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评价
2019-05-21方晓潮杨伟超
方晓潮 杨伟超 王 品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影像科,广东佛山 52800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细胞增生、性激素分泌及局部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有关,临床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盆腔疼痛或坠胀、性交痛、月经不调、尿频以及不孕不育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2]。目前,腹腔镜下剔除术是子宫肌瘤患者常见外科术式,能够有效切除肿瘤,但该术式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易引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恢复。而有研究显示,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刀(HIFU)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切除,其疗效已被临床认可[3-4]。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子宫肌瘤患者磁共振引导下HIFU治疗,探讨其对患者的术后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1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5];(2)入院前1个月内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感染等治疗史;(3)无精神病病史、无沟通障碍;(4)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子宫内膜或卵巢病变者;(2)有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等严重性疾病;(3)有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4)拒绝或终止本次研究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FU组(n=75例)和腹腔镜组(n=76例),其 中HIFU组:年 龄 21~51岁,平均(35.6±13.2)岁,肿瘤直径5~12cm,平均(8.25±3.24)cm,体质量指数 17.45 ~ 34.58kg/m2,平均(24.73±3.57)kg/m2,病程1~3年,平均(1.22±1.52)年,腹腔镜组:年龄20~50岁,平均(35.2±13.3)岁,肿瘤直径6~11cm,平均(8.21±3.23)cm,体质量指数 17.21 ~ 34.87kg/m2,平均(24.95±3.70)kg/m2,病程1~4年,平均(1.33±1.53)年,本次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通过,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手术费用(元)HIFU组 75 61.12±6.68 0 3.21±0.88 11238.12±198.32腹腔镜组 76 80.25±8.32 100.21±10.32 7.21±1.21 10215.21±120.25 t 15.567 84.090 23.206 38.381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1.2 方法
1.2.1 腹腔镜组 给予腹腔镜下剔除术治疗,所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并进行静脉全麻,在腹腔镜(STORZ26120BA,德国史托斯)的辅助下行三孔法操作,采用电刀从皮下组织进入切开肿瘤并分离,之后进行电凝止血,止血完毕后将瘤腔缝合,切除所有子宫肌瘤后粉碎取出,留置引流管,术后常规抗感染等处理,引流管2d后移除。
1.2.2 HIFU组 给予磁共振引导下HIFU治疗,患者取俯卧体位,治疗前先给予1.5T高场MR扫描仪(BRIVOMR355,美国GE)进行扫面,扫描面包括轴面、状而及冠状而全盆腔,准确确定肌瘤位置和结构,预防盆腔周围部位(肠管、耻骨等)受损,之后给予患者进行静脉镇痛,并在超声的辅助勾画靶区,同时设定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JC200D型聚焦超声)焦域为1.5mm×1.5mm×10mm,频率1.5MHz左右,输出声功率范围0~420W,循环脱气水耦合,移动 HIFU 焦域覆盖靶区,在实时超声显像辅助下观察靶区灰度变化,倘若出现团块状高回声改变或整体灰度明显增加时结束HIFU。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并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患者的复发情况。其中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发热、引流口愈合不良、穿刺孔渗血,并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时间差异采用两两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比较
HIFU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腹腔镜组,HIFU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HIF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
HIFU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8.00%(6/75),腹腔镜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9.33%(7/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P=0.791)。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及绝经期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明确,且临床无特异性症状,但若不及时检查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不孕流产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7-9]。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腹腔镜下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切除肿瘤组织,但该术式实施过程中需行切开口,易造成患者较大创伤,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加之术中麻醉也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10-11]。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波治疗在医疗领域内已被广泛应用,其中以磁共振引导下HIFU最具代表性,其机制主要以磁共振图像为引导,精准地聚焦超声波于瘤体组织,通过产生高达55℃的高温消融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清除肿瘤的目的[12]。
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剔除术治疗及磁共振引导下HIFU治疗,结果发现HIFU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腹腔镜组,表明磁共振引导下HIFU具有良好的手术结果。这可能由于腹腔镜下剔除术需进行麻醉和切开腹操作,从而导致患者腹部创伤,继而影响术后恢复,加之手术难度较高,易增加手术时间,而磁共振引导下HIFU属无创治疗,其操作简单方便,耗时较短,且患者治疗后休养一段时间即可正常生活工作,但HIFU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腹腔镜组,这可能由于该术式的设备较为昂贵所致,故患者治疗时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术式。同时本研究还发现HIF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表明磁共振引导下HIFU可改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这可能由于腹腔镜下剔除术需要进行切开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部创伤,易引发出血、伤口愈合、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磁共振引导下HIFU属无创操作,故无上述并发症的发生,而于春华等[13-14]的研究结论也提示磁共振引导下HIFU具有良好的手术体验。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术后6个月均有复发率,这可能由于部分患者的肿瘤体积较小或藏匿较深,两组术式均难以发现并灭杀而出现残留,但两组的复发率基本相同,这与郑献红等[15]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进一步提示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
综上所述,磁共振引导下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疗效良好,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