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9-05-21罗淑燕王志军郭锦洪赖瑞明廖祥洲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缺血性神经功能规范

罗淑燕 王志军 郭锦洪 赖瑞明 廖祥洲

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佛山 528211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脑卒中的常见类型,主要是指脑供血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脑组织坏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该疾病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且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差。临床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常存在运动功能、语言功能障碍等现象,其中运动功能障碍以偏瘫最为常见[2-3]。运动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对患者实施康复干预十分必要[4]。我院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实施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常规干预,以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年龄 52~75岁,平均(65.7±3.7)岁,男女分别为25(62.50%)、15(37.50%)例;基础疾病:心脏病12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8例,高血脂症6例。对照组40例,年龄51~73岁,平均(65.7±3.7)岁,男女分别为 24(60.00%)、16(40.00%)例;基础疾病:心脏病11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症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年龄≥ 45 岁;(3)肢体功能障碍;(4)临床资料完整,自愿配合研究;(5)患者均为第一次因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治疗。

排除标准:(1)脑梗死病程>3周者;(2)呼吸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及活动性肝病者;(3)既往痴呆史者;(4)精神异常、沟通障碍;(5)既往有脑血管病且遗留功能障碍;(6)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即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对其实施常规内科治疗,未对患者实施任何规范的康复治疗,医师可告知患者自行锻炼,并给予患者或家属一些运动建议。

观察组患者应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具体为:(1)一级康复治疗:自患者发病至发病后第1个月末除对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治疗外,在神经内科病房对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稳定的患者实施早期床边康复治疗,以物理疗法 (PT,physical therapy)为主。(2)二级康复治疗:自患者发病后第2个月初至第3个月末在康复病房或康复治疗区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康复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及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对其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康复治疗方法以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OT,Occupationaltherapy)为主,同时,康复治疗师应教会患者家属或护工相关康复训练的方法,由患者家属或护工协助患者完成每周的训练活动。(3)三级康复治疗:对患者实施出院随访,自患者发病后第4个月初至第6个月末在患者家中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师每2周上门指导患者进行相关康复训练,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合理制定相关训练方案(语言交流训练方案、记忆训练等),直至随访结束,康复治疗方法以物理疗法及作业疗法为主。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 均随访半年,未出现失访病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1.3.2 评估标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选择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评分标准(总分为45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0~15分、16~30分、31~45分分别表示轻型、中型、重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6]:选择WHO制定的量表(总分120分)进行评定,对生理机能、社会关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独立性等内容进行评价,评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高。运动功能评分[7]:选择四肢简化Fugl-Meyer 评分量表(总分100分,上肢、下肢总分分别为66分、34分)进行评定,评分越高,即肢体运动功能越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8]:选择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总分100分)进行评价,分值越高,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3个月后 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 40 59.30±3.58 62.36±2.52 70.02±2.32 75.36±3.52观察组 40 59.24±3.61 67.24±3.42 79.32±2.61 86.24±3.48 t 0.075 7.265 16.843 13.902 P 0.941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3个月后 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 40 55.28±3.26 58.12±2.15 62.12±2.32 66.25±3.46观察组 40 55.25±3.24 63.36±3.58 69.65±2.87 73.12±3.48 t 0.041 7.936 12.905 8.854 P 0.967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3个月后 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 40 28.19±2.49 27.15±2.36 23.12±0.56 20.12±0.52观察组 40 28.24±2.51 25.24±2.12 20.12±0.61 17.02±0.48 t 0.089 3.808 22.913 27.705 P 0.929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3个月后 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 40 61.28±3.40 65.12±2.15 72.12±2.32 86.46±3.15观察组 40 61.25±3.42 71.24±3.42 85.65±2.87 101.24±3.48 t 0.039 9.582 23.187 19.914 P 0.969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属于脑卒中常见类型,所占比约为85%,较多研究表明[9-10],大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亦给社会、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所以,如何改善患者预后、促使患者最终回归社会已经成为研究脑卒中康复的热点问题。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11-12],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实施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常规干预,研究发现,常规干预主要是指患者自行实施功能训练,康复效果欠佳,而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主要是指患者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功能训练,相比于患者自行训练,规范三级康复治疗的训练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及有效性,有助于增强康复效果。且较多研究证实,康复治疗可诱发机体释放各种神经冲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并能有效改变突触敏感性,最大程度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重塑,同时,运动训练可有效促使有利于功能恢复的各种细胞因子表达,对修复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对患者应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出现该现象主要是由于患者经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后,其更能意识到康复训练对疾病恢复的作用,加上医护人员及亲友的监督和鼓励,促使患者可坚持训练,从而有助于保证训练效果,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具有较积极的作用。而薛焕霞[13]详细分析了规范三级康复治疗的效果,通过研究其发现,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对改善患者综合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亦说明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出现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康复治疗可明显增加机体神经冲动的机率,从而有助于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进而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焦亚楠[14]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一文中亦详细分析了规范三级康复治疗的效果,通过研究其认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此外,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亦提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陈慧华等[15]探讨了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的效果,其以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研究其发现,观察组(40例,接受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更高,且对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在心理状态、家庭融入、社会融入、正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研究其认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增强运动功能。将陈慧华等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无显著差异,均认为应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十分可行。但本研究除对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外,还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进行了分析,更能充分说明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规范三级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缺血性神经功能规范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来稿规范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