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
——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2019-05-16

观察与思考 2019年4期
关键词:市民杭州价值观

钭 利 珍

提 要: 践行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落实,根本在实践”。杭州进行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通过融入城市品牌建设,形成“价值共鸣”与“战略协同”;增强价值的制度认同,形成“践行价值观”共同体;坚持契机教育与常态教育相结合,推动价值观“外化于行”。杭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经验是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滋养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引领作用,刚性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基本前提,融入日常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根本保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践行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落实,根本在实践”①周文彰:《 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光明日报》,2014年3月10日。。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34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追求——内化于心,更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现为自觉行动——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基本目标,“外化于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终极目标。“内化于心”最终是为了“外化于行”,“外化于行”是衡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准绳,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内化于心”的实践标准。

一直以来,杭州市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市民价值准则,促进杭州市民在公共文明行为方面的提升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工作,形成了独特模式,为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市民公共文明行为视角下杭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成效

公共文明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显性指标,是市民在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检视一座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杭州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调查,并将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细、落实和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2015年以来,全市上下同心协力,通过做服务和保障G20峰会的参与者、助推者和示范者,开展了系列城市文明创建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养。杭州城市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加速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为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杭州市民的公共行为文明状况,进一步增强杭州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的针对性、有效性,2014年9月—2017年12月,杭州市相关部门①具体调研由杭州委宣传部、杭州市文明办指导并委托杭州市社科院实施。相继进行了2014—2017年连续4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及市民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观测”②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项目主要由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和杭州市民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现场观测两部分工作构成。其中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主要通过分层抽样,随机入户问卷调查来完成。调查的范围是16-69岁的杭州市民(包括杭州主城区居民、城郊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2014年主城八区;2015年新增富阳区,2015-2016年调查区域为主城九区;2017年新增临安区,2017年调查区域为主城十区),发放问卷每年4000-5000份。现场观测主要通过观察市民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率来进行检测。在全市主城区(城区选择同问卷调查)市民出入频繁的各类公共场所(包括重点路口、广场、车站、地铁站、码头、公园、社区、医院、学校、文化场馆、影剧院与公交线路等)设置的现场观测点,对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公交线路和地铁线,在工作日和双休日的早上、中午和傍晚不同时间段的市民公共文明状况进行实地现场观测与数据采集。观测指标包括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和公共观赏四个方面共24个主要指标与5个非指数指标。为便于数据对比,在各方面指标内涵设计上,除根据现场观测的特点作了必要的修正外,尽可能地与问卷调查的内容相统一。参见:张祝平等著《2014-2017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018年。工作。该项具有连续性的工作较好反映了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和践行,调研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可信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用于“核心价值观测度”的系统调研。我们可以通过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综合评价指数、现场观测不文明现象总体发生率和外籍人士公共文明综合评价指数来综合考察杭州市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成效。

图1 2014-2017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综合评价指数变动趋势

图2 2015-2017年现场观测不文明现象总体发生率

图3 2014-2017年外籍人士公共文明综合评价指数变动趋势

2014年以来连续四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提升成效显著。2014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综合评价指数①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指杭州市民对自身及他人公共文明行为的评价,主要由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益服务、网络文明和国际礼仪文明7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构成(7个二级指标保持不变,45个三级指标根据每一年的实际情况略作调整)。每一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都由主评指数(主评指数是市民对自我公共文明行为的评价指数,满分为100,在指数构成中占40%)和客评指数构成(客评指数是对市民对他人的公共文明行为的评价指数,满分为100,在指数构成中占60%),主评指数和客评指数根据其权重得出综合指数。参见:张祝平等:《2014-2017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018年。为83.63,到2017年达到了84.65,总计上升了1.02。2014—2016年,指数提升较大,呈现“快速提升”的特点;2017年开始,指数提升明显放缓,进入了“平稳提升期”。现场观测显示,杭州市民的不文明现象发生率持续下降,九城区现场观测总体实际发生率2015年为3.54%,2016年为3.47%,2017年为3.34%。在杭外籍人士综合评价指数也实现了跨越式提升,2014年,外籍人士的综合评价指数为72.26,2015年为74.53,2016年达到84.79,同比2015年上升了10.26,比2014年上升了12.53。①张祝平等:《2107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16页。三大指数一致表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提升明显,表明杭州市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显著。

二、杭州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模式

(一)融入城市品牌建设,形成“价值共鸣”与“战略协同”

从城市治理尤其是城市品牌治理的视角来看,杭州一直把人的文明素质这一软实力作为重要构成要素加以考虑,从而使得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获得了战略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在2016—2017年中国城市品牌指数当中,杭州位居中国年度十强的第五位,已进入城市发展的第一方阵,成效突出。

