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研究

2019-05-15孙希国

社会科学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施用量生态农业顾客

孙希国

(辽东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一、我国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0年以后,我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较快,2000年、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7942 元、59660元,增长 7.52 倍。2000年、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分别为 426.6 元、913 元,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 4.9%。最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1]。

最近几年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生物共生、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物质多重利用等模式得到有效推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农药化肥使用量逐渐减少,无公害农产品逐渐增多,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环境、资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农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乡村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水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乡村旅游规划、开发、运营等各个环节,要兼顾生态农业的发展,用长远的眼光经营乡村旅游业,促进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找到适合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二、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为乡村旅游文化、乡村旅游营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方法从定性分析更多地向定量分析进行转变,数理统计、因子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广泛应用,实证研究越来越多。Maude 等人以英国农场为研究对象,对英国乡村旅游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受到城市人群的欢迎,有利于缓解城市紧张生活带来的压力,但乡村旅游影响了农场生活的宁静,不利于保护农场主个人生活隐私。Beeton 以澳大利亚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强调营销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意义[2]。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Lane 的研究较为详细,他首先肯定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指出乡村旅游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从乡村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综合平衡、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协调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是基于国外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前期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乡村旅游的开发等方面,近几年的研究重点在乡村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定量分析等方面。兰艳以广西生态农业旅游为对象进行研究,在分析广西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建立监督机制、开发特色产品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3]。张达华研究重点是乡村旅游业的环境保护,认为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城市人群到农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通过扩大乡村旅游规模提高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乌恩认为乡村旅游是沟通城乡的桥梁,乡村独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条件是城市所欠缺的,利用乡村田园风光、风俗民情、休闲娱乐等优势吸引城市人群光顾,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张威以湖北省咸宁市为对象进行研究,对咸宁市的生态农业空间差异进行研究,收集有关数据,运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指出咸宁市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魏爱丽以宁夏生态农业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宁夏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收集宁夏2006年至2012年生态农业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数、居民人均花费、服务设施、交通运输等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找出影响宁夏生态农业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宁夏生态农业旅游的政策建议[4]。

三、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过度开发,资源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农业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个别乡村旅游项目与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乡村旅游在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没有兼顾生态农业的发展,食宿过程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水资源浪费严重、顾客不愿采用徒步旅行、旅游购物中过度包装现象普遍……2017年,我国土壤侵蚀面积295 万平方千米,2591 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中较差的有341 个、差的有26 个,对全国324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昼夜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中,等效声级平均值67.1Db(A)。

2000年、2017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分别为 53820.3 千公顷、67815.6 千公顷,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我国耕地灌溉面积稳步增长[5]。2000年、2017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分别为 4146.4 万吨、5859.4 万吨,2015年化肥施用量最高,达到 6022.6 万吨。通过对我国 2000年至 2017年耕地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复合肥施用量进行统计,汇总如下(见表1):

表1 耕地灌溉面积和农用化肥施用量

图1显示了各种肥料占化肥施用总量百分比逐年变化趋势图,2000年至2017年,钾肥施用量变化很小,基本保持在10%左右,磷肥施用量稍有下降,氮肥施用量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复合肥施用量逐年上升,2017年,复合肥和氮肥施用量所占比例基本相同,未来复合肥施用量比重有望超过氮肥比重。

图1 各种肥料占化肥施用总量百分比变化趋势图

(二)乡村旅游缺乏特色,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景点缺乏特色、缺乏创新、跟风模仿、无序发展、恶性竞争。在运营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够,乡村旅游的影响力有限,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很多景点都开发农家乐、产品采摘、休闲观光等项目,容易让顾客产生视觉疲劳,削弱了乡村旅游项目对顾客的吸引力。2017年我国乡村旅游中交通费、餐饮费占比较高,分别为28.9%、27.6%,其次是购物费25.2%,住宿费12.3%。2017年乡村旅游的收入主要依靠节假日的收入,约占全年总收入的43%,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方式,顾客大多数来自周边市区,吸引全国各地顾客的力度不够,除了个别有名的乡村景点之外,大部分的乡村旅游顾客主要以当地城市居民为主,短途自驾游是乡村旅游的主力军。

2000年至今,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油料作物的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9.85%下降到2017年的7.95%,油料、棉花、糖类种植比例有所下降,蔬菜、瓜果的种植比例逐步增加,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乡村旅游没有充分挖掘农作物的资源优势,没有形成自己的农作物品牌,生态农业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统计如下(见表2):

表2 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位:%)

(三)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旅游的道路、交通、水利、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设施的完善,对于提高顾客满意度非常关键。我国很多乡村的道路、交通、水利设施设备不够完善,农产品的灌溉、运输受到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降低了绿色农产品的竞争力。高素质人才对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农村收入较低,很多涉农人才不愿回农村工作,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的发展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制约着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2016年我国旅游业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达 474.5 万人次,比 2015年减少 0.9 万人次,降低 0.2%[6]。2017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5.77 亿人,约占总人口的42%,农民工大约2.87 亿,参与培训的农村人口比例很低,不利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7]。

(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潜力挖掘不够

营销有助于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产品知名度,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8]。我国很多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营销的重视力度不够,不愿在宣传上投入过多资金,特色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较弱,制约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在宣传力度上也不够,乡村旅游的影响力较小,难以吸引外地顾客前来参观。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在营销方面要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借助各种媒体和平台,扩大生态农产品、乡村旅游项目的影响力[9]。

