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70年以来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与未来展望

2019-05-23张松刘志民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业发展

张松,刘志民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我国农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模仿日本到借鉴欧美的先进做法,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体系,并得以持续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农业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我国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展望未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任重道远,肩负着服务“三农”的重要使命,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 建国70年以来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调整期(1949—1957年)、曲折前进期(1958—1977年)、改革探索期(1978—1994年)和快速腾飞期(1995年至今)。

(一) 恢复调整期(1949—1957年):接管旧学校,学习苏联教育模式,改组并新建学校

新中国成立时,由于14年抗日战争加上3年内战,之前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受到了很大影响,农业教育也不例外。1949年,全国独立的高等农业学校20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23所[1],学校规模较小且多集中在沿海省份,在校本专科生10726人,在校研究生20人,专任教师937人[2]。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处于恢复期,教育上主要是接管旧学校。

1952年开始,我国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对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主要是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把设在综合大学的农林学院、系、科独立出来,组成农林院校,同时新建了一批农牧、林业、农机化和水产院校。1953年,高校内部开始借鉴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制订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改变原有系科,重新设置专业,建立基层教学组织;聘请苏联专家来华讲学,发展新学科;逐步压缩专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957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32所,除四个省区外,各省至少有一所农学院,基本改变了高等农业教育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高等农业院校在校本专科生36198人,在校研究生183人,专任教师6526人,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从海外归国报效祖国[2]。

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接管改造和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事业逐步转变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高等农业教育进入重要转折期,培养了一批农业急需的专业人才,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否定了综合性大学下设农学院等合理的部分,造成学校学科单一,形成了单科性高等农业院校的布局,削弱了农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计划经济条块模式,也影响了农科教的紧密结合。

(二) 曲折前进期(1958—1977年):农业高校数量与招生规模大起大落,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958年中央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实行勤工俭学,开展教育革命,要求农林院校一律迁往农村、林区举办。这对改变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实际的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师生劳动过多,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缺乏全面理解,忽视甚至抛开教学,大搞深耕、大炼钢铁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学校数量与招生规模急剧膨胀,高等农业院校数猛增到171所,是1957年的5.3倍,年招生数达到26800多人,为1957年的3.8倍[3]。学校数量与学生规模大幅增加,超过了社会经济和学校基建、设备以及师资等的承受能力,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纠正前期经济工作中“左”的失误,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教育工作上,高等学校主要是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通过调整工作集中力量提高教学质量,贯彻执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1965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由之前的100多所调整至45所,年招生量压缩到13849人,研究生教育得到发展[2]。期间,还探索实行了半工(农)半读制,后因爆发“文化大革命”而停止。1958—1965年的8年间,高等农业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折,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为新中国农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66—1976年间,高等农业院校被强行搬迁、撤消、合并或分散办学的有25所,其中23所院校被迫搬迁多次,有的高校还几易其名[4],到1976年,高等农业院校数仅38所。“文革”期间,国家取消了高考,缩短了学制,学生数量和质量均受到影响,教学和科研被迫中断,招生停滞、科研停顿、人员流失,大量校舍、土地、物资被占,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财产在搬迁过程中丢失损毁,高等农业教育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三) 改革探索期(1978—1994年):恢复整顿农业高校,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专科和研究生教育,农业高校由单科向多科性转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国家开始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11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恢复北京农业大学名称,同意搬回原址办学。此后,对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大力恢复整顿,将“文革”中被迫搬、撤、并、分的学校,逐一退还校舍,恢复在原址办学,少数学校另择址重建。并先后确定13所农业、农垦、水产院校为农业部部属院校,1978—1981年陆续确定北京、南京、华南、华中、沈阳、西北、西南、江西和山西农学院以及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为全国重点大学。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对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作了相应调整,增设部分新专业,1985年高等农业院校专业数已达117种711个专业点[5]。

农业专科和研究生教育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快速发展。1983年颁布的《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发展中逐步调整好高等教育内部的比例关系,多办一些专科,注重发展一些为建设所需的短线专业。1984年召开的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座谈会,充分肯定了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在农林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高等农林专科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不可缺少、长期存在的组成部分。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并于1978年恢复了停招12年的研究生教育。1994年颁发了《关于加快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提出农科研究生教育规模要有较大发展,层次、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类型多样,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发展目标。

这一时期,高等农业教育得到比较健康的发展, 在改革和探索中不断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层次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1993年高等农业院校数量共计67所,其中包括16所专科学校、5所农业职业技术师范高等学校,农业专科招生人数超过本科,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校生比例为0.5∶1∶0.8[6]。此阶段,高等农业院校逐渐由单科向多科性发展,专业结构由产中向产前、产后逐步延伸,由面向农业向服务农村过渡,办学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全日制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函授、夜大、自学考试等业余教育,开始实行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多种教育形式。

