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根基与理论创新*

2019-03-11

观察与思考 2019年4期
关键词:发展

吴 兆 雪 朱 国 华

提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系统总结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轨迹;作为世界社会主义第五次飞跃的“中国模式”发展指南,科学描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指导思想,充实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方面,纵向上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应用,横向上有人类终极关怀的倡导和贡献。“两山”理论再次实现了天人关系的一体化,世界科技强国思想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升级到“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认识水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准把握“改革”与“开放”,完整描绘“复兴”与“梦想”,持续深入探索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等“三个规律”;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高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注当前中国发展历史向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代替“多极化政治格局”确定未来全球治理方案。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带来了希望;20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为科学社会主义保留了生机;21世纪初期,世界社会主义勃兴正在迎来第五次飞跃①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四次飞跃的描述,分别为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的“从空想到科学”、以十月革命为标志的“从理论到实践”、以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为标志的“从一国到多国”、以华约成立为标志的“从散落到两极”,而随着“中国模式”的国际吸引力日渐增强,社会主义再次被世界多国广大民众讨论接受,以新时代为标志的“从低潮到复兴”将成为第五次飞跃。。从理论创新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创新探索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第二次理论创新摸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次理论创新追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分别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也是重塑全球治理体系中国角色、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格局的中国方案,更是世界社会主义推动和平发展与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宣言。在本体论上,强调对世界认知的探索和合理运用,推动探月工程和量子科技,注重基础研究与核心科技,突出世界科技强国定位;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提出“两山”理论,将自然资源、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纳入同尺度、同标准、同进度的动态均衡发展实践之中。在认识论上,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等“三个规律”,系统总结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作为人类社会主义第五次飞跃的“中国模式”发展指南,科学描述了社会主义发展一般规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指导思想,充实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历史观上,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高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确立当前中国发展历史向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代替“多极化政治格局”确定未来全球治理方案。

一、本体论:绿水青山与世界科技强国并驾齐驱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山理论”的提出,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融为一体,将天人关系提升到人类社会形态的实践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清了发展思路,延伸了发展空间和时间;将生态治理提高到文明兴衰的历史哲学高度,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型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升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两山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的同向度

“两山”即“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分别代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实力迅猛提升和全球治理体系局势变化,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逐渐由自然观走向历史观,逐渐由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发展问题转向生态文明问题、历史形态问题,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合历史性与合逻辑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生存向度与精神家园的统一 。①刘晓勇:《习近平“两山”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学术前沿》,2018年第6期。

一是强调生态治理与文明兴衰同向度。生态问题表现为自然资源的人为开发与治理,反映的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及其延续的生命力。习近平同志明确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部分,特别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而中华文明一直倡导天人合一,善待自然;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新时代,共建美丽中国,共创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

二是强调富强方式与发展方式的同向度。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同时彰显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转变,中国先后通过自然资源、工业化、资本引进、技术升级、科技创新等方式实现富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路径被解读为“中国模式”。未来将以创新驱动发展方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已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即前行压力交错关键期、优美生态建设攻坚期、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窗口期。生态环境将作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内涵之一,生态文明将成为中国富强、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容之一。

三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同向度。自然天然存在,但自然也因人而存在;在天然自然循环中,实现的是自然共生;在人化自然中,追求的是和谐共生。习近平同志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也是生命共同体。”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这就从理论认识上统一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同向度即未来发展上并非只要金山银山,亦非只要绿水青山,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不再以耗损基础性生态环境资源为付出,生态保护也不再以迟滞经济发展为保障。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总结,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体论的理论创新。

(二)世界科技强国思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坐标

在改造世界上,人类社会先后经历游牧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科技时代,生产工具的变革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带来了文明形态的发展;正如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科技已经并将继续支撑未来社会发展进步,与资本、土地、资源、人力等一并构筑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中国也较早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形成科技卫国思想、科技兴国思想、科技大国思想、科技强国思想和世界科技强国思想;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浪潮,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改革与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社会进步、文明进步。

