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自护能力的影响分析

2019-05-22简少云方少梅刘鲁英许秋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肛肠围术期康复

简少云 方少梅 刘鲁英 许秋玲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外二科,广东广州 510220

检查出患有肛门或肠道疾病的患者,其往往在身体上、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若患者术后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照顾,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自身对疾病的担心、忧虑,提高患者对医生及护理工作人员的好感度与信任度[1]。围术期全期护理的概念是在1981年由美国手术室护理协会提出,其主要基于患者为一个独立体,针对患者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力求解决患者健康问题,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并不断提高连续性、持续性的专业照顾,最终实现早日恢复患者健康,减少疾病、手术以及并发症对患者的伤害的目的[2]。因此,本次试验将130例行肛门活肠道类手术治疗患者纳为实验对象,探讨围术期全期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自护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过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13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全期护理措施,男44例,女21例;年龄21~67岁,平均(44.2±1.8)岁;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56.3±6.6)分;其中直肠癌患者30例,痔疮18例,肛周脓肿12例,肛瘘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男40例,女25例;年龄21~69岁,平均(46.5±1.9)岁;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56.5±6.8)分;其中直肠癌患者33例,痔疮16例,肛周脓肿12例,肛瘘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均经肛肠外科诊断并明确确诊为肛肠疾病;(2)均择期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2)手术前后意识不清晰、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者;(3)合并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4)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史者。

1.2 方法

对照组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准备、饮食指导、健康知识宣教及术后病情监控、基础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则采取围术期全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具体护理干预方式展开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2.1.1 信息告知 临近术前,展开访问观察工作。在开始之前,首先与相关的医护人员开展初步的探讨工作,加强病房巡视工作。首先,在来访期间向患者介绍自己,与患者维护友好的联系,解释来访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在交流过程中留意患者心态变化[3]。通过沟通,让患者尽快地熟悉相关的医护人员、医院情况、同住患者、就诊机制和陪诊机制,让患者可以更快地融入其中,并为其讲解病情[4]。另外,指导患者做好术前饮食工作、肠道准备等。

1.2.1.2 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资历、院内先进设备、手术流程等,让并人做好心理准备;耐心解答患者对疾病、手术及护理的一系列的疑问,并努力迎合其要求。细细聆听病患对于手术的想法,可以对病患开展情绪调节,表达适度的理解与同情,减少患者错误认识与负性情绪的产生。采取鼓励、列举既往手术实例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手术治疗信心。一旦患者情绪高度紧绷[5],医生应处方适当的情绪调节药物。

1.2.2 术中护理 在开始进行手术前,依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通过细小的肢体接触、言语鼓励等来增加患者的信心,以平缓其情绪。采取合适的手术姿势以保证麻醉可达到最佳状态。进行过程中,严密观测患者的心脏、气管等重要器官,并在术后立即开始对装置计数[6]。术中注意对于患者裸露在外的地方采取保温措施,手术中所应用的血及其他清洗液全部应维持在37℃。手术结束前,仔细清点缝针、器械、纱布等。

1.2.3 术后护理 术后,将患者安全转送到病房,注意转送途中加强对患者的保暖措施;术后3天对患者进行回访,熟悉患者的心理、护理个体化需求,并在患者饮食、生活以及健康方面给予详细指导;另外,收集患者对手术、护理的建议和意见,评价患者术后伤口恢复进度。术后14d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掌握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将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登记,进行后续跟踪[7]。

1.3 观察指标

(1)自护能力:通过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EA)[8]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四个维度的内容,共43条目,每条目0~4分,总分17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照顾程度越好。(2)术后康复: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数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评价患者术后各项身体机能恢复情况;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d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感受越剧烈;借助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评[9]价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焦虑情况,量表共20条目,每条目1~4分,总分80分,得分>50分则表示存在焦虑心理。(3)护理满意度: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前护理满意情况,问卷共25个选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n=65,x ± 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n=65,x ± s)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对比中,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情况中,观察组术后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便秘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便秘4例、伤口愈合缓慢3例、尿潴留1例及出血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4%(1/65)]明显低于对照组[13.85%(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3,P< 0.05)。

2.3 两组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7.71±2.63)分,明显高对于对照组的(90.44±2.16)分,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22,P<0.05)。患者对手术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的服务越满意。该问卷信度为0.865,效度0.876,信效度较高,问卷较可靠。

1.4 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肛肠类疾病多在肛门、大肠处发生疼痛,而肛肠疾病患者因患病、疼痛位置相对比较尴尬而往往承担比较重的身心负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压力[10]。所以,对于检查发现患有此类疾病患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临床上通常会采用手术方式对肛肠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肛肠外科手术位置生理结构相对比较特效、复杂,手术难度较大,虽然术后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恢复,但普遍恢复较慢[11-12]。因此,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现阶段的医院护理模式已经从被动护理向主动护理过渡,并在工作中将患者做为护理的重心,对手术前后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围术期全期护理是一种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护理服务,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可能具有积极意义[13-14]。在此次作为对照的小组中,患者在整个手术前后选用了常规的恢复方式,而观察组的患者无论是术前、术中还是术后均采用了全期护理的积极护理疗法,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围术期全期护理干预能十分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这可能是因为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在充分尊重患者对疾病、手术治疗的知情权,并对患者进行疾病、自我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给予患者有利信息、支持与鼓励,对患者进行术后回访督查等,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增加患者对疾病、手术治疗、自我护理管理等知识的掌握,让患者重视在术后的自我护理,进而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对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了积极的帮助[7,15]。

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与魏红霞等[16]研究结果相近,说明围术期全期护理更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患者普遍比较满意。这则与围术期全期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身体与心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在围术期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为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围术期全期护理还重点关注患者术后的饮食、运动、生活、健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并且有针对性地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从而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15-16]。

总体来说,对于患有肛肠类疾病的患者而言,在术后选用护理方式时应选取积极的护理疗法,会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以协助患者在术后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为积极的治疗目的,也有助于自我照顾能力的提升,所以,这种积极全程护理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肛肠围术期康复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