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桩核冠修复在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中的应用
2019-05-22游坤
游 坤
(信阳市中医院口腔科,河南 信阳,464000)
前牙牙体缺损为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因牙外伤、重度磨损、龋病所致,不但会降低患牙咀嚼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严重影响患者美观,给其造成严重心理负担[1-4]。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及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患者对牙齿保存修复的要求随之提升,希望尽可能在保存残冠、残根基础上修复牙体,而桩核冠修复恢复牙齿形态、功能同时,还可有效避免患牙拔除,最大限度减轻患者损伤[5-6]。桩核材料为决定桩核冠修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传统铸造桩物理机械性能良好,但金属弹性模量大,易致使牙根折断,而金属烤瓷冠易诱发金属过敏,远期修复效果并不理想,严重者可致使患者患牙拔出。因此,找寻更为安全、有效、可行的桩核材料对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尤为关键。本研究选取69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分析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桩核冠修复在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69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40颗牙),男18例,女17例,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5.42±5.10)岁;缺损部位:上中切牙17颗,上侧切牙14颗,上尖牙9颗;对照组34例(38颗牙),男22例,女16例,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6.04±5.41)岁;缺损部位:上中切牙17颗,上侧切牙13颗,上尖牙8颗。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两组年龄、性别、牙齿缺损部位等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 法
两组均常规进行根管治疗,观察1~2周后常规摄X线牙片,确定根管长度,预备根管深度为2/3牙根,根尖处保留4~5 mm根充材料,注意桩直径<1/3牙根直径;观察组以小号钻头逐步至大号钻头进行桩道预备,根备后,乙醇消毒根管、桩,气枪吹干,根管内注入自粘结树脂水门汀(3M RelyXUnicemd Aplicap),同时将水门汀均匀涂抹于纤维桩表面后,插入根管至固定位置后,加压除去多余水门汀,光固化20s,冠部采用纳米树脂(Ceram X duo)分层充填,堆出树脂核形状,光照20s,完成桩核制作;对照组常规排尽暂充物,根据X线牙片,以G钻、P钻取出牙胶,扩展至根管所需宽度、深度,以3M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常规制作钴铬桩核,复诊后试戴,消毒、吹干铸造桩核后,将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剂经糊剂输送器注入根管内,铸造桩核带入根管内,保证其精准就位后,固化、去除多余水门汀,最终形成桩核;冠修复桩核完成后,常规进行牙体预备、排龈、寒天及藻酸盐印模材制取印模,两组分别制作氧化钴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
1.3 观察指标
(1)修复后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包括颜色匹配、修复完整性及边缘适合性。(2)修复后6个月,对比两组修复前后牙周袋深度(PD)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水平。(3)修复后6个月,对比两组修复成功率,其中牙根折断、桩钉折断、修复体松动脱落、慢性根尖周炎复发均为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修复效果
修复后6个月,两组修复体完整所占比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PD、ALP水平
两组修复前ALP、PD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AL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但两组PD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修复效果对比[n(%)]
2.3 牙体修复成功率
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出现1颗桩钉诊断,1颗牙根折断,1颗修复体松动脱落,1颗慢性根尖周炎复发,36颗修复成功,修复成功率为90.00%(36/40);对照组出现5颗牙根折断,3颗修复体松动脱落,3颗慢性根尖周炎复发,27颗修复成功,修复成功率为71.05%(27/38)。观察组修复成功率较对照组高(χ2=4.504,P=0.034)。
表2 两组ALP水平及牙周探诊深度( ± s)
表2 两组ALP水平及牙周探诊深度( ± s)
ALP(μIU) PD(mm)修复前 修复后6个月 修复前 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 40 421.06±72.35 432.56±80.14 2.06±0.32 2.10±0.36对照组 38 422.50±75.12 489.26±74.25 2.05±0.30 2.12±0.38 t 0.086 3.237 0.142 0.239 P 0.932 0.002 0.887 0.812组别 颗数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技术及现代粘结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牙牙体缺损的保留修复提供了理想方法。牙体缺损严重时,单纯采用充填、嵌体修复已不能取得满意效果,仅可借助桩核使得残冠获得抗力形与固位形,恢复牙体形态功能,提高修复成功率[7-8]。以往,临床多采用铸造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但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发现其金属弹性模量大,易致使牙根折断,加之金属烤瓷牙易致使患者过敏,进而出现牙龈炎、牙龈黑线等,影响治疗效果。为弥补传统铸造桩不足,玻璃纤维桩凭借其抗腐蚀性强、弹性模量与牙体组织接近、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优势在牙体缺损治疗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9-10]。本研究对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予以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桩核冠修复治疗,结果显示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所占比例及修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桩核冠修复治疗前牙牙体缺损,效果更为显著。原因在于玻璃纤维桩是有机聚合基质包饶玻璃连续纤维形成,拉伸性能较高,可承受较大咬合力,而基质连接纤维,可传递、分散咬合力作用,其弹性可模拟牙本质形变,在咬合力作用下,纤维桩与牙体发生形变程度相等,且应力集中于桩核,可有效预防牙根折断,有助于保护牙体组织[11-12]。ALP 作为检测牙周组织健康的重要指标,可有效反映桩核冠修复对牙龈的影响,本研究中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ALP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桩核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对患者牙龈影响较小,有助于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综上所述,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桩核冠修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应用于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中,可提高修复成功率,且对患者牙龈影响较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