一是以中国制造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转型。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全球产业链重塑重组加快、第四次工业革命竞争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科技瓶颈突破与全面创新正在成为角逐全球治理体系主导权的国运之争。美国推出以互联网工业引领产业链的“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推行以智能工业为先驱实现超越工业发展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三大历史阶段而率先进入工业智能化阶段的工业4.0战略;日本推出以机器人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物联网体系改造人类生产方式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国则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契机,统筹“中国制造”每十年一个战略升级,现代工业体系整体转向创新驱动,建成生产与创新并重型国家。习近平同志对科技助推中国制造战略和创新型国家转型寄予厚望,以科技前沿引领发展方向,以历史使命肩负民族重任,加速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二是深化改革与创新释放民族复兴动力。在推动发展、打造世界科技强国方面,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②正楷:《两个“第一”引发的思考》,《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9月18日。,将创新列为继科技、资本、资源、土地之后又一大发展动力,且作为第一动力。新时代,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空前密集,以火星探测、探月工程、量子工程等新一代空间科学技术加速突破,以人工智能、5G网络、区块链、物联网等为新一代信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基因编辑、脑科学计划、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行业融合、产业融合、技术融合带来大量前沿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科技创新是中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创新,习近平同志更加强调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理念创新、系统创新,因为科学技术创新和深化改革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深远影响人类发展未来,深度影响世界历史走向。

三是世界创新合作共赢的中国智慧。人类社会发展就是认识世界的进程、解释世界的历程、改造世界的过程,其中不同国家民族在把握生产方式转变上角色不同、地位不同、命运不同。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①《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人民网,2018年8月21日。,制度创新要改革科技体制,激发创新活力,冲破思想障碍,破除制度壁垒;科技创新要依靠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深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在全球共同治理中,谋求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让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为全人类服务。这种高瞻远瞩的世界观和全球视野的价值观,倡导国际合作、利益共享、发展共赢而非科技竞赛、科技垄断、科技霸权,不仅仅是中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指导思想,更是未来世界观的中国方案。

世界科技强国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认识世界的进程、解释世界的历程、改造世界的过程的理论总结,其中创新代替科技成为世界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未来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既是中国走进全球科技治理版图中心的鲜明旗帜,也是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理念的方向指引。

二、认识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三个规律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先后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不断深化三个规律的认识,探索实践并总结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也曾经存在“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历经“何时能建成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在改革开放时期尚涌动“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在新世纪也面临“发展社会主义”的艰难时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民族复兴的旗帜,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最大亮点,成为世界各国借鉴学习的“中国模式”,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有了更加深厚的积淀和理论升华,尤其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深化三个规律认识。

(一)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面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面临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面向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弊端,中国共产党执政如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直是三个规律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进一步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全面从严治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现代政党既要肩负民族国家发展的导向引航,也要接受人民群众的追求向往,但往往同时受到利益集团、权贵阶层、政治精英、团体组织等多重牵绊,不论是非竞争性一党制、轮流执政的两党制,还是竞争性多党制,均遭遇政治局势动荡、决策低效掣肘、金钱政治侵蚀、民粹主义冲击等全方位严重考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政治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夯实了民意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史观,将人民镌刻在旗帜上,从“为人民服务”“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人民拥护赞成高兴答应”“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以人民为中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唤醒了“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党性认识。习近平同志多次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7年8月3日。

二是积极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对现代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党政关系规范化,推动“管制”“管理”向“治理”“服务”转变,彻底扭转“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倾向,尤其是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党的领导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稳步提升执政科学化水平、民主化水平、法治化水平,既是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主动现代化,也是自下而上的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稳步民主的被动现代化,需要通过党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让中央、省、县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国家权力,让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更好融合,让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更好发挥作用。

三是勇于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每个政党都是有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曾经是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而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历史使命是民族复兴。从世界格局来看,中国日益临近全球治理体系中心,习近平同志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被联合国广泛认可,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理念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和赞扬。从区域热点来看,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时隐时现,领土争端、文化冲突、历史积怨纠缠不清,军事炒作、恐怖主义、局部战争忽高忽低,营造和平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遭遇各种主客观因素袭扰甚至利益筹码交换;而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是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也为沿线国家带来切切实实的发展红利。从国内发展形势看,全球产业链被迫跨界融合再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被迫提速,世界级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显著加速,“双创”经济全面开花,简政放权稳步推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速稳健运行态势良好,民族复兴近在咫尺,而历史使命更需责任担当。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的清醒认识,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发展完善,而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的觉悟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国家治理的领导核心、民族复兴的领路人。

