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一方绿水青山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019-05-17程晋乐
“过去一年,南通PM2.5平均浓度全省最低,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全省最高,‘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初步‘战果’。”
2019年1月8日,南通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长徐惠民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时对过去一年的环保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南通“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上,政府部门担当主力,冲在一线,市人大常委会在幕后的大力支持和默默付出同样不可或缺。
环境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立规矩、划底线
保护环境,立法先行。2015年10月,南通市获得立法权后的首部实体法就把选题定在生态环境建设上。
当时,市人大常委会初次开展立法项目调研,各界提出的立法项目多达数十项,城建、环保、民生方面的亟需立法项目就有十几项。而此时,南通唯一的“5A”级景区,濠河风景名胜区因为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突出等诸多问题被国家旅游局暗访检查组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限期6个月时间完成整改。市人大常委会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濠河风景名胜区面临的严峻问题,启动了《濠河风景名胜区条例》立法程序。2016年7月29日,历经8个多月的反复打磨,《南通市濠河风景名胜区条例》在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成功获批,并于当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两年来,《条例》的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景区规划、建设、保护、利用、管理等工作成效明显。濠河景区总体规划不断完善,总规修编取得初步成果,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景区管理日趋规范,景区执法和管理力度显著增强,“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截污、清淤工程有序推进,濠河水质得到改善;景区交通条件、服务设施和游览环境大幅提升,景区旅游内涵不断丰富。
如今的濠河,水面波光粼粼,岸边绿草如茵,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河边小憩,新增的公共厕所干净整洁,乱垂钓、乱停车的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南通的这张“城市名片”再次熠熠生辉。
首部实体法顺利诞生后,第二部实体法如何立?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新一轮立法项目调研。
各类建设工程、房屋拆除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建筑垃圾分类不到位、清运不及时;运输管理措施不健全,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超载超速、沿途抛洒、偷倒乱倒;部分监管环节缺失、执法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管控合力不强、管理效果不佳……市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发现,在诸多的立法预选项目中,社会各界对建筑垃圾管理问题进行立法的呼声最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城市环境的需求就是立法的优先方向。鉴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垃圾处理的突出问题,南通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七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关于调整2016年立法计划项目的决定》,把原定2017年立项的《南通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提前至2016年,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启动立法进程。
拆除工程、装饰装修建筑垃圾以及动迁地块建筑垃圾“由谁管、如何管”,是建筑垃圾管理的难点。在《南通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立法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南通实际,对建筑垃圾处置活动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处置环节、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条例》明确了建设工程、拆除工程以及装饰装修中不同主体以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建筑垃圾处置应当承担的责任;针对动迁地块拆除工程垃圾清运不及时以及后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管理主体;针对拆除化工等生产、储存、使用企业的建筑物、构筑物,明确了环评和专项验收要求。
2017年1月23日南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文本,2017年3月30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正式批准了《条例》,当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如今的南通市区,虽然地铁1号线、中创区大剧院等重大工程项目不断开工,但渣土车轰鸣而过,街头尘土弥漫的场景却已消失不见,相关部门对建筑垃圾的排放、运输、消纳等各个环节各司其责,监管井井有条,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日渐提高。
尝到了立法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甜头”,相关的立法需求更加高涨,《南通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南通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等生态环保方面的立法需求接踵而至,并相继纳入立法项目,顺利颁布实施。截止目前,在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制定实施的5部实体法规中,与生态环保相关的就有4部,有效配合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呼应了社会各界的要求。目前,《南通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南通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已经进入立法程序,并计划于今年年内颁布实施。
人大监督: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改委负有统筹协调环境保护和促进清洁生产等职责任务,请问市发改委,我市在控制减少煤炭消耗以及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我们南通是生猪养殖大市,请问市农委,如何通过一系列措施,既治理好养殖污染,又发展好生猪产业?如何兼顾两方面的平衡?”