2000年至今,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国内旅游收入从2001年的3522.4 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5660.7 亿元,对应的国内游客数量从784 百万人次增加到5000 百万人次,游客数量的大量增加促进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乡村旅游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速度,2001年至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总花费、国内游客数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旅游数据如下(见表3):

表3 国内旅游花费、国内游客数量统计

图2是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逐年变化趋势图,2010年之前,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多于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从2011年之后,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超过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10]。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增长加快,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数量增长缓慢,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1]。这种趋势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是主要原因,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城镇居民国内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

图2 国内游客数量变化趋势图

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一)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

全国各地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顾客前来参观[12]。在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要从食、住、行、娱、购等方面加强引导,使顾客充分体验乡村旅游的休闲、娱乐、健身等项目,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环城市区域的乡村旅游项目,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开发环城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自然资源较好的乡村,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娱乐小镇、田园风光等“旅游+农业”产品组合,促进农产品加工、农村餐饮、民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13]。充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民间传统艺术开发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运营过程中,民俗文化和旅游经济效益要充分结合,在保护民俗文化、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进行合理开发,注重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4]。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谢湖有机茶果观光基地是以水果为特色的示范基地,谢湖村以樱桃为主要产品,附加蓝莓、风水梨、凯特杏等特色品种,吸引全国顾客前来赏花、摘果、娱乐,15000 亩大樱桃园是基地主要观光旅游项目,谢湖村充分挖掘游山玩水、赏花采果、休闲品茶等资源,不断完善基地的特色美食、风情民宿等服务项目,提高顾客满意度[15]。

(二)乡村旅游要和生态农业协同发展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农村环境的保护,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要兼顾农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从生态农业的规划、开发等各个环节注重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6]。通过无公害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作物,在农作物栽培整个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有害物质,促进绿色农作物普及和推广。通过地膜覆盖、人工除草等方式代替除草剂的使用,保障农作物、土壤安全。通过“互联网+农业”促进生态农业的推广和普及,在绿色产品流通环节,运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17]。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要大力推广产地预冷技术,从源头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全国各地在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农产品优势,开发适合自己的农产品,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18]。

2001年、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4070.4 元、25973.8 元,增长了 6.38 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2001年至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33 倍、5.58 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指数数据如下(见表4):

表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指数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会扩大个人旅游开支,可以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山西省灵丘县红石塄乡上北泉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是全国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较好的典范,上北泉充分利用九梁九沟的地势特点,开发出山楂、核桃、杏等鲜果品种,以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旅游的主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顾客在食、住、行、娱、购等方面紧密结合,顾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天然氧吧、千亩果林、荷塘月色等景点,每年吸引很多顾客前来观光,上北泉村多次被评为国家、省级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文明村、特色村等多项荣誉。

(三)营造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道路、交通、水利等乡村基础设备对于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水电、交通、食宿等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保证乡村旅游过程中顾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20]。导游、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乡村旅游项目影响较大,我们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整体人员的素质,增强乡村旅游对城市人员的吸引力[21]。景区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让顾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感受到乡村旅游独特魅力。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紧密结合,在旅游景区悬挂各种宣传标语,倡导人们绿色出行、绿色旅游,通过顾客的实际行动保护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的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

2000年我国水库83260 座,2017年达到98795 座,国家对水库建设特别重视,2000年节水灌溉面积1638.9 万公顷,2017年达到 3431.9 万公顷,17年增长了 2.09 倍。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从 2000年的 8096 万公顷提高到2017年的12583.9 万公顷,我国水土治理取得很大成绩。我国灌溉、水库和除涝治水情况统计如下(见表5):

表5 灌溉、水库和除涝治水情况

(四)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除了依靠生态农业扩大影响外,还要运用互联网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增强人们对乡村旅游项目的了解和认识。充分利用宣传单、电视广告等传统手段对景区进行介绍,重点展示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从田园风光、绿色产品、民间文艺、历史文化、特色小镇等方面综合进行宣传,增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效果。结合网络、微信、微博、抖音等新技术,全方位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展示,扩大乡村旅游的宣传面。乡村旅游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指导,在乡村旅游的食、住、行、娱、购等各个方面增强顾客满意度,通过顾客的口碑进行宣传,效果会更加显著。

图3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变化趋势图

从图3可以看出,2001年至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均呈上升趋势,2001年至2011年,二者的上升速度基本一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略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22]。2011年之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上升速度较快,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上升速度,造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逐渐扩大。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街津口赫哲族壁画小镇民俗体验区是赫哲族集居地,赫哲族以渔猎为生,与俄罗斯为邻,环境优美。小镇以民间艺术为主进行综合开发,形成了骑马、插草球、单面手鼓、口弦琴等顾客体验项目,深度挖掘民间文学依玛坎、民歌赫尼娜、民食烧塔拉哈、民间大会乌日贡、手工色骨制品等特色民俗文化。近几年赫哲族通过宣传,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广,每年来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五、小结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兼顾生态农业,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经营乡村旅游业,使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1.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的变化规律入手,通过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乡村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23]。2.对乡村旅游业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通过生态农业开发出乡村旅游的特色品牌。用生态农业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鼓励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24]。对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结构、除涝治水情况、耕地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等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措施。乡村旅游要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规划和开发,吸引城市人群到农村放松身心、休闲观光,享受乡村文化独有的魅力[25]。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施用量生态农业顾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蚯蚓粪施用量对矮化月季生长和花卉形态的调控研究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让顾客自己做菜
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