(二)深化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社会主义五百年,记录了从“遗世空想”到“公社实验”、从“欧洲幽灵”到“一声炮响”、从“星星之火”到“五星红旗”、从“苏联解体”到“中国模式”,世界社会主义依然有古、越、朝、老的坚持创新、民主社会主义(欧洲)、苏联式科学社会主义(非洲安哥拉)、基督教社会主义(南美洲)、民族社会主义(南美洲)、尼泊尔社会主义、摩尔多瓦新型社会主义等探索实践;在科学社会主义继承发展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四个自信”为探索和践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坚持道路自信。空想社会主义就是针对资本主义弊端而诞生的新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从此社会主义成为一种道路。道路关乎国家前途,关乎人民命运;中国共产党对选择的发展道路高度自信、充分肯定,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就义无反顾地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再到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新的征程,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以及新时代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苦难时代,到落后时代,到追赶时代,再到引领时代,完全得益于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道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多难兴邦的警醒,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落后挨打、艰苦奋斗的觉醒,更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唤醒,是新时代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坚守坚持和高度肯定。

二是坚持理论自信。自《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70余年,在人类思想史上少有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如此深刻的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思想学说;更少有如此贴近人类终极关怀和人的解放命题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即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来自从巴黎公社到苏维埃俄国,发自中国革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写在旗帜上不仅仅有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还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信。2018年,中共中央隆重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纪念马克思既是对历史上最伟大思想家表示崇高敬意,也是向世界和历史宣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①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三是坚持制度自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既是民族交往融合的历史,也是人口迁移消长的历史;既是技术发现发展的历史,也是改造生活的历史;既是文化产生消亡的历史,也是国家兴衰的历史,贯穿于其间的是制度,以制度的形式串联人口、资源、技术、文化,形成政治组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不仅是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自信,也是对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自信;既是对当前发展状况的自信,也是对未来世界格局的自信。中国建立的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是经过历史检验、经过人民选择、经过时间考验的最适合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最优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将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夯实制度保障。

四是坚持文化自信。文化是国家硬实力的延伸,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国家富强进步,文化必然繁荣昌盛。当前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政治长期稳定有序,社会长期和谐安定,人民更加富足安康,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追求独立富强的革命文化,融汇于中国革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历史探索中。越是富强,中国人民越能够感受到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越是民主,中国人民越能够体验到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越是发展,中国人民越能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将人生追求融于“为人民服务”的无限奋斗中,融于一代代共产党员的血液中,融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正是这种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国为民的精神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

2016年7月,习近平同志首次完整提出“四个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总结;道路自信是对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的高度自信;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旗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定信仰;制度自信是对社会主义五百年和中国近代百年历史正确选择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是对五千年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长期坚守;“四个自信”既是在中国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经验教训中抉择的,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充实和完备。

(三)深化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浩浩汤汤,人类生生不息,马克思主义坚信历史是不断演化的、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完善的、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形态是生产方式由初级向高级进阶的过程,是生产关系由野蛮向文明演化的进程,是由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社会形态、封建制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形态(帝国主义)逐渐向共产主义形态发展的历程。

一是坚持一般规律与特殊国情相统一。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既要深刻理解马克思“发达国家同时革命论”、列宁“一国首先胜利论”、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逻辑构建,也要深入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分析的现象、解决的问题。既要看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政治制度上的尝试和努力,更要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民主革命阶段、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改革开放阶段等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单纯“卡夫丁峡谷”的跨越,也不是考茨基“社会主义早产论”的歪曲理解,而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与中国近现代以来特殊国情相统一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义。

