教学思维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建立。因此,循证思维有效嵌入的基底在于循证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循证理念为主线,从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开展进行大量尝试。一是地方高校要更新原有观念,按照循证理念建立起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价值判断和价值预设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态度,重视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和文化的培育。二是创新创业教育要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在面对有限时间与无限知识的矛盾中教会学生运用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去做科学决策,训练基于证据的批判性思维,变培养知识经验型人才为培养创新开拓型人才。三是充分发挥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实际,促使学生将最新的学科前沿动态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增加创业决策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规避创业风险。

图1 循证思维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图

(二) 结构嵌入:循证思维嵌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循证思维的结构嵌入体现的是循证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联结性和中心性,以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结构合力来产生行为共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 绘制创新创业课程地图

课程地图作为可视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视觉化、图形化的方式来构造出学生未来可能的职涯发展,拟定出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再根据这些核心能力展开课程及活动的设计规划[15]。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地图则是预设一个毕业生能够适应职场竞争环境的主体图像,梳理出课程各要素的逻辑关系,以此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及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作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地图能够很清晰地展现出指引学生通向创业就业的路径。学生自入校开始,创造价值观与创业人生观的启蒙课程就已纳入选课系统,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价值与性质,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融合。当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地图中也会设置层次递进,包含创意方法、设计思维、商业模式等方面的课程,从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角度对接行业前沿的人才招聘需求,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专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具有快速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的人才。

2. 采用“开环”灵活培养模式

2015年,斯坦福大学经过严密的科学推理和调查实验后,推出了《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围绕“开环大学、自定节奏的教育、轴翻转、有使命的学习”四方面进行教育改革,实际上是为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组织层面的“背书”。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跨学段、多能力的融合教育。地方高校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采用“开环”灵活的培养模式。一是开启特色“旋转门”,充实能够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地方高校定期选派教师到政府、企业等机构工作,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最新科研技术成果及实践状况,获取创业政策制定与执行,企业经营与管理等相关经验,也让大学与外部社会建立持久联系,利用社会资源优化办学。二是学生可以按照自定节奏学习,根据个人的技能储备来完成各阶段学习。学生可以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创业,然后根据创业需求再进入大学学习与其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突破学科制度束缚,培养学生的科际融合意识与能力。三是行业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供学生选择。由于学习年限可以间断,学生与学校、社会之间更容易建立起合作、强劲、持久的社会网络。地方高校以校企合作方式构建多元化学生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体验式的实践探索中提升创新创业技能,更利于建立学校、社会的良性沟通,实现校园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双向流动。

(三) 关系嵌入:循证思维嵌入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场域

关系是场域的本质,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场域主要是从关系介入到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场域的场域分化和融合,借以追求多场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1. 从后端扶持向全过程扶持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过程的重要内容,让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融入到专业教育的综合教学中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构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从新生教育开始,通过邀请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企业家和知名校友分享创业经历,传播创客文化和创业精神,探索“学生自创—师生共创—校友共创—校企共创—校际合作”等多种渠道,广泛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启蒙体验还可以结合学科竞赛开展创新,扎实推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项目”“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的实施,通过高校创新创业园升级改造和实验室开放计划,推进校园创客空间建设,全面支持大学生展开创客活动,鼓励学生拓展创新思维,积极动手实践。

2. 从各自为战向战略协同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是涉及多方利益主体联动的系统工程,地方高校必须要强化“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构建科学化、规划化、具有可行性的产学联盟支持系统,充分发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凝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和资源,创设高校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共同进步的互动机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政策保障、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支持和各项资助。具体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可基于校企、校地协同,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各职能部门统筹部署、分工合作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数据库的集成和整合管理,为积极探索研究与区域特色、行业特色融合的利益契合点,共同促进创新创业战略的科学规划与精准决策,重构未来教育新生态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循证思维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思维跳跳糖
题解教育『三问』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