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精准扶贫视域下豫南大别山区贫困度测算研究
2019-05-20陈婷
陈 婷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准确把握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及程度是实行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那么,怎样对不同县区的贫困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与评价,以便为其旅游精准扶贫开发提供依据?笔者首先将研究目光聚焦在既是传统革命老区,又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豫南大别山区。在进一步调查分析后,决定选取豫南大别山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信阳市作为研究对象(此后本文中豫南大别山区均是指信阳地区,包括浉河区、平桥区、新县、光山、商城、罗山、潢川、息县、淮滨、固始,共8县2区)。信阳市是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所辖县均为贫困县的省辖市,同时因以农业为主,没有大型工业污染,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旅游精准扶贫开发的天然优势。本文通过搜集数据、走访调研,尝试构建了豫南大别山区贫困度测度指标体系并对豫南大别山地区的贫困程度进行分县区测度,以期对豫南大别山区不同县区贫困程度给予客观准确的量化反映,为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理论支撑。
1 豫南大别山区贫困现状
信阳是革命老区,又是大别山区,全市山区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75.4%,农业经济比重大,涉及人口占总人口的60%左右。扶贫进入新阶段后,信阳有光山、新县、商城、固始、淮滨、潢川6个县被纳入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罗山、息县继续被确定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省“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所辖县均为贫困县的省辖市,同时是国家精准扶贫综合改革试点市。截至2016年底,信阳市仍有337个贫困村、91881户贫困户、266520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4.96%,贫困人口总体规模居全省第5位①。
2 豫南大别山区贫困度的分县区测度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参考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相关方法和李晓琴(2013)、李赛男(2017)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由4大系统和18项具体指标所组成的豫南大别山区贫困度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2-1:
表2-1豫南大别山区10县区贫困度评价指标体系
2.2 评价方法
2.2.1 评价指标预处理
根据获得的豫南大别山区10个县区贫困度数据,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的指标体系逆向测度模型。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先用负数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正向指标进行处理。
负数法:R’=-R
2.2.2 KMO检验和球形检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
2.2.3 提取公因子及因子方差比检验
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作为公因子,将原始指标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利用SPSS软件分别求出各公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表2-2)。
表2-2 SPSS分析公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表2-3 贫困度评价指标公因子方差结果表
SPSS软件分析及公因子方差比计算结果显示,提取的公因子均较好地反应了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表 2-3)。
2.2.4 确定指标权重及贫困度指数
确定主成分指标权重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权重Qn=Gn/G总*100,(Gn是第N个公因子的贡献率,Qn 是第 N个指标的权重,n=1,2,3,4,5)计算结果见表2-4:
表2-4 贫困度指数公因子提取相关信息表
根据下面的公式综合计算出各县区的贫困度指数,并取均值进行排序。
其中,Ai表示第i个县区的贫困度指数综合得分;Xn表示第n个公因子的指标权重;Yin表示第i个县区的第n个公因子的单项得分值。
2.3 评价结果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对各县区的动态贫困度进行了均值处理,结果如表2-5:
表2-5 豫南大别山区10县区贫困度指数得分及排序
由上表可见,豫南大别山10个县区中,息县和商城贫困度指数最高,为综合贫困度严重区域,位于贫困第一梯队;光山县、淮滨县、固始县贫困度指数次之,为综合贫困度较重区域,位于贫困第二梯队;潢川县、罗山县为综合贫困一般区域,位于贫困第三梯队;浉河区、平桥区和新县贫困度指数最低,为综合贫困度乐观区域,位于贫困第四梯队(见图2-1)。
3 结语
豫南大别山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的先天优势,同时豫南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又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不可避免地成为新阶段旅游精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针对现阶段旅游扶贫工作“扶强难扶弱”,大多数真正贫困人口难以享受旅游发展收益的问题,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豫南大别山地区的贫困程度进行了分县区测度。根据上文对豫南大别山10个县区贫困度的分县测度结果,以豫南地区贫困度综合指数的平均值0.18作为分界线,将豫南10个县区分为高贫困度区域(包括息县、商城、光山、淮滨、固始)和低贫困度区域(包括浉河区、平桥区、新县、罗山、潢川)。
图2-1 豫南大别山区10县区贫困度分县测度结果
在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的县区里,商城、光山、固始3个县的旅游资源禀赋较高,但发展旅游的外围环境和经济基础一般,所以应充分发挥旅游项目的扶贫作用,通过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改善当地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为旅游精准扶贫开发创造环境。息县、淮滨2个县的旅游资源禀赋较低,发展旅游缺乏相应的基础,应积极与周边地区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整合区域内旅游品牌或旅游产品,实现互惠共赢,从而有效提升该区域的旅游扶贫效益。
在贫困程度相对较低的县区里,浉河区、新县2个县区的旅游资源禀赋较高,景区发展比较成熟,发展旅游的外围环境和基础较好,应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或景区的带动优势,在政府的引导下,吸引具有较强市场经营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企业来进行旅游开发,通过增加投资、创办企业、吸纳就业等方式,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收机会。平桥区、罗山、潢川3个县区的旅游资源禀赋较低,但发展旅游有一定的基础且有可以依托的其他相关产业,应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通过开辟新的扶贫载体产业+旅游,来弥补旅游的先天不足,同时借助相关产业的力量,实现旅游扶贫的联动发展。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