二是坚持发展规律与特殊阶段相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既受限于生产方式的进步,也受限于思维方式的变革,同时受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国家、不同地理区域的人口、自然资源、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规律。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改革中经历的经验教训、取得的发展成果既与发展规律密切相关,也与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权的稳定、发展的需求成为首要选择;改革开放之初,追赶发展的急切、摆脱贫困的紧迫成为首要问题;新时代以来,民族复兴的重任、全球治理的责任成为中国担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将中国从一个百废待兴的状态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是客观适应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施行不同的发展政策,整体上适应了发展规律。

三是坚持国际化规律与全球化冲突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快速全球扩张的历史阶段诞生,对人类社会国家交往日益密切和全球治理提出了理论预判;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冲突进行了深刻分析;数百年来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军事冲突、全球霸权无不印证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全球化冲突的预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化解全球化冲突。在“逆全球化”“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汹涌澎湃之际,中国坚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历史反动力量,跳出新兴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修昔底德陷阱”,跳出逃避国际责任的“金德尔伯格陷阱”;中国坚定认同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渐次取代孤立化的民族历史,坚持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充分利用全球化推动共同发展。

民族复兴的信心源自发展,快速发展的信心源自理论,源自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认识世界、分析局势、把握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就是以“四个全面”战略不断深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三、历史观: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胸怀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史观,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阶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高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注当前中国发展历史向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代替“多极化政治格局”确定未来全球治理方案;不仅将历史视野从国家发展提升到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更从民族国家发展提升到人类命运的历史深度,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继承和发扬的历史胸怀。

(一)以人民为主体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重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目标,时刻牢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始终站稳人民群众立场,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一是时刻牢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体为人民民主专政。这从根本上确立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从方向上把关系国计民生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作为首要考量,从导向上把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焦点,从机制上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作用发挥的最高决策机构,让人民群众参与民族复兴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共承主体地位。中国政治制度设计,较好地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以人大代表制度为核心的国家政权建构,以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为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形式,以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聚居区域行使自治权的重要补充,以基层社会自治制度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

除了政权组织形式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外,社会发展取向也充分体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充分体现在阶级性上,始终代表着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尤其是在新时代,不断朝向美好生活的奋斗方向,不断指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热切期盼,不断迈向实现人民群众对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望。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细化“三步走”发展战略,让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历史洪流中彰显主体地位。

二是始终站稳人民群众立场。马克思主义首次科学地解释了“现实的人”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严密地批判了“绝对精神”主宰历史发展方向的观点,扭转了历史观领域长期一观独大的局面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0-135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史观,始终站稳人民群众立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在中国革命阶段,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人民群众是广大的建设者;在改革开放阶段,人民群众是改革的践行者;在新时代,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民族复兴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想,也是人民的梦想,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出历史伟业。

一方面,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发展阶段才取得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集思广益、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和艰苦奋斗的结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党的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的艰辛付出,是数以亿计追梦人最真实的逐梦结晶。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获得更加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需要确立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新的发展任务,凝聚新的发展动力,汇集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三是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生产资料归统治阶级占有是阶级社会的基本规律,而马克思率先科学地揭示了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的历史规律,进而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预测生产资料可以由“共同联合体”共同占有,由社会管理机构代表人民分配和管理,使劳动者与联合体共同创造社会财富,共享劳动成果,反映人民利益诉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就是一部代表和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人民共享独立富强民主自由的发展史。20世纪中期,新中国一贫如洗、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愈加明显,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愈发制度生命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球治理参与日盛,中国模式吸引日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目标。共享发展成果,增进人民福祉,不仅仅是让全体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也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人民谋福利,为世界各国谋发展,让全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充分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胸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格局。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住群众史观,精准理解和运用群众路线,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敢于担当,才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实践,才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融于中国发展实践,才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继续实现民族复兴夯实了坚实的群众基石。

(二)当前中国发展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建立新中国,中国进入新时期;改革开放,中国进入新阶段;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进入新世纪;而今正是实现民族复兴之际,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当前中国发展的历史向度,直接体现于“三个意味着”,即自身发展方面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高潮,世界治理方面实现了“中国方案”对世界多数国家的吸引借鉴;直接表现在“三个转变”,即党和国家历史使命的转变、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转变。①李春华:《习近平科学判断历史方位思想的哲学意蕴》,《北方论丛》,2018年第5期。

