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调节训练作为护理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探讨

2019-05-22刘科群陈丁玲陈志明陈梓朗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信念量表

刘科群 陈丁玲 陈志明 陈梓朗

广东省云浮市 (罗定)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云浮 5272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由于基因突变引发的大脑功能和精神活动方面异常且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以青壮年为好发人群,临床症状表现为思维零乱、言行怪诞、情绪淡漠、脱离现实[1]。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最终可发展为痴呆状态,导致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3]。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药物治疗虽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然而单纯依靠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因此开展非药物治疗,采取有效的认知干预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日益为人所重视[4]。此次就认知调节训练作为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1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38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2)年龄≥18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3)病情稳定至少1个月;(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脑外伤史、神经系统疾病;(2)药物、酒精依赖患者;(3)存在听觉或视觉感知障碍;(4)曾行ECT治疗、MECT治疗患者;(5)孕期或哺乳期妇女。按照住院床位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男43例,女26例,最低年龄18岁,最高年龄45岁,平均(30.2±8.7)岁,病程1~10年,平均(5.51±2.84)年;文化程度:初中文化25例,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患者44例,观察组男40例,女29例,最低年龄18岁,最高年龄45岁,平均(30.8±8.1)岁,病程1~9年,平均(5.06±2.35)年;文化程度:初中文化23例,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患者46例,本次研究工作实施前已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及教育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院内常规治疗,包括使用第二代精神科药物如:利培酮、喹硫平、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奥氮平等药物治疗,还给予基本的生活技能训练,锻炼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洗漱、吃饭、如厕等;病情稳定者鼓励患者参加文体活动训练。

对照组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及安全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调节训练,由接受过专业培训且获得心理治疗师资格证的人员负责此次训练工作,每位患者2次/周,1h/次,保证每人训练时间达到12周后停止,具体训练步骤:(1)主动与患者沟通,明确指出其思维方式、行为的异常,并解释其中的不合理性以及成为现在的理由,澄清不合理的信念和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2)指出其情绪困扰是由于不合理信念所致的。(3)通过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帮助他们认识不合理的信念,并劝导其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使之在某种认知层面上产生改变,帮助其建立合理的信念与思维方式,逐渐取代错误的思维模式,不再成为不合理信念的受害者。(4)对患者进行定向力训练、注意力训练、计算力训练、记忆力训练、语言训练以及策略和执行功能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其病情程度,该量表由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共30项组成,其按精神病理水平递增的7级评分为:1-无;2-很轻;3-轻度;4-中度;5-偏重;6-重度;7-极重度[6]。(2)生活质量: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来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简表包括26个条目,涵盖4个领域的内容,即心理、生理、环境以及社会关系。每个条目打分为 0分(很差)~ 5 分(很好),总分 26~ 130 分,总评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7]。 各问卷均由一名专业医师进行评估,评估时间分别为入组一次,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评估一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比较

入组时前两组患者统计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入组时前两组生活质量统计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相关研究表明[8],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性和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占总数的85%以上,该病以认知障碍为核心症状,其也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能力差、社交能力差、自理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容易导致精神残疾,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9-10]。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多选择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广泛且具有一定疗效,然而,现有抗精神病药物仅注重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纠正,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差[11]。即使是在寄予厚望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其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依然没有达到理想成效[12]。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则显得愈发重要,如何采取有效认知干预纠正患者自我认知,提高生活质量,并提高治疗依从性,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13]。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ANSS量表评分比较(n=69,x ± s,分)

注:与入组时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t1、P1值为两组入组时比较,t2、P2值为两组干预3个月后比较,t3、P3值为两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t4、P4值为两组干预12个月后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比较(n=69,x ± s,分)

注:与入组时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t1、P1值为两组入组时比较,t2、P2值为两组干预3个月后比较,t3、P3值为两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t4、P4值为两组干预12个月后比较

现有研究认为[14],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发育和神经可塑性异常有关,而通过有效的认知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这一现象。目前临床上认知干预方法很多,其中认知调节训练方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行为疗法[15]。早在2016年,殷丽琴、张卿学者在研究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认知调节训练[16],结果显示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S)中有得分高的趋势。本文中,我们同样采用认知调节训练作为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得出:入组时前两组患者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好转幅度更大,认知调节训练侧重于患者的非功能性认知问题,而关键点则在于帮助他们识别不合理的信念并建立合理的信念,从而改变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以及行为和情绪状态,产生合理的信念干预,在这种合理的信念引导下,人们会对事物作出适当而恰当的反应,这也是本研究中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的主要原因。由本文表2可知,干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认知调节训练打好基础,善于发现病人的成就,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巩固训练效果;坚持循序渐进的形势调整原则,注重适时、及时,有效的反馈原则,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从而使患者主动配合功能锻炼,在症状恢复的基础上使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这与护理人员精心的锻炼安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我们再护理中严格遵循心理咨询的一般要求,掌握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本文结论与上述殷丽琴、张卿学者的研究成果高度一致。充分说明了认知调节功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均可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认知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17],使患者能够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减少疾病复发,且相对药物治疗而言其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目前仍处于探索性研究设计的目的,研究成果的准确性还有待商榷,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我们的结果,调查认知调节训练系统对护理干预的长期影响。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信念量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为了信念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