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肺康复护理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并行无创通气治疗病人中的应用

2019-05-20

循证护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脉血呼吸衰竭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呼吸内科常见病,该病发病率较高,急性加重期病人病情较重,且多伴有呼吸衰竭症状,对病人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3]。无创通气是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方式,但预后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治疗效果,在给予病人无创通气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4-5]。本研究以早期肺康复护理方式对行无创通气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进行干预,详细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进行研究,病人就诊时间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5~82(63.5±4.9)岁;患病时间2~15(8.5±2.1) d。观察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44~80(62.8±5.2)岁;患病时间2~17(8.9±2.4) d。对比两组病人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行抗感染、通畅气道、吸氧等常规治疗及无创通气治疗。

1.2.1 对照组

在治疗基础上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做好抢救准备、配合治疗、指导用药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肺康复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制订康复方案。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为病人建立个人档案,了解病人基本情况,包括病情特点、性格爱好、文化程度、病史等,并根据病人情况制订相应康复方案。②做好宣教。护理人员需耐心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通气治疗的效果、作用机制等,告知病人计划用机时间、注意事项等,增强病人对治疗方式的了解与认可;需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害等,可通过向病人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及康复效果,尽可能改善病人紧张情绪,促使病人更好地配合各项治疗措施;需向病人发放COPD相关知识手册,以便其及时翻阅,增强认知。③无创通气护理。通气前,护理人员需协助病人完成动脉血气分析;需认真检查呼吸机各管道状况,确保设备完好;准备好抢救所需设备、药品等。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需以病人病情为依据合理选择面罩或鼻罩,确保通气合理性;需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叮嘱病人适当后仰头部,以便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因枕头过高影响通气效果。④呼吸道管理。护理人员需重视病人气道湿化,及时在湿化器内添加无菌蒸馏水,确保吸入气体湿度保持在60%~70%,以维持正常纤毛活动需求,避免因呼吸道黏膜干燥增加咳痰难度;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病人情况,指导病人有效咳痰,协助病人翻身、叩背等,促进病人痰液排出;对无力咳嗽者或出现意识障碍者及时卸除面罩行吸痰处理,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吸痰或气管切开吸痰处理。⑤肺康复锻炼。撤机后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待病人病情稳定后及时指导病人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可指导病人进行上下肢锻炼,上肢锻炼主要为双上肢绕圈运动,每日1次,每次5 min,每分钟30圈,并逐渐向每分钟20圈过渡;下肢锻炼以步行为主,初始运动时间为每次10 min,并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增加至每次20 min。需指导病人进行呼吸肌锻炼,即通过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弯腰、下蹲、缩唇呼气、扩胸运动等锻炼呼吸肌。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病人干预1个月后呼吸功能情况,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②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呼吸频率变化情况;③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④比较两组病人干预1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腹胀、压疮、压迫性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呼吸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呼吸功能比较

2.2 两组病人呼吸频率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呼吸频率变化比较 /min

2.3 两组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注:1 mmHg=0.133 kPa

2.4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4.81,P=0.028

3 讨论

COPD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6],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多合并呼吸衰竭症状,其对病人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不容忽视[7]。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方式[8],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无创通气逐渐在该病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理想效果,其在降低病人死亡率及气管插管率方面有重要价值。由于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病情较重,且预后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9-11],为改善治疗效果,在对病人行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利用早期肺康复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病人进行干预,入院后及时为病人建立个人档案,便于护理人员更清楚地了解病人情况,从而为病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奠定基础;同时,给予病人科学的健康宣教,增加病人对疾病及治疗方式的了解与认知,有利于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基本保障;通过给予病人无创通气护理与呼吸道护理干预可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促进病人有效排痰,这是病人疾病康复的必要保障;在病人病情改善后及时指导病人进行上下肢锻炼及呼吸肌锻炼,可帮助病人及早改善肺部功能,提高病人运动耐受力[12-13],亦可改善病人膈肌、脊肌、腹肌、斜方肌等呼吸肌协调性,对廓清气道,扩大及增强胸廓活动,改善病人异常呼吸形态有重要作用,还可增加肺活量及吸氧量,促进痰液排出,提高免疫系统应激能力,进而发挥良好的肺功能保护功效,对改善病人肺功能、缓解病情有重要意义[14-15]。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呼吸功能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呼吸频率均较干预前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肺康复护理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并行无创通气治疗的病人进行干预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动脉血呼吸衰竭通气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勘误声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