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05-20林荣霞方婕许淑惠

医疗装备 2019年8期
关键词: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林荣霞,方婕,许淑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福建泉州 362000)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年轻人为主要患病人群,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联。该病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但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脊柱纤维化和脊柱强直表现,且可对其眼组织、肺组织、骨骼组织及肌肉组织产生损伤[1]。该疾病的致残率极高,尽早准确诊断对提升疗效至关重要[2]。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可出现骶髂关节病变,以往临床主要以X线或CT进行判断,有时会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MRI与X线、CT诊断相比,可以更好地呈现软骨、骨髓及滑膜病变。本研究旨在对比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4~65岁,平均(42.29±2.76)岁;病程8个月至7年,平均(3.17±0.62)年;经病理诊断,30例确诊为腰5骶1关节突病变,27例确诊为骨髓水肿,25例确诊为关节面下骨质囊变,22例确诊为关节侵蚀,25例确诊为关节面增生硬化;病变等级:0级3例,Ⅰ级10例,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6例。

1.2 方法

患者分别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1)CT检查采用16层螺旋CT,主要对患者整个骶髂关节自上而下展开全面扫描,将扫描电压调整为120 kV,层厚设置为2.5 mm,间距调整为2.5 mm,分别以骨窗和软组织窗展开观察;阅片时主要对骶髂关节是否光滑,是否有硬化、囊性病变进行观察,分析骶髂关节是否有关节狭窄、关节增宽或者关节融合等病变存在。(2)MRI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矩阵设置为256×256,常规T1WI序列、IR序列及FSE序列为扫描序列;若患者为可疑活动性病变,可为其开展增强扫描,结合患者的体重注入对比剂,对比剂注入剂量为0.1 mmol/kg,注入速度控制为1.0 ml/s;完成扫描后分析检查图像。阅片时观察骶髂关节是否有异常信号、骨髓水肿、关节软骨或者滑膜异常病变、关节韧带强化表现存在。

1.3 临床评价

观察并统计两种诊断方式的病变等级(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以及各病变情况(腰5骶1关节突病变、骨髓水肿、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侵蚀、关节面增生硬化)的检出率。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等级评定标准:0级,经检查,脊柱未有病变存在;Ⅰ级,经检查发现患者的骨性关节面毛糙且有小囊病变区与骨小梁增粗情况;Ⅱ级,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双侧骶髂关节面的骨质破坏呈虫蚀样,有不同程度增生硬化存在于骨破坏区域,但是其关节间隙正常;Ⅲ级,检查后患者的关节间隙同Ⅱ级比较,有明显狭窄和增宽;Ⅳ级,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关节完全强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的病变等级检出情况比较

MRI诊断病变Ⅰ级检出率和Ⅱ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病变Ⅲ级、Ⅳ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诊断方式各病变情况的检出率比较

MRI诊断的腰5骶1关节突病变、骨髓水肿、关节面下骨质囊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的关节侵蚀和关节面增生硬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式各病变情况的检出率比较[例(%),n=40]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是临床确诊该病时患者的病情往往已发展至较严重的阶段,且已丧失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3]。随着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进展,可侵犯髂骶关节,患者常存在臀部不适、脊柱或腰部不适,以及下肢不适等症状,目前临床常采用影像学诊断措施判断病变程度,以掌握患者的具体病情并给予其相应治疗[4]。

CT检查的影像学分辨力较高,可以清楚显示骶髂关节病变,且层面检查不会影响诊断结果,但是CT检查仅可以将病变静止状态显示出来,应用于骨髓水肿诊断和脂肪沉积诊断效果欠佳[5]。MRI诊断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力,其可以清晰显现软骨、骨髓及滑膜组织情况,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炎性病变情况及严重程度[6]。此外,MRI诊断可以精准显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反映软骨异常和骨髓水肿等非骨性改变,有效弥补CT诊断的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MRI诊断病变Ⅰ级检出率和Ⅱ级检出率,以及腰5骶1关节突病变、骨髓水肿、关节面下骨质囊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可以提升病变的早期检出率,且可以为疾病病情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猜你喜欢

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骶髂关节疼痛治疗进展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腰椎/腰骶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痛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