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CT对比剂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9-05-20陈艳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粘稠度通透性外渗

陈艳阳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 山东 东营 257034)

强化CT作为一种检查工具,它以清晰度高的诊断依据,越来越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在检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对比剂外渗现象,给病人增加痛苦,带来不良后果。针对这一问题,我科2016-2017年度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

1 临床资料

2016-2017 年度我科强化CT渗出58人次,年龄最小28岁,最大81岁,平均55岁,男31人,女27人,普通强化渗出21人次,CTA检查渗出37人次,由于CTA检查速度快,5.0~5.5ml/秒,普通强化CT3.0~3.5ml/秒,所以CTA检查渗出较普通强化多,而且多数CTA检查渗出是部分渗出。(见表1)

表1

2 原因分析

(1)老年、长期高血压患者,血管脆性大,快速注射对比剂后,血管通透性增强,致使药液外渗。

(2)肿瘤患者,由于长期静脉输入化疗药物,血管破坏,注射对比剂后,使血管通透性增强,药液外渗。

(3)局部血管细,强化CT对比剂粘稠,速度快,致使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药液外渗。

(4)留置针进入血管内长度短,能够满足正常输液,而进行强化CT检查注射对比剂时,速度快,致使针头脱出血管外。

(5)患者出汗,肢体活动,使留置针贴膜松动,针头脱出血管外。

(6)秋冬季节,检查患者穿衣多,尤其秋衣袖口紧,撸到穿刺部位上端,起到止血带样作用,快速注射对比剂时,造成局部压力大,使局部血管扩张,部分药液外渗。

(7)留置针针尖处紧贴血管壁,致使回血慢,试注生理盐水时,有轻微疼痛,当快速注射对比剂时,使针尖处血管壁破裂,对比剂外渗。

(8)对比剂为粘稠含碘制剂,温度越低,粘稠度越大,由于粘稠度大,注射速度快,也可成为对比剂外渗的诱因之一。

3 护理措施

(1)对于老年、肿瘤患者评估血管,血管质量差、脆性大不适合强化的,建议改用其它检查方式;血管质量尚还可以的情况下,可与检查医师联系,在不影响检查效果的情况下,适当减慢注射对比剂速度。

(2)静脉穿刺选择粗直血管,套管针留置在血管内有足够长度,合理固定,防止滑脱。

(3)指导检查患者穿宽松衣服,不穿袖口紧的秋衣,以免影响血运。

(4)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静脉穿刺、强化CT扫描前试注工作,试注前看回血,如果回血慢,试注有疼痛感,应调整留置针在血管内的位置,否则重新穿刺,将对比剂外渗的不良因素降到最低。

(5)对比剂使用前放入37℃恒温箱内,与人体温度相近,粘稠度相对较低,也降低了对比剂外渗的诱因。

(6)出现对比剂外渗后,给予及时处理:安抚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局部用硫酸镁冷湿敷24-48小时,禁用热敷。抬高患者,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经验观察抬高患肢比渗出局部处理更重要,尤其上肢远端的渗出,造成局部压迫,如果肢体下垂,可造成肢体末端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紫绀,甚至坏死。

猜你喜欢

粘稠度通透性外渗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血流变检查一般可查出哪些疾病
睡前一杯水预防脑血栓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盆栽与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猪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基因siRNA载体构建及干扰效果评价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
PBEF在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中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