首先,杭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城市品牌建设之中。关于城市品牌定位,杭州经历了从“人间天堂”到“生活品质之城”再到“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变迁,也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再到准确的过程。新世纪初,杭州将城市的品牌形象定位为“人间天堂”,但此定位还相对模糊;直到2007年,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成为杭州的品牌追求,至此,杭州城市发展的定位逐渐清晰。2016年G20峰会召开后,杭州进一步寻求后峰会时期杭州的品质发展,提出了“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定位。从城市品牌定位的发展可以看出,“人间天堂”着眼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殊推介,而“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是更加市民化的——注重内涵提升、以人为本;新近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则是对“生活品质之城”在时间、空间、内涵和未来等各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也更加体现了“国际视野”。“人间天堂”、“生活品质”和“世界名城”,都内涵地包括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也内在地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让城市的品牌和目标能擦得更亮,更快地实现。由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城市品牌的培育,也就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具有了战略意义。

其次,杭州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价值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同时,价值引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的路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6页。杭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建设中,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明确了城市治理的基本目标,使城市治理有了前进的方向、统一的思想,形成广泛共识,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最后,依托地方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形成“价值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杭州基于生活维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推行,把抽象的价值观阐述与形象的价值观体验相结合,使人们日常生活中找到价值认同,由此价值观获得了“可碰触性”。杭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孕育了以西湖文化、运河文化以及钱塘江文化为代表的杭州文化,丰厚的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融入贡献了丰富的生活智慧与历史经验。杭州将地方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有机结合,依托地方历史文化提炼出“我们的价值观”①2011年7月1日,在杭州市委宣传部的组织下,“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征集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经过广泛评选和完善,“民生、文明、诚信、感恩、敬业、友善、信仰、责任、崇学、爱国、务实、和谐”等12个主题活动词,绘成了杭城“我们的价值观”活动的一张清晰构图。。“我们的价值观”从本土文化内涵中汲取价值取向,与传统文化深度对接,以提升杭州生活品质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把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生活的各个细节,把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市民的社会实践。通过价值引导,增强各个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依靠各个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遵循和践行,形成“价值共鸣”,助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二)增强价值的制度认同,形成“践行价值观”共同体

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内容。“制度认同是一个人基于对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有所肯定而产生的一种政治感情上的归属感,是社会民众从内心产生的一种对制度的高度信任和肯定。”②秦国民:《政治稳定视角下制度认同的建构》,《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杭州市实施了多项文明促进条例,从约束不文明行为、提倡文明行为出发,让居民亲身感知文明成果,推动市民更加主动地坚持文明、促进文明。其主要手段为,增强价值的制度认同,努力形成“践行价值观”共同体。秦国民指出,“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各项指标中的核心变量,“只有民众形成对制度的认同,才能形成民众对制度的信赖,从而有效地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③秦国民:《政治稳定视角下制度认同的建构》,《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制度认同”的“制度”一方面是作为兜底的硬性法律制度,另一方面也包括作为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公民规约等软性制度。“制度认同内在地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价值上的肯定,二是有转化为现实行为的趋势与取向。”④秦国民:《政治稳定视角下制度认同的建构》,《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杭州努力推动“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维度从“生活认同”进一步上升到“制度认同”,促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通过增强价值的制度认同,努力形成“践行价值观”共同体,在全杭州范围内确立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和谐文明的主流文化基调,将更多的制度意识、诚信品质与契约精神融入到社会建设之中,激发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涵。

“制度化”是制度认同的必要前提,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提升与必要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法治手段,对社会价值判断进行制度引导。2016年3月1日,《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浙江省最早的“价值观入法”⑤在法学领域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法律的讨论不少;地方的实践稍稍落后于理论的研讨;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推动是在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之后。中共中央的这一文件表明,国家认识到了“价值观制度化”的重要意义。就时间而言,杭州的“制度化”实践的确具有引领性。,杭州也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的城市之一。该条例推进了杭州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规范化,是杭州文明市民的公共行为指南,深化了市民的制度价值认同。

