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对比

2019-05-22伍敏仪杨美霞江玉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例数

伍敏仪 杨美霞 江玉凤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东肇庆526000

手足口病是危害儿童健康安全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致病机制不明、无特效治疗效果等特点[1]。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性的、特异性的药物治疗手足口病,一般发生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口腔疱疹,一般伴有发热,临床症状与体征较轻,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但对于并发神经系统炎症的如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等患儿需要重点关注[2-3]。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针对特定疾病,以时间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临床检查、用药治疗、临床护理等多方面护理手段为纵轴形成的一个日常计划表,具有计划性、预见性,是一套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医疗护理模式[4]。目的在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节约卫生资源、降低治疗成本等。本研究通过设计一套手足口病护理路径,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50例,纳入标准:(1)患儿临床表现、检验结果满足手足口病相关诊断标准[5];(2)患儿年龄为0~5周岁。排除标准:(1)合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患儿;(2)合并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儿;(3)患儿家属不配合护理工作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0.6~5岁,平均(2.4±1.8)岁,平均体质量(5.32±3.21)kg,平均病程(7.45±3.42)d。观察组患儿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0.4~5岁,平均(2.4±1.7)岁,平 均 体 质 量(5.30±3.18)kg,平 均 病 程(7.40±3.38)d。两组患儿性别比、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手足口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接受医院建立的护理路径,具体方法为:(1)建立护理小组。医院方面成立专门的护理路径小组,由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护士等人组成,定期实施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培训及护理措施讨论,研究讨论得出一套完善、系统、规范的护理路径图。在患儿入院时,主管医生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对病情进行评价,再具体护理内容实施时,由主管护士执行,护士长负责监督巡查,主管医师配合护理。(2)制定护理措施。在患儿入院后,完善入院资料整理,实施手足口病基础护理措施,并针对不同患儿个体情况与具体病情进行仔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同时对患儿监护人进行手足口病知识宣讲、护理路径的普及及讲解。(3)依据护理路径实施护理。严格按照手足口病临床护理路径图实施护理,入院时积极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治疗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在家长的配合下使患儿尽快熟悉病房、治疗室及主管医师与护士。实施治疗时,护士认真检查核对治疗药物与治疗措施,同时检查治疗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治疗时积极安抚患儿情绪。治疗后,观察患儿有无明显不良反应,指导患儿家属药物服用、功能锻炼、饮食及常规卫生护理等知识。针对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路径之外的情况,积极请示主管医生与护士长,研究讨论后完善护理路径。患儿出院时比对患儿自入院以来,护理措施是否与护理路径相一致,记录是否达到预期治疗与护理预期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手足口病治疗效果采用等级制评价[6],分为(1)痊愈:患儿连续3d体温处于正常水平,临床症状体征如溃疡、斑丘疹、疱疹等消退。(2)好转:患儿连续3d体温趋于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如溃疡、斑丘疹、疱疹等逐渐消退,疱疹内液体逐渐减少,疱疹周围炎症红晕面积缩小。(3)无效: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临床症状体征如溃疡、斑丘疹、疱疹等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得出,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评价,包括护理质量、健康宣教接受程度、护理态度及护患关系等方面,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低于60分则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满足正态分布的独立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手足口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手足口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非常满意6例,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为62.50%。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非常满意12例,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88.4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17,P<0.05。

表2 两组手足口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x ± s)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内的学龄前婴幼儿。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皮疹、疱疹,并伴随发热[7-8]。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一般病情在一周内便可自愈,表现为疱疹、皮疹消退,预后较好[9]。但对于伴随并发症的患儿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易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爆发性心肌炎等重症[10]。目前临床尚无针对性地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由于手足口病患儿年龄较小,缺乏自我护理能力,加之患儿家长对该病预防、治疗及护理内容了解甚少,临床护理多停留于基础护理,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所以在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中形成一套完善、系统、规范的流程显得尤为重要[11]。

本研究主要对比观察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5.00%,P<0.05。说明观察组接受的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护理路径是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医学护理服务的新型护理模式,相较常规护理具有计划性、预见性与系统性等特点[12]。护理路径针对特定疾病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流程图,以入院后时间为横轴,以护理内容为纵轴,贯穿患儿自入院以来,包括检查、治疗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方面、针对性的优质服务[13],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效率,还可辅助临床治疗达到预期效果,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4-15]。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儿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手足口病引起的溃疡、皮疹消退时间,并且能协助快速降温,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经济负担。

本研究手足口病护理路径通过针对性研究手足口病疾病特点,成立护理路径小组,针对性的制定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案,患儿自入院后便可依据护理路径图有计划性的进行治疗与护理,并且护理路径凭借其完善系统的内容,涵盖了患儿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能预见性的处理各类问题发生,从而可有效降低护理工作的风险性[16]。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0.05),原因是护理路径不仅完成了对患儿的优质护理,还指导了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使家长可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这样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拉近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17]。

综上所述,护理路径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溃疡、皮疹消退时间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降低了治疗成本,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例数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夏季警惕汗疱疹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体会
说说“上火”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