(四) 快速腾飞期(1995年至今):农业高校在开展学校综合化进程的同时,完成了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

199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211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在内的8所农业高校被确定为“211工程”建设高校。1997 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优化教育结构, 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建设“985工程”,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二期增补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在中共中央“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的指导下, 基本完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建共管学校和部分中央院校转为地方管理的体制转轨,农业高校的合并重组持续到2003 年基本结束。至此,在既要顺应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形势,又不削弱行业高等教育的前提下,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同质联合”“异质重组”“独立拓展”三种模式开展学校综合化进程的同时[7],也完成了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其中有17所农业院校通过合并组建新高等农业院校9所,24所农业院校合并组成新的非农院校或并入综合性大学,1所高等农业专科学校转制为高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8]。新的管理体制理顺了关系,打破了条块分割的局面,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积极性,密切了高等农业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999年以来,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普遍实行大规模扩招,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农业教育同样经历了这一跨越式发展,农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区分布更趋合理,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全日制本专科教育为主体、留学生教育为窗口、继续教育及干部培训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相互衔接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并日趋完善。目前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农业高校(含农林、部分海洋类)约80所,另外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不少综合性大学下设农学院、兽医学院、食品学院等相关涉农学院。除海南、重庆、青海及宁夏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均设有农业高校,以黑龙江省最多,其次是江苏省和云南省。2016年我国农科在校生总规模529836人,其中博士生14291人、硕士生57132人、本科生279373人、专科生179040人[9]。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教育规模和办学理念都有了新的飞跃,高等农业教育也逐步转向开门纳谏、开放办学的历史阶段,农业高校由多科性向综合性方向转型,并确立了教学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明确了本科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所获成就评述

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重要成就,学校综合实力、学科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化水平等都得到不断提高。

(一) 农业高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我国农业高校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升。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全国共有42所高校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高校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合计137所高校的465个学科(含44个自定学科)为一流建设学科。其中,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确定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农业高校被确定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0所高校的25个学科(含2个自定学科)为一流建设学科,见表1[10]。另有综合大学的涉农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如浙江大学的生物学、农业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清华大学的生物学、风景园林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风景园林学,贵州大学的植物保护(自定)以及兰州大学的草学等。

表1 农业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情况

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所部属农业高校在国内外排名中依然表现出较大优势,华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发展势头强劲。部属农业高校均已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世界大学排名前1000名,加上华南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共计六所农业高校进入U.S. News世界大学前1000名之列。

(二) 部分涉农学科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全国共有146所高校的710个学科获评A类,农业高校共有33个A类学科,其中19个A+、3个A,11个A-,占全部A类学科的4.6%。此次评估浙江大学涉农学科发展势头强劲,有12个涉农学科获评A类,其中6个A+、2个A、4个A-,另有不少综合性大学的涉农学科获评A类,如兰州大学的草学获A+,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获A+,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学获A+,等等[11]。根据2019年ESI最新公布数据显示,进入 ESI世界前 1%的学科领域已超过 5个的农业高校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10个)、南京农业大学(8个)、华中农业大学(8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个)和北京林业大学(6个),另有东北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19所农业高校的3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均已进入ESI世界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科学进入ESI世界前1‰,农业高校的部分学科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综合性大学中,浙江大学农业科学和植物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这两个学科也已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2019年QS农林学科领域排名(前300)中,有15所中国高校榜上有名,其中中国农业大学(10名)、南京农业大学(25名)、华南农业大学(45名)和浙江大学(50名)位列前50位,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列50—100位[12]。可以看出,农业高校涉农学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综合性大学在涉农学科的发展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主要的职能,我国农业高校已为国家培养数以百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其中院士校友111人、杰出校友400余人[13]。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批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确定了第一批试点高校99所,改革试点项目140项,其中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3项、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70项、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7项,项目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教育部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拟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能力的各类卓越人才,包括卓越农林人才。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农业高校及部分综合大学在涉农教学成果方面,共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14]。2018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教学质量排行中,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在内的8所农业高校位列前100名,农业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四) 科研能力得到充分认可

近年来,我国农业高校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农业行业共有30多个项目获奖,其中,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两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两个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1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菊花种质创新、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卵菌病害防控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15]。2018年5月,为准确评价高校的科研能力,中国知网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推出全国高校高被引论文数量排行榜,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选取引用频次前10%的文献数量作为高被引论文。在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中,11所农业院校进入前100序列,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排名分别为23名、27名和29名,进入前50序列;而在上榜高校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比排名中,这三所农业高校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比均达到或超过了20%,南京农业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比高达22%[16],位列高校榜首,这表明农林院校科研成果获得了充分的学术关注和高度认可。