一是党和国家历史使命的转变。近代以来,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国家,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风雨飘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先后经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终于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迅速维持秩序、整顿经济,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转变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先后通过土地革命、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三大改造等,于1956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是扭转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局面,开启改革开放,随后中国进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健中速运行,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

二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变。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华民族的尖锐矛盾,残余封建主义同广大人民的尖锐矛盾是近代中国主要矛盾。1948年 “九月会议”认为,新中国成立后资本主义(资本家和富农)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为党和国家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了科学判断。社会主义改造大致完成,中共八大明确:“国内的主要矛盾,工业化与农业化矛盾,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矛盾。”改革开放以后,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当前中国主要矛盾明确:“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经过长期努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新时代主要矛盾是:“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

三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转变。鸦片战争肇始,中国开始沦为世界格局的边缘和底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作为协约国和战胜国却被再次宰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将中国推向帝国主义瓜分的对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发生的抗日战争,美苏英三大巨头各自划分势力范围,缔结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世界两极政治格局埋下了隐患。随着苏联解体和两大阵营的对峙瓦解,世界多极化态势日益明显,中国顺应国际形势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关键举措,在世界格局中逐渐成长为维护和平的重要一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历极不平凡的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历经挑战而获得重大进展,中国日益走进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心,话语权、影响力、亲和力等软实力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更加坚实。

(三)未来全球治理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历史观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为中国未来发展定向,更为未来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定位,同时为未来全球治理体系提供最佳治理方案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历史认知、历史情怀和历史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尚品格,为当代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是构建合作共赢的经贸关系。世界多极化格局以来,新兴经济体逐渐壮大,G7/G8逐渐向更加包容的G20过渡,大多数国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都进入世界经济前20名;部分不发达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摩洛哥等也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了进一步畅通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合作共赢的经贸关系,打造经济共同体,至今已经吸纳122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深度参与其中。在逆全球化思潮此起彼伏的国际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是合作共赢的经济关系。

二是构建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中国的发展理念是合作共赢,在全球化历史背景下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早在1953年,中国就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维护世界各国之间平等交流交往。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沿线国家串联成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与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0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亚欧非、拉美、大洋洲。同时,积极与欧盟“容克计划”、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发展之路”、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波兰“琥珀之路”等发展计划进行深度对接,以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协同推进,不但建立健全日益牢固的经济共同体,而且保持友好安全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构建包容的文明文化交流。人类和平共处与文明冲突并存,但中国一直坚持倡导构建包容的国际氛围和文明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同其他国家文化互动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兼容并蓄、和谐共存、荣辱与共。截至2018年4月,中国与61个“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共建1023对友好城市,占中国对外友好城市总量的40.18%。仅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6000万人次,比2012年出境人数和入境人数分别增加2.6倍和2.3倍。①《数说“一带一路”共享文明成果》,中华网,2019年4月14日。2017年初,文化部公开阐述了《“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支持“丝绸之路文化之旅”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使者”计划、“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计划等增进文化交流的重点品牌项目,为持续稳定构建包容的文明文化交流奠定扎实基础。

四是构建安全的国际局势。当今世界格局面临公共国际责任逃脱、逆全球化抬头、局部热点地区冲突不断、恐怖威胁等多重挑战,国际秩序变革乱而有向,全球治理体系深度调整,构建更加稳定安全的国际环境成为未来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任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协调国际政治关系和经济利益、由对立转向合作、由对抗转向对话、由自利转向互利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尤其是国际恐怖主义蔓延、经济全球化严重不均、第四次科技革命壁垒等影响国际安全稳定的因素,可能加重甚至带来严重后果。“世界将向何处去”正在成为各国无法回避的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不但是体现中国信心的“中国方案”,也是肩负国际责任的中国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党章,已经明确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定为处理对外关系工作的方针,中国将继续履行国际义务,为构建更加安全的国际局势和更加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发展
张丽敏:传承路上求新求变求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2021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办
印刷术的发展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