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错误成就“精彩”

2019-05-18李佐霞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精彩错误兴趣

摘 要:“错误”是小学数学课堂永恒的话题!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对答如流”和“滴水不漏”的完美效果,而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则缺少有效的应对策略,将错误吹捧为“个性”“创新”,百般迁就;或将失误视为“魔鬼”“瘟疫”,躲之唯恐不及。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当作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错误;兴趣;思维

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教学过程本身是学生由不懂到懂,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应该害怕学生出现错误,而应当重视孩子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把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最终成就精彩。

一、 善用错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的重要原因,是同学们努力探索新知的力量源泉。学习中的错误资源来源学生本身,如果合理运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工程问题”时,出示复习题:“一条公路长60千米,甲队单独修2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30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完成?”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学们很快就解答出来:60÷(60÷20+60÷30)=12(天)。

教师因势利导:“如果这段公路全长是30千米,那么甲乙合修要多少天呢?”

“6天”学生毫不犹豫地答道。

“是吗?你们列式计算了吗?”

“太简单了,根本不需要计算!”同学们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认真地开始计算。计算结果出人意料:“答案居然是12天!”为什么路程减少了一半,时间却是一样呢!

教师继续问:“假如路程的全长是5千米、50千米、1200千米、360千米,修完全程又需要多少时间呢?”这时学生不再显得自信满满了,而是满脸疑惑而认真地计算起来。

很快,结果算出来了,同学们表现得更惊讶了:“奇怪!为什么也是12天呢?”“为什么公路的全程变化了,时间却是一样的呢?”“是不是在工程应用题当中,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呢?”等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猜疑,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同学们的思维热情被积极调动起来了,孩子们在“欲罢不能”的学习氛围中开始了对新课的探究。

二、 正视错误,变废为宝

布鲁纳说过:“谁不允许学生发生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机会。”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错误我们经常都会遇到,教师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要善于倾听,善于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财富”,让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例:“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05 8.43 4.03 15.2 10.7。”这道题相对简单,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举起手来。这时,一个同学举手说,应该是:1.05 4.03 8.43 10.7 15.2,其他同学纷纷叫道:“不对,不对!”大家的喊叫声让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满脸通红。此时,教师慢慢走到这位同学身边,然后和蔼可亲地说:“看来,这道题是老师出错了,假如要使这位同学的答案是对的,这道题应该怎么改一改呢?”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很快就得出了要把题目从大到小改成从小到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这样一时粗心而造成的错误,没有批评,也没有指责,而是用宽容来呵护一颗脆弱的心灵,这样做不仅保护了该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错误”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为数学增添了新鲜活力。

三、 呈现错误,将错就错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一节真实有效的好课正是有了各种各样的错误,才能使教学环节更加精彩,更具有真实性。教师面对错误,我们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去探究和辩论,然后在争论中明白数学道理,在讨论中内化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圆的面积”后,让学生自编应用题,并从中挑选一道让学生解答:“渥丹公园准备建一座花坛,周长是62.8米,求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老师刚把学生自编的题目展示在屏幕上,一位同学就站起来,有点迟疑地说:“老师,这道题好像不能做,缺少条件,没说花坛是什么形状的。”

“对,确实少了一个条件,漏写了花坛的形状。这位同学真细心!”老师表扬了发现错误的同学,并顺势引导,“既然这样,这公园花坛的形状就由同学们自己设计,花坛的周长还是62.8米,请大家先按周长要求设计好图形,再求花坛的面积,可以吗?”

各小组通过合作学习,设计出了不同形状的方案。在这一环节中,这位教师巧妙地运用学生编题造成的“错误”,将错就错,设计出了一道道与众不同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这一不经意的“错误”,生成了课堂的“精彩”,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好胜心、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而且延伸了教学内容,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 利用错误,促进思维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终于体会到:在课堂上,如果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恰当地发挥教学机制,用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错误的利用价值,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出现的错误,一定会将错误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大好机会。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小数除法问题时,选择了这样一道典型例题:“食堂有2.9吨大米,如果每天吃0.13吨,可以吃几天?还剩下几吨?”经过巡视,发现很多同学是这样做的:2.9÷0.13=22(天)……4(吨)。我没有让学生自己解答,而是把它当作一道辨析题让学生去判断这题对不对?然后问学生:这样做为什么不对呢,你能说出理由吗?在教師的启发下,同学们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通过讨论,分析,很快找到了判断这道题错误的3种原因:第一,利用平时的实践经验来判断:食堂一共只有2.9吨大米,吃了21天后还剩下4吨,4吨比2.9吨大,这就变成吃完后,剩下的比原来还多,这怎么可能?所以是错的。第二,可以验算,商乘除数加余数不等于被除数,所以计算是错误的。第三,可以比较除数与余数的大小,如果余数比除数大,答案就是错误的。通过辩论,同学们恍然大悟。下一环节,我让学生重新列式计算,得出正确的商和余数:2.9÷0.13=22(天)……0.04(吨)。

同学们通过对“错误”解题方法进行辨析,然后重新得到了正确的解法,激发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拓宽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来源于数学活动本身,它反馈的是学生直接的学习状况,是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作为一线的教师,当学生出错时,应该善于抓住时机,把学习中的错误,当作一种资源,巧思妙用,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

作者简介:

李佐霞,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精彩错误兴趣
在错误中成长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