(五) 社会服务特色进一步彰显

社会服务是大学基本职能之一,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农业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行业的支持,而农业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农业高校的鼎力相助。多年来,农业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教育、科研等优势,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参与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成立的科技小院,扎根农村一线,通过技术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小农户脱贫,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南京农业大学通过“科技大篷车”“双百工程”,送科技下乡,推科教兴农,近年来逐步探索“双线共推”科技服务模式,成就农技推广新模式;还有比如,南京农大对贵州麻江,助推地方精准扶贫,所采用的“铸就精准扶贫持久内生动力”模式,入选了教育部第三届高校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安徽农业大学不断拓展“大别山道路”,提出“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农业推广模式;河北农业大学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该校李保国教授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被誉为“太行新愚公”。2012 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 10 所农业大学获批成立全国首批“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近年来,农业高校还不断加大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高校农业科技队伍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有力推动了农村的发展振兴和农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 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伴随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追求规模扩张到注重质量内涵发展,目前涉及中外合作办学、来华与出国留学教育、跨国科研合作、国际师资引进等各种形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大学开办了高等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首个项目,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联合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经过 20 余年发展,截至2018年3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获批设立的本科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个(均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4个(其中1个机构和21个项目已停止招生)[17]。农业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大多从21世纪初起步,近十年间得以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大约有40余所农业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10110人,其中学历生5056人,非学历生5054人,各占50%左右[注]资料来源于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主编的《2016来华留生简明统计》。。除此之外,还通过各种公派渠道向国外派遣各类留学人员、引进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任教、建立国际合作平台、设立农业特色孔子学院等,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比如,2012年南京农大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合作建设全球第一所农业孔子学院——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运营6年来,秉持农业特色、扎实深耕、持续推进,得到我国国务院领导和肯尼亚国家元首的充分肯定。通过扩大开放,深化交流,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未来发展展望

新形势下,“三农”问题依然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年10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及近日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与方向。

(一) 把握时代脉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纵观建国70年来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虽有曲折与反复,但是总体上顺应了国际国内形势与农业教育发展需求,伴随着时代的脉搏,坚守着服务国家和民族的使命与责任,开展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推进社会发展进步做出突出贡献,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本土化发展。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大学应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心同向,始终以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为使命担当,突出服务国家需求这一根本价值导向[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又恰逢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这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最大的发展优势[20]。新形势下,农业高校应该主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地方建设需求,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 建设“新农科”,助力打造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面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需求,高等农业教育应主动进行农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农科”的内涵、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专题研究,探索并实施“新农科”教育。推进农业学科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和融合,拓展传统农业学科的内涵,构建高等农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在产业链和综合性基础上,打破专业口径过小、培养模式单一的现状,促进相关专业的有效链接与联动,以农业及相关产业系统为背景培养新型农科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肩负起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适应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布局涉农新专业,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

(三) 推进综合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只有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凝聚更多合力,才能实现教育良性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亦是如此。应加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互动,构建稳定顺畅的工作机制和平台,推进落实部部共建、省部共建,促进协同发展高等农业教育。推进构筑农业高校联盟,加强开放共享与协同创新,促进农业高校间的同频共振,通过科研成果推广、优质资源共享等方式,共同引领农科发展,提升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校企共建,由政府推动,通过立法保障、财税支持等措施,激励企业参与高等农业教育的积极性,协同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内部要加快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以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强化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办学的自主权限,有效运用与行业部委的联系和学术委员会作用,加强学校与社会及行业的结合,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主动调整学科专业,始终使大学处于主动适应、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状态。

(四) 以本为本,夯实发展之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一流本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并对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要求。作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主力军的农业高校,更需要关注本科教育及本科人才培养,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打造新时代本科教育的“金专”与“金课”,全面夯实本科教育基础。通过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改造,在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基础上,构建“本研衔接”“交叉渗透”“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卓越农林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对新时代的适应性[21]。

(五)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制胜一招,高等农业教育也得以恢复并快速发展,要在更高水平上谋划推进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就要更主动地融入世界,参与国际标准、国际规则的制定,同时努力构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评价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经验、提出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特色、做出中国贡献,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推动并引领新一轮农业产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会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要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更好应对各自和共同的发展挑战。”[22]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不是简单移植复制国外模式、国际经验,而是要大力培养具备全球视野、担负社会责任、秉持科学精神的优秀人才,密切师生交流互访,携手创造更多引领未来、造福世界的农业科研成果,搭建深化人文交流、促进多样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纽带,提升国际话语权,提高我国农业高校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正在日益走向世界教育的中心,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农业教育必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与治理,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