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三问”力促补齐交通短板
2019-05-17顾飞,姜纹涛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区人口急剧增长,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人、车、路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堵、停车难”的“大城市病”,也困扰着泰兴这个县级城市。群众反响强烈,代表多次提建议要求解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去年,泰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交通难题,在由常委会主任和政府市长联合重点督办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题询问。
整个询问现场,没有“彩排剧本”,没有“参考答案”,不设预演环节,动用的是“真枪实弹”,追求的是“真材实料”。群众真正想要什么,政府正在做什么,交通出行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到底怎么解决等等,都在一问一答中充分彰显。“替民问”“对比问”“追踪问”的三种形式,体现的是泰兴人大刚性监督的力度,体现的是为民行权的担当。
替民问,问出症结。城区道路建设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交通管理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群众最有发言权。为切实提高专题询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制定询问方案,从询问议题的征集环节入手,畅通渠道,广听民意,广集民情。一方面向群众征集意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新老媒体,发布化解“交通堵、停车难”问题的意见征集公告,广泛调动群众参与人大监督的积极性。短短十天时间内,就收到五十多封群众来信。另一方面向代表征集问题。组织城区的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调研,认真思考制约城区交通的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案,为现场询问做好准备。
通过加强与群众和代表的联系,调研组基本摸清了城区交通现状。“城区农贸市场布点不合理,老城区集中,新城区较少,大量的买菜居民涌向老城区,带来了交通压力,请问市场监督管理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市人大代表朱银松在网络上看到群众普遍反应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生活很不方便,增加生活成本,造成交通堵塞,就主动替广大群众发问。通过询问,片区功能布局不合理、路网总体密度不高、建设宽度偏窄、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不高、慢行网络体系不健全、停车场建设缺口较大等制约城区交通出行问题的原因逐步清晰。
对比问,问出思路。为了让询问会更有效果,常委会负责人带领环资城建工委及相关人大代表提前开展专题调研。调研小组在充分摸底排查交通现状的基础上,分赴周边县市区,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并改变以往传统的文字报告形式,制作了更加生动直观的专题片,展示主城区和新城区、泰兴城区和外地交通状况,问题一目了然,经验值得借鉴。
“刚才,我们看到不少市区中小学生中午在校就餐,这样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请问市教育局我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打算?”“有的城市实行路边停车位收费,这样有利于提高车位流转率,请问市物价局我市在这方面有没有打算?”通过学习外地做法,在问答过程中,提高规划水平、加快道路建设改造、加强交通管理、倡导绿色出行等一些意见建议,得到政府的积极采纳。
追踪问,问出成效。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参会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踊跃发言,频频追问,问题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虚到实,问到了要害,问到了关键,与会人员切身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程度。“刚才蔡局长介绍了我市在加强交通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请问‘僵尸车’占道如何解决?”“刚才规划局介绍了城区道路建设规划,请问群众最为关心的长征路南延有没有计划?什么时候实施?”受到追问的部门负责人面对棘手问题,着实“捏了一把汗”,耐心作了解答。常委会委员提出的“僵尸车”占道的问题现场得到了解决。
市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专题询问高度重视,两名负责同志亲自参加会议,接受会议询问,听取意见建议,表示将围绕会议指出的问题,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大力度,回应民生关切,补齐交通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愿望,提高出行幸福指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