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煎煮前浸泡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2019-05-16罗风清

上海医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有效成分

罗风清

摘 要 本文从浸泡时间、水温、加水量,以及含受热易挥发易破坏成分中药的浸泡等方面简述中药煎煮前浸泡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

关键词 中药煎煮 浸泡 有效成分

中图分类号:R289.9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9)09-0063-02

Effect of so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fore decoction on active components

LUO Fengq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11,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soaking before decoction on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briefly described in terms of soaking time, water temperature, amount of added water, and soa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aining volatile and destructive ingredient.

KEY WORDS deco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aking; active ingredient

在中藥煎煮前先将中药进行一定时间的浸泡,可以帮助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溶出。因为我们的饮片都是干品,有效成分以结晶、无定型沉淀存在于药物细胞内,直接加热水煎煮会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阻碍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溶解。所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后,药材变得膨胀疏松,有效成分更容易被煎煮出。为了更好地使有效成分被浸泡出,我们需要注意到几个关键点。

1 浸泡时间

需要视配方中的药物组成稍作调整,如果配方中花类、叶类等质地疏松和轻浮的植物药较多,需要浸泡20~30 min;如果有较多植物块根、根茎、种子果实等药材,浸泡时间建议在60 min[1]。如果还含有矿物、动物、蚧壳类药材,建议浸泡时间再略作延长,这样可以使药材润湿,变软,容易煎煮。但是浸泡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还应考虑季节因素。夏秋季炎热,若像一些患者所说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煎煮,那么中药可能已经在夜里进行发酵了,早上能闻到酸气,或者看到大量泡沫浮在药材上,这时中药已坏,不能再煎煮食用了。在冬春季,建议可以在上述20~30或者60 min的浸泡时间上稍作延长,但依然也不要浸泡过夜。张家成等[2]的研究发现,浸泡时间对复方中人参和甘草的成分溶出影响不大,有效成分煎出量并未与浸泡时间呈明显正相关。

2 浸泡水温

一些含有挥发油的药物,如薄荷,细辛,徐长卿等,以冷浸为宜。一些含有淀粉蛋白质的药物,例如茯苓、山药、天花粉等,可以稍加40 ℃左右的温水来浸泡,使得药物质地变疏松,更容易煎出有效成分。但是一剂中药基本都包含叶类药、根茎类药等多种组成,因此建议患者直接用冷水浸泡即可。

3 浸泡加水量

浸泡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患者都采用自来水。浸泡加水量一般是饮片剂量的6~8倍,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面约2 cm。加水量主要依据配方中饮片的质地决定,质地坚硬、黏稠的,以根、根茎、种子类等为主的饮片,如川芎、生地等,加水量略多;质地疏松,或含挥发性成分的,以花中药茎、叶类等饮片为主,如银花、苏叶等,液面淹没药物即可[1]。如有吸水后体积变大的药物,如胖大海,建议多加入一些水。

4 含受热易挥发易破坏成分中药的浸泡

有一些药物的成分受热容易被破坏,此类药物一般煎煮的方法为后下,需嘱咐患者和一般药物分开浸泡。但在李文雅[3]的研究中发现,浸泡对含受热易破坏成分中药的汤液指标成分有影响,除苦杏仁宜浸泡外,番泻叶、钩藤、大黄均不宜浸泡,直接煎煮即可。因此,分清药物成分进行煎煮前的浸泡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朱美云, 顾蘅, 陈颖园, 等. 中药煎煮之常规与特殊一二[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13): 48-49.

[2] 张家成,刘峰,张岩,等. 煎药机煎煮时浸泡时间对旋覆代赭汤5种有效成分溶出量的影响[J]. 环球中医药, 2013, 6(2): 88-91.

[3] 李文雅. 含受热易破坏成分中药后下方法的研究[D]. 郑州: 河南中医学院, 2010.

猜你喜欢

有效成分
不同煎煮方式对复方丹参汤剂丹酚酸B溶出的影响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山豆根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不同菌株对山豆根幼苗药用有效成分的影响
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地区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乌拉尔甘草悬浮细胞培养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基于数据挖掘的利水功效中药药性与有效成分关联规律研究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现状
藏药蕨麻不同形状块根有效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