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财务共享下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

2019-05-15陈秀红

财会学习 2019年13期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共享财务管理

陈秀红

摘要: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兴理念,在部分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促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本文针对财务共享下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发生的变化,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升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财务共享;集团企业;财务管理

这几年,我国集团企业规模持续扩大,组织结构日益复杂,由此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不断提升,财务管理难度不断增加,甚至出现管理效率低下、信息失真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合理运用财务共享模式能够缓解这一现状,通过业务整合和流程规范,采取精细化、集中化的管理模式,进而提升集团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与效率,促进集团企业的发展。

一、概述财务共享下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发生的变化

所谓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创造价值为目的,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处于财务共享背景下,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集团企业业务处理模式发生改变

传统的集团财务主要通过报表传递的形式进行事后管理,对下属单位的日常业务关注较少,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下属财务人员的汇报内容及频率,未能从集团财务层面进行有效统筹与规划。采取财务共享模式,集团企业财务应调整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成立共享服务中心,树立起专业高效的工作目标,兼顾服务与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发展。共享服务中心作为集团企业中一个特设部门,在集团内部推行标准化工作,规范流程统一标准,集中核算与管理,改善业务处理质量和效率,确保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可靠。

(二)集团企业财务职能发生变化

在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层面,合理运用共享服务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改革。企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战略目标设置财务管理目标,细化目标的实施策略,为下属公司分配相应的任务,同时关注与评价下属公司的经营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共享中心职能区别于下属财务职能。共享中心旨在专业化基础上提高效率,同时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集合信息后在集团层面进行财务分析、决策支持工作;下属财务除进行必要的资料收集之外要深入业务现场,密切联结财务与业务,成为会核算懂业务的新型财务人员。

(三)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分工发生变化

处于财务共享下,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细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凸显了财务管理人员的价值。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各种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识别规避并控制风险。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要善于加工处理财务数据,懂得如何提取有效信息,一旦发现各种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运行与持续发展。

二、分析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难题

(一)集团企业缺少财务共享核心目标

处于信息化技术时代当中,集团企业的发展过于追求效率与速度,使其经常会忽略财务共享核心目标的树立,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层面中出现迷失方向的情况。部分集团企业缺乏专业化的财务共享人才,只选择构建财务团队,并未立足于财务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人才招纳。与此同时,缺乏财务共享核心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便缺乏必要的监督,使得财务管理共享模式的应用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缺乏规范化的程序

大多数集团企业在应用财务共享模式之前,对于模式应用的框架设计较为简单,并未对财务共享流程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导致集团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中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而不是按照财务共享理念进行统一落实的,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由于财务共享模式缺乏规范化流程,极有可能为一些不法分子留下贪污腐败的漏洞,造成集团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三)集团企业缺少财务共享意识

现阶段,由于集团企业具备层级复杂、规模庞大的特征,集团领导人员缺少精力与时间,工作任务布置给下属部门却没能进行必要的指导复核。如果集团企业缺乏财务共享意识,没有全局意识,下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将受到直接的影响,甚至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导致财务共享模式成为一种形式或者摆设。

(四)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财务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引入日常财务工作,让财务人员从简单、机械的日常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数据表象深入到业务实质,进行财务分析,参与并完成决策支持工作。目前单一企业的财务核算基本通过财务软件来完成,但是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工作无论在软件适用、流程规范、系统集成等方面都相对不足。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个逐步推广的新事物,尽管已经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但目前探索并应用成功的并不多见,而且大部分范例还处于高科技软件行业。对于一般的集团企业而言,引入并建设一个兼容性强、流程标准的集成信息平台还任重道远。

三、财务共享背景下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有效策略

(一)明确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基本发展目标

集团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起财务共享核心目标,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及人员配备,将集团企业内各业务单位同质化的、重复性的业务由分散转变为集中处理,进行集约化管理,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不断提升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与此同时,借助于财务共享模式核心目标的确立,能够促进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更加规范与合理。由此可见,财务共享模式目标的树立,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

(二)合理规范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核心流程

若想确保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规范化发展,集团可以成立专业化的项目組,讨论与研究财务共享的核心流程,制定出适宜的实施方案。与此同时,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时应及时与高层管理人员与执行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按照财务共享模式来安排相关责任人,以便于对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及时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创新集团企业财务管理观念与意识

集团企业的领导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在集团内部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加强财务共享理念的宣传,将共享意识渗透到每个财务管理人员的头脑中,为财务管理营造出良好的财务共享氛围。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转变财务理念,掌握财务共享相关知识,进而为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奉献自身的力量。此外,企业可以将财务共享模式与财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结合,以便于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探索并建设适宜的财务共享信息平台

财务共享中心是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新事物,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所有一切的前提是集团企业内部探索并建设了一个适宜的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能够有效分离或整合各个业务单元、核算主体的数据,实现信息集成,建立财务一体化信息流程。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引入他人的经验教训,也可以沉下心来培养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强化企业内部的财会管理模式与结算模式,或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议之路。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处于财务共享市场背景下,合理借助于共享模式不仅促进了集团企业的深化变化,同时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故此,企业应该勇于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采取新观念、新技术来促进财务管理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同时调整企业内部组织架构、配置专业人员以及创新管理模式等,从多个方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趋于科学化与客观化,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海涛,董莉平,刘云芝.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探究[J].财会通讯,2013 (32).

[2]陈勇,陈波,朱丽.资金集中管控的兼容性思考[J].财会月刊,2014 (2).

[3]张洁.浅谈企业财务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8 (24).

[4]相成.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思考[J].辽宁经济,2018 (07).

猜你喜欢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新时期集团型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初探
当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中问题与对策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