以核心价值观及其制度化的《条例》为指引,杭州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践行价值观”共同体行动。如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网络文明”为四大文明行动方向,建立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向社会公开聘请督导员开展专项督查,加强对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三大领域的公共治理和市民教育。(1)文明交通行动。设置“路口300米严管区”,严管严治机动车违法变道、加塞等9类交通陋习;“礼让斑马线”逐步由公交车向公务车、出租车、私家车延伸,总体礼让行人率达80%以上①实际上,杭州率先推行的“斑马线礼让行人”活动,不仅收到了直接的交通安全效果,而且被广泛肯定,成为杭州城市形象和吸引力的重要内容。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对此相当肯定,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成为游客们眼中的风景”,接受采访的来自其他非礼让行人区(这占据了我国多数城市)的游客“共同的感受是感动和温暖”(叶锡挺、周一豪:《杭州的“斑马线礼让”是如何炼成的》,《青年时报》2018年10月12日)、“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成了杭州金名片”。2016年,“礼让”情况为:“在杭州市区主要道路上,斑马线前的礼让率已达93.91%,公交车“礼让斑马线”率更是高达99%。”这样的成绩首先是价值观的引领,然而制度的“加持”也不容忽视,2015年通过的《条例》明确规定,机动车驾乘人员“驾驶时不以手持方式使用电话;经过人行横道时礼让行人;不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将受到处罚,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将被记录个人信用信息”。;(2)文明旅游行动。在全市A级景区和宾馆饭店中设置文明旅游和“遵德守礼”提示牌,并开展出境旅行社文明旅游培训;(3)“文明餐桌”行动,以“不剩菜、不剩饭”为主题,对宾馆、饭店、餐馆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向全市餐饮企业发放宣传贴和桌牌15万个,对各宾馆、饭店、餐馆落实文明餐桌情况进行抽查,推进文明餐桌行动规范化、制度化;(4)建设网络文明行动。在微博、微信等多方平台进行文明宣传教育,做好网络文明传播工作。

(三)坚持契机教育与常态教育相结合,推动价值观“外化于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短期集中强化和常规细化工作慢慢培育相结合,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在推动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工作中,杭州市非常注重重大事件时期的“契机教育”和日常工作中的“常态教育”相结合。

首先,紧抓契机教育,提升核心价值观认知度与认可度。市民普遍关注的大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力巨大,不限于政治、经济层面,它也具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影响。例如,杭州充分利用过去不久的G20峰会来推进全民核心价值观建设。2016年9月4日至5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G20峰会在杭州举行。杭州市紧抓此次历史性机遇,开展了“迎接G20人人讲文明”等系列活动,重点包括(1)“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四项实践活动及其他多项主题活动;(2)在500多个路口遮阳棚②“路口遮阳棚”不太常见,是杭州交警部门设置在主干道路非机动车道口的钢架塑料棚,主要功能为遮挡夏季过于强烈的阳光,有利于行人耐心等待红绿灯。兼具一定的遮雨功能,通常春末架设,秋末收起。、2500多块公交、地铁灯箱及400余辆公交车身上投放中英双语公益广告;(3)推出《双语国际礼仪》等专题讲座和《杭州市民国际交往英语100句》教学光盘,让市民群众在国际交往中更文明。杭州市利用G20峰会契机开展的一系列文明教育活动,在继续深化核心价值观宣传、提升城市文明建设深度的基础上,拓展了文明建设的广度,将核心价值观的落地推向国际层面,让市民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一步增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当天,大篇幅报道了杭州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其次,持之以恒的常态教育,让“我们的价值观”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我们的价值观”的最终渗透,除了依赖“契机”的激发,更多地依赖“常态”的推进。杭州市通过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共鸣载体等方式,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现于行”。“常态教育”的措施包括:(1)价值观持续品牌化:深入开展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明互动向基层、向深层下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激发了诸多“最美故事”、“最美人物”,也涵盖了好家风、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华,具有促进社会价值认同的重要意义;(2)价值观广泛全民化:就全国范围看,精神文明建设大多都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文明发展不均衡,各年龄段文明发展不均衡以及不同知识水平市民之间的文明发展不均衡。针对这一现状,杭州市多层次、多面向、多群体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从城乡方面平衡了市民的文化素养,从青少年教育方面提升了未来市民的文明素质,总体基调始终保持、统一在提高市民整体理想价值认同上;(3)价值观具体化:杭州市围绕“中国梦”、“最美风尚”和节俭养德、文明出行等主题,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与重点环节入手,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养。这些具体化措施,对于公众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观作用显著;(4)价值观“基层化”:核心价值观难就难在落地,落地难就难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杭州通过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公园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通过“种文化”、“我们的节日”、“好家风”等活动,推动各个乡镇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通过“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模式,以文化帮扶、物资扶持、技术培训、捐献图书等多种形式,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共同发展;(5)价值观“青年优先”:青年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关注,杭州市注重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开展了“深化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实践”、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完善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阵地建设,以文明为导向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坚持不懈的常态教育,进一步扩大了“我们的价值观”的普遍认同。

三、杭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杭州市一直秉承这样的认识:只有群众真正认可的价值观才是“我们的价值观”,只有群众广泛践行的价值观才是“核心价值观”。数据显示,杭州的相关实践整体是成功的。我们对杭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经验总结与理论反思。

