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朗读架起情感的桥梁
2019-05-21张剑丹
摘 要: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说明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凝结、情感的积淀。因此,要想把文章内在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就需要在学生与文章之间架设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而这座桥梁就是朗读。那么,如何实现有效地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个人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朗读指导需要通过创设情境、以悟促读、适时评价等方法,激发孩子想读、善读、爱读,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朗读;情境;感悟;评价
前一阵子,听了一位老师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堂课,给了我颇多的感触。教师应该是比较注重文本解读,把握文本重点的。他精心地设计了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费尽心思设计了一些表演环节使课堂更有“噱头”……从课的设计上来说,应该说是相当“完美”,可是整堂课却是冷冰冰的,孩子们的朗读也是机械化的,学生没能将朗读融理解、感悟于一体,更读不出语言的韵味。课后,我反复思忖:问题出在哪儿呢?矛头该指向谁呢?板子打在孩子身上?不,那些孩子可是我们教出来的呀!板子打在老师身上?那更不是了,一定很多原因造成了学生今天如此的朗读水平!但是,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作为传承中华优美语言文字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推卸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重视朗读,让朗读真正展示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展现其应有的魅力。
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呢?
一、 创设情境,让孩子想读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语言华丽优美,音韵和谐匀称的文章。它们有的蕴含着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的展示着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有的体现着大众生活的千姿百态……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去体验美,感受美,进而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得到升华?我个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恰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笔者在指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朗读时,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紧紧扣住“中华不振”这个切入点,利用图片、音乐资料创设情境,让孩子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逐渐展开深层次的朗读。下面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片断:
师:孩子们,周恩来说那是外国的租界地,知道什么叫租界吗?现在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租界去看一看吧!(课件播放当时租界地的图片资料)
师:看,这就是当时的租界(背景音乐),由于国家的贫穷、落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英国、美国、法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以在中国经商、居住为名强迫清政府允许长久占用某些地段。他们在十六个市区设下了租界地。租界地上的洋人胡作非为,中国人则遭受百般凌辱。
师:课文的哪一段具体写了租界?(第七自然段)
师:谁读给大家听听。请你读吧,其他同学也别闲着,边听边找出描写租界的四字词语。(一生开始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找词语。)
师:(生读完第一句话)等等,你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闯进”重读)你再来试试。嗯,有点味道了!“闯進”!为什么要用“闯进”?从“闯进”一词,你知道租界是个什么地方吗?(不能随便进入的地方……)
师:什么人不能随便进入?(中国人)
师:是的,租界是个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地方。你接着往下读。(“嘿,这一带果真……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真喜欢听你读书。现在,我请几个同学说说你画的四字词语。一人说一个(生汇报,师适时板书,学生齐读词语。)
师:(指着板书)这就是繁华热闹的租界,可是中国别处与这里可大不相同,你们看(出示中国别处与租界的对比图)让人揪心哪,难怪文中这么说……(学生齐读:嘿,这一带果真与别处大不相同。)
师:注意到了吗?这里有一个语气词“嘿”(字体变红)这会儿你读“嘿”,你读出了周恩来怎样的心情呢?生:好奇。
师:第一次看到,当然好奇了,你来读一读。还有吗?生:惊讶(惊叹)。
师:请你把惊叹的感觉送进去,读“嘿!……”
师:是的,这就是租界!这就是繁华热闹的租界!然而,就在这样的租界里,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愤愤不平的事情……
本环节,笔者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创设了多种情境,营造了感人至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不振”。“文章知冷暖,字字有温度”。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
二、 以悟促读,让孩子善读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要把课上得情思横溢,使学生学得有劲头,学有所得,首先自己要进入角色。”
《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讲述阿曼达的父亲为了解救他,坚持不懈,执著地在废墟中挖了几十个小时,终于找到了阿曼达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力图引领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走近阿曼达,走近这位伟大的父亲。
请看《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片断:
师: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直到36小时”你读懂了什么?生:我体会到了父亲已经挖了很久很久了,他的手都挖流血了,可是他还是不放弃,因为他坚信,阿曼达一定还活着。
师:你真会读书!你读出了一个锲而不舍的父亲的形象!能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来试试。
生:……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阿曼达的父亲正用双手不停地在废墟堆里挖着,36小时过去了,衣服都破烂不堪了,他还在挖!
师:你看到了一个如此坚毅、执著的父亲,读出你的感受!
生:我好像看到天黑了又亮,周围的人来了又走,只有父亲弓着背,一刻不停地挖!
师:体会得多好啊!读出来!父亲凭着什么徒手挖了三十多个小时?
生:他曾经答应过儿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学生抢着回答)。
师:是啊,就是这一句承诺,支撑着父亲,苦苦挖掘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在这艰难的每一分每一秒的背后,该有着多么强大的力量啊!让我们一起读!
就在这一读一悟,一悟一读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提升,情感也不断升华,随即动情地朗读了起来。不仅如此,在学生朗读之后,笔者一边把这段文字以诗歌的格式出示,一边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这就是父爱,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爱。读……!”
这一遍,孩子们真正做到了“心到”。此时此刻,强调重音,停顿……都显得多此一举了。他们的声音随着诗行的跳跃而跳跃,内感的浓浓父爱也随着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外化出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和语感也在一次次的感悟性朗读中得到了丰富和升华。
三、 适时评价,让孩子爱读
课堂上的评价,最大的教育价值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精彩的教学评价语言应该是无痕地给学生以启迪,激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新的感悟,在感悟中领略文字与情感的精妙所在,从而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触摸春天》一课,笔者在指导学生朗读“安静拢住蝴蝶”这句话时,是这样评价的:
有一个学生读到“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时,声音非常响亮,而且语速较快。笔者没有给予正面评价,而是笑了笑说:“像你这样抓,蝴蝶会飞走的,动作轻点,慢一些。来,再来一遍。”该同学立刻领会了笔者的意图,轻声细语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
另一个同学读“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又显得太慢了,笔者听后马上评价:“慢了,快点,别让蝴蝶飞走了呀!”学生读出了效果,“真会读书,蝴蝶都被你的朗读吸引了。”……课堂上,笔者巧妙地把指导朗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教给了学生朗读的方法,但又不落俗套、不着痕迹。学生在教师的适时评价语中也体会到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这种富有启发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朗读技巧和感悟文本能力的提高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改进评价方式,完善评价风格,用好评价语言。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吸引力、生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朗读,爱上中华语言。
四、 小结
语文教学要以朗读为根本,要把“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架起学生与文章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引导学生想读、善读、爱读,读出个性,读出水平,读出乐趣。让我们的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去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窦桂梅.跟窦桂梅学朗读[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3]董玉环.运用评价语言 培养朗读能力[J].
作者简介:
张剑丹,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东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