“我市城区仍有断头河,有些河道依然黑臭,群众反映年年整治却没有多大改观;农村仍存在部分河道淤积、局部水系不畅、乱占乱建乱排等问题。请问市水利局,下一步随着‘河长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在持续做好城乡水环境整治工作方面有什么打算?”……
去年11月底,在市级政府部门工作评议会上,张斌辉、马贻等15名代表,分别向相关部门提出询问,生态环境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关注的焦点。
被询问的部门负责人现场作答,过程全程实录,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小组成员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共一百多人还参加了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纳入机关年度考核体系,并向部门反馈,对解决相关问题形成了有力推动。
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监督,每年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中,与此相关的都在30%左右。今年年初的人代会上,全体代表一致同意将《关于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南通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议案》立为大会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
去年6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助推“三大攻坚战”工作方案,“守护好绿水青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发挥职能优势,强化监督实效,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视察调研、组织专题询问、开展集中评议、加强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强力助推“三大攻坚战”。在污染防治方面,听取和审议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多次到园区、企业和长江沿线视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参加全市环保大督查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综合采取现场察看、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海洋环境保护法、旅游法、《南通市濠河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督查,推动落实,实现了组织领导、执法人员及经费保障、总规修编、考核段面水质、执法监管“五到位”目标。
在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长徐惠民进一步向全体市人大代表晒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成绩单”:健全四级污染防治工作体系,扎实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制定碧水、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大整治,抓好水务一体化改革、畜禽和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新建污水管网290公里。完善化工产业导向目录,关闭小化工等“散乱污”企业220家。出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完成沿江非法码头整治后的复绿工作。成立生态环保执法司法联动中心,实施环保总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全社会治污合力进一步增强。
代表参与:示范引领,汇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人大代表人数众多、分布广泛,而且生活在基层、熟悉社情民意,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向来善于发动人大代表参与各项发展建设事业,尤其是在发动人大代表防污治污实现绿色发展方面。两年前,市人大常委会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争当环保啄木鸟”活动,期间,省人大代表戴美英第一时间联系选区,走访选民。当她了解到村民对平北河和二组河河道水质污染问题反映比较强烈,马上召集部分市、县、镇代表会同市人大、环保局的人员实地调查,现场进行了水质检测和污染源排查,并商定了治理方案。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戴美英又联系了周边的4名代表,组成督查小组,协助有关部门和镇村共同开展整治工作。她主动与沿河养殖户进行沟通协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协调村里蔬菜合作社与养殖户达成农家肥购销协议,解决畜禽粪便的出路问题,并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养殖户购买了污水处理设备、修建化粪池与沼气池,从污染源头解决问题。整治结束后,她与几名代表又担任了河道的长期监督员,群众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打电话找代表,由他们直接联系环保部门执法。经过集中整治,影响了长圩村455户居民的河流又重现碧水清波,河道两边又重新出现临水涣衣、汲水灌田的身影。
全国人大代表、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桂泉多年来带领企业狠抓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控,企业各项指标均达到环保要求,有的甚至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公司这些年来始终把绿色发展放在优先的地位,并且落实在行动上。”孙桂泉表示,要坚守环保是生存线的底线,把环保绿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让党和人民放心,让社会放心,让政府满意。
全国人大代表、海门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唐慧娟在带领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业的过程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发展种植业,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为建设美丽乡村探索了新路。
对南通正在实施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代表们十分关注。
市人大代表、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包晓明说:“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该有担当。今年我们企业将在防止污染方面加大投入,将煤场全封闭,力争实现污水零排放。”
市人大代表、新建特阔(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健说,2019年,公司继续加大技改力度,投入一亿元技改资金,其中5000万元用于废水零排放的项目,打造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印染零排放示范企业,引领中国印染零排放的潮流。
“通过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大力实施‘清水’行动,全面推进‘净土’行动,深化执法‘利剑’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这场攻坚硬仗,为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花园南通作出不懈努力。”来自环保一线的市人大代表沈林玲对南通的生态环境建设充满信心。
今年2月21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主任会议决定,以市人大代表小组为单位,开展“代表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是活动的六个主题之一。活动时间贯穿全年,市和县(市、区)两级人大分别组织各代表小组在闭会期间深入一线,倾听民意,开展调研,积极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每次活动至少形成一件有见地、有质量的建议,交相关部门办理。活动期间,各代表小组至少提交一份调研报告,参加年终评比表彰。
“我们不能再走以前粗放型、环境污染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来换所谓的经济指标。必须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今后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刘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环境‘减负’,给生态‘增绿’,就是给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在3月21日召开的“代表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代表们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活动要求,带头参与、积极作为、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美丽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