(1)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滋养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引领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滋养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引领作用。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所在,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①这种一致性是内在且充分的,如诚信、敬业、爱国等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都有丰富的体现:“子曰:‘民无信不立’。是以至诚则神生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国各地都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无限的滋养。这种浸润和滋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公众的价值倾向,使得公众更加易于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杭州深厚久远的人文积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杭州市注重将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感召全社会。其次,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基本原理说明了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社会机理与价值取向及其合理性,保证了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也强调了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尤为重要的是,基本原理补充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现代性”要素,如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导致了我们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王权多,而讲“民主”、“自由”、“平等”的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中国的实践则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并弥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然而“民主”、“自由”、“平等”也是当今健康而有活力的现代社会所呼唤、所需要的。只有实现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的统一,才能实现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才能实现发展与共享的统一,也更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刚性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基本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效力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制度设计。制度化是价值观的制度引导,法律法规在社会公共领域具有强大约束力,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重要保障和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践行,离不开感性制度的保驾护航。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修正案,这极大地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相当于以法制形式确认了全国人民所应奉行的“价值观公约数”;而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立法修法规划及其展开,更多法治实践将注入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缺乏价值内核的支撑就难言良法、难图善治;若脱离了现代法治语境,道德也难以落地,价值观难以施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其“落细、落小、落实”,从脑中的观念、心中的价值变成法治的依据、行动的准绳,是眼下最紧要的任务。制度层面,在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的各个环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是加强价值观制度保障的必要举措。

(3)融入日常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根本保障

融入日常是杭州“价值观落地”的另一重要经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日常生活受什么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转变。马克思指出,环境是人改变的,但环境也能改变人。因为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下,杭州市近年来催生了礼让斑马线、共享流动图书馆等诸多案例和品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化,应营造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的文明环境。以杭州“礼让斑马线”为例,经过长期引领、培育和呵护,“礼让行人”逐渐成为了车辆驾驶员无需提醒的自觉行动,而这一长期形成的文明环境又反哺广大行人达成了斑马线前“快走”的默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营造了杭州的“斑马线文明”。文明的社会环境需要长期经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市民在耳濡目染中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想信念来追求、作为品德修养来锤炼、作为行为准则来恪守。

四、反思: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差距”及其突破

在实际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杭州——可能跟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将“认知”转化为“实践”,从“内化于心”走向“外现于形”;毕竟,知行合一最见真功。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实——因而也是理论问题,在于,在当今实际上的“市民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普通公民的意义具体如何体现?“提高了思想境界”、“提高了经济水平”还是什么?——实际上,如果不能有效体现其直接或间接的“效益”,那么核心价值观的广泛推广终究将是一种政府行政主导的“一厢情愿”;很可能政治正确、热热闹闹、一本正经、一哄而散——这是诸多学者批评的某些政府主导的“宣讲项目”的常态。①尽管这样的严厉批评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文化宣传的同行之间很少进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普通公众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也都不会这样批评。“核心价值观”的宣贯如何才能取得实效,不落窠臼?

实际上,推进核心价值观践行面临着“银行家困境”与“信任困境”。银行家困境是指,最需要贷款的那部分穷人始终得不到贷款(因为穷人缺乏必要的信用证明和财力支持,银行不乐意放贷给他们;但他们是最需要融资以启动最基本的生存项目的),这会导致部分公众陷入“自反的陷阱”。特定的信息获取途径影响到了公众对于专家的信任,而公众对于专家的不信任又促使他们更多地获取那些途径的信息。②郭喨,张学义:《 “专家信任”及其重建策略:一项实证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年第4期。对于那些最需要核心价值浸润的群体而言,他们却最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即“可获得性”),他们缺乏经常接触核心价值观的各类通道、信任并体验核心价值观的时间精力,以至于他们可能对于“送上门来的价值观”视而不见并直接践行自己的旧有的价值观。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的群体,直接的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并不是最有效、有益的方案,再多的宣讲或许也无助于这样极少一部分人(比如,可能为人群总数5%左右的人)的认知与践行——“有心栽树树难成”;然而,这部分人却可能由于另一项宏大工程——“精准扶贫”的推广或者“危房改造”的实施,而忽然真正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并产生一种内在的亲切感——“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合理推测,公众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al economic status)对公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践行具有重要影响,继而通过对一个个个体的影响而影响到整个区域(例如,杭州不同区域的践行情况就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当然,这一合理推测也需要实证数据的进一步验证。这实际上是社会科学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可能经常要面对的一种超越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本身的困难,此困难展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仅仅是一个部分、一个行业所能独力胜任的。而且,就一般意义而言,一些针对目标的直接行动有助于核心价值观在杭州、在浙江和全国的培育和践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群体而言,看似无直接关联的“精准扶贫”等旨在改善其经济状况的举措却将对其价值观和行为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就总体而言,我们既要信心满满地努力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入法、落地、进心里,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到我们能力的边界与“绩效的极限”,只有秉持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将核心价值观推向前进——这正是“杭州模式”的核心精髓。

猜你喜欢

市民杭州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杭州院子
杭州旧影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