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地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2019-05-21戎冉冉
戎冉冉
摘 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丰厚,传承悠久,也留下来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蕴含着民族的传承和精神,是中华之瑰宝。地方文物保护和利用是整个文物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保护并加以利用这些财富,延续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排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工作中遇到的文物保护的困难,加强地方文物保护,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以个人工作经验和实际,对地方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一些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文物 保护利用
我们国家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资源,地方文物往往反映了当地的风土特质和人类的发展变迁,展现了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习俗。地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共存,以此提高文物的价值并保护延续。
一、地方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足
地方政府在文物保护和开发的认知关系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将文物的保护和开发两者相互对立,忽视了文物保护工作和旅游开发存在的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其行为往往会出现“荒废式”和“破坏性”等种种极端不可取的行为。地方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是社会公益事业之一,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这些投入资金无法满足文物的保护工作,也无法对文物的利用进行深度的挖掘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会逐渐暴露表现出来,而且今后的文物数量也会继续增加,所需资金会更多,文物保护工作也会越来越艰巨。
(二)文物保护相关制度不到位
文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是历史的再现,也是完美的艺术瑰宝。在地方文物保护中会忽略其艺术价值,只注重它们的学术和历史价值,不能够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其各种文化底蕴。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也相对滞后、薄弱,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条款针对现实指导开发政策相对支撑作用表现不足。缺乏相关专业文物队伍的全面建设,专业技术水平决定着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文物管理行政部门职能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三)创新水平不足
在地方文物的开发利用中过多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文物的保护意识及文物价值的发掘,致使文物开发的旅游产品单一,没有主题概念,缺乏差异和竞争力。地方博物馆是存放和展览地方文物的主要场所,在文物利用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在展览宣传中如果过于形式化,就意味着文物其本身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展品影响力都没有呈现出它们特有的价值。博物馆馆藏人员的眼光如果还只是停留局限在传统的展览形式中,那么这种情况属于其自身责任问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陈列展览的长远性和影响力。
二、地方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当地文物是人类历史创造出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文物保护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当地文物的研究、发现、合理利用是尊重社会历史进程的一种表现。地方政府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工作,负责本地区以内的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发掘、保护、收藏。保护文物,就是守住文化的根脉。它有着连接民族团结的情感汇集,维护文化多样化的重要意义。
(二)提升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素质培养
运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学习进步,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为文物保护工作保驾护航。不断创新,减少工作环节,彻底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在工作中,要求专业队伍要有相应的历史知识,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形成工作动力,才可以在实际的文物保护中发掘和提留历史的印记,接收到历史碎片留给我们的文明精髓。文物保护的实践能力可以在长期的工作中获得,这种经验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升华,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未知领域和突发事件的解决起着指导性的意义。
(三)健全对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管理机制
地方文物保护要从组织、队伍、机制、法制财政等方面共同参与协调给予保障。必须强化文物管理行政部门的职责范围,优化职能配置和评估机制,积极做到规划先行和项目储备。为保护文物做到主动规划,专题方案研究,特审特批等工作机制,做到尽早实施保护利用项目。保护好、管理好,成立专职人员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管理。实施当地全面的文物调查、保护和展示工程,将环境的改善、文化旅游、全民参与等形式相结合。利用重大影响事件和活动开展针对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使文物保护意识在群众中达成共识。充分利用当地报纸、期刊、电视、网络等相关媒体,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教育活动,让广大民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当地的文物保护中去。做好文物宣传工作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严厉打击文物违法行为,建立完善的信息通报渠道。采取定期检查和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媒体对外宣布文物执法检查和对文物违法行为的处理信息,依法从重从严进行处理整顿。
三、结语
地方文物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文物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实际潜在价值,全面展现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开发和利用将此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延续和健康理性发展。形成保护、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当地文物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创新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回归本体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法东.保护观念视域下博物馆的文物利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7,(3):212.
[2]张丽香.浅谈如何做好地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J].神州,2017,(11):188—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