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做合格中学思政课教师
2019-05-21马明
马明,兰州市第四中学高级教师,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长期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工作,担任兰州四中政治教研组长,区级骨干教师, 2008年获得兰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
春风送暖,细雨润物,在这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对思政课的主导者———思政课教师在新时代的嘱托和要求。中学思政課在我国的小、中、大学思政课教育体系建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中学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种下真善美种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首先,苦练内功,提升政治素养。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他们充满青春朝气,纯朴天真。但有时思想容易走向极端。因而引导他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走出误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至关重要。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中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是对其专业知识的基本要求。要用理论去说服教育学生,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必须扎实、深厚。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尤其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真懂、真信、真言、真教,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真正做到 “让有信仰的人去讲信仰”,这样才能切实做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铸魂育人。
其次,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素养。“视野要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在能力素养方面提出的要求,即要有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应付高考,往往用理论去分析理论。长此以往,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失去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素养,在知识的储备上下大功夫,除了必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外,更需要了解天文、通达地理,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融会贯通,既能纵深历史,熟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引领学生随时关注时政新闻、聚焦社会热点,合理把握学生当下的关切,用深厚的知识功底说服学生,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让思政小课堂成为展示灵动大社会的窗口,这样的思政课才能让学生受益匪浅,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思政课。
再次,创新思维,提升方法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讲话中强调“思维要新”,就是强调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点,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因此创新课堂教学,不是不要课堂,而是要热爱课堂、珍惜课堂。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充分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就必须打造高效课堂。思政课理论性强,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刻板的教师教书、学生背书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让理论“活”起来,让学生学习的趣味盎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后,严格自律,提升道德素养。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追星是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崇拜体育明星、影视明星、歌星。在学校生活中,他们也会给自己造“星”,将自己喜欢的教师像明星那样去崇拜,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因此更加喜爱老师所教的课程。思政课是引领学生确立政治方向的重要课程,思政课教师就应该努力造就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师要让学生喜欢,除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学识素养,还必须在道德、责任层面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情怀深”、“自律严”、“人格正”,要有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对党无限的忠诚,对职业无私的奉献;要有对自我的严格约束和不断的道德提升;更要有堂堂堂正正的人格,懂得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这样的思政课教师必定能够成为学生喜爱的“明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中学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