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价值观塑造的红色旅游发展路径

2019-05-15李冬娜

社会科学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价值观

李冬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在党的政策引领以及各级政府的积极推进下蓬勃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特有的独特分支,能够贡献强烈的生命力和发展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并拉动就业,越来越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同时红色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是弘扬、彰显我国红军革命精神的摇篮,对于培育爱国自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意义。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让我们的党开始拥有了第一支中国人民军队,随后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为我国的革命之路开拓了一个新起点,这一系列历史大事在2017年迎来了90 周年纪念日,也让红色旅游在这种大环境、大氛围、大旋律中,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是红色旅游调结构、上品质、创效益的改革期,也是发挥红色旅游政治教育作用,大力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教材,是充分体现红色旅游经济效益,带领贫瘠地区走上富裕道路的指向标,也是提高国际影响力,输出我国特色精神文化的新平台。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红色旅游人数达到13.24 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5%,景区综合收入增长18.3%(表1),均高于国内旅游业整体水平。不过红色旅游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红色旅游目前主要的发展模式及问题出发,探讨新时代基于核心价值观塑造的红色旅游发展路径选择。

表1 近五年国内红色旅游的发展变化趋势

二、红色旅游的国情背景与实践意义

(一)基于国家认同与政治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为救国救民所做的奋斗、抵抗以及不怕牺牲、慷慨就义的勇气与魄力是我们希望从红色旅游得到的精神鼓舞,我们通过革命战士在历史时期遗留的痕迹、素材,来学习红色精神,增强自己的爱国意识,明确民族利益大于一切的革命内涵。亲身的参观游览,让我们用眼去贴近历史,用心去铭记历史,这是红色旅游的出发点也是红色旅游的终点。总的来说,红色旅游是基于国家认同,对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

红色旅游是在2004年年底时正式提出的,在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是政府第一次正式把红色旅游进行规划实施。2011年5月和2016年10月又相继下发《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二期)》和《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三期)》。规划纲要的下发体现了国家对于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的指示精神与政策引领。红色旅游可以促进革命精神教育,巩固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国家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民族精神,为国人激发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建立文化载体,让人们通过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共产党的光辉岁月和奋斗征程,通过弘扬与践行让人们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和唯一正确的途径,只有继续坚定党的领导、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统一共同奋斗的思想认知,从而更加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总的来说,红色旅游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有重要意义,尤其有利于敦促人们学习先进文化,传播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从而保障国民的政治觉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国家政治文明建设有所推进。

(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中华儿女坚定社会主义“中国梦”的政治追求,也是促进大革命区经济发展的民心所向,更是传承先进精神和民族精神、提高思想觉悟的文化滋养。根据《论新时代红色旅游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发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14年里,红色旅游市场渗透率超过16%,这就意味着每一百个游客中就有至少16个体验了红色旅游。红色旅游高触达率的表现,说明红色旅游的价值体现已经充分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可,通过红色旅游寓教于乐的形式,有助于推动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的普及,对于在全民范围内达成正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意识形态的统一有积极意义。

近代史中,大批民族英雄和进步分子为改变国家命运、为民族的崛起、为国民的自由,舍小我顾大局,英勇和一切黑暗势力做斗争,为谱写爱国主义华美乐章奏响音符。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自然选择的领导人,在艰难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是我们的先行者,是我们的探路人,也是我们的先进代表,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表现出卓越的精神,带领我们抗争自由、解放人权,享受财富。在革命时期孕育了陕北革命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建设时期迸发了“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时期表现了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非典精神等,这些共同构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升华,也是我党优良工作作风和先进革命传统的真实流露,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红军精神,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红色旅游将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通过红色旅游活动与展览,将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融入其中,让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红色旅游宣讲和体验中深入研究挖掘精神内涵,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最终形成长效机制,进而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三、红色旅游的当下发展形式

(一)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整合

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整合是最基本也最常见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对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整合,以红色资源为主体,进行集中包装和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产业进步。以井冈山为例,有“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之称的井冈山,以井冈山高知名度的红色景观为号召,整合了当地的自然山水等绿色景观资源,吸引旅游者,共有11 大景区、76 处景点,460 多个景物景观,其中革命人文景观30 多处,革命旧址遗迹100 多处。碧绿的稻田、娇艳的荷花,小桥流水、青石绿荫与“红色精神”的结合代表了井冈山开发的宗旨,也是井冈山的资源优势,即“红色引领、绿色崛起”。其中红色资源是核心主题,同时依托周边较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捷之道,是红色旅游取得优越品牌地位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红色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因此,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整合模式中,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前提依托,是开发以及后续发展的潜力因素,也是旅游文化的精神基石,只有具有高知名度或具有强烈革命精神的项目才能进行文化深化,灵魂赋能,从而吸引关注;并随着景区的发展,不断完善其他资源的外延性和价值性,这是“红+绿”、“红+古”、“红+乡”开发模式的典型特征与表现。

(二)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

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以当地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红色文化,结合民俗文化资源,以度假区、民宿为主要表现形式,开发集休闲、度假、会议、学习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以延安为例。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毛泽东同志、大批革命军和红军指挥中心一直在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子长县瓦窑堡等地生活和工作了13年,不管是革命遗迹、革命纪念物还是所蕴含的红军精神——井冈山精神,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吸引众多人民群众的缅怀与学习。此外,延安由于特殊的地域特征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孕育了独特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如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跑驴、高跷、低跷、转九曲等活动,延安红色旅游区将红色资源与民俗表演融合,既体现当地特色,又弘扬了红色精神,增加景区的可参与性、可教育性和体验性,使双向资源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扩大。

民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资源,将其与红色资源整合研究开发,不仅是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继承,更有可能进一步发扬光大,增加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也对红色资源的开发避免同质化,增加内容创新性与体验性,使得教育教学的群众参与度提升,对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可谓意义深远。

(三)红色文化博物馆建设与展示

在红色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方,如革命遗址或老革命前辈的旧居故居等地区,将革命和战争过程中所留存的大量革命历史文物和文件以博物馆形式集中展示,比如书籍、书法作品、奖章、雕像、手雷、军刀等藏品与档案资料,不仅可以直接回溯革命历史,也能更贴近真实革命人物,同时具有文化传承性、教育性和公益性。以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为例,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全面、系统展示中央苏区闽西革命历史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重点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闽西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史实和闽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因其免费开放的性质,每年都能吸引大批游客参观,建馆二十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300 多万人次。

红色博物馆是红色文化交流中心,是各市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不仅促进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其收藏品和资料也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对于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与此同时,此类博物馆一般会利用老将军、老革命家诞辰周年纪念日、重大节庆日等特殊日子,举办丰富多彩的红色临时展览,同时将展览对外输送,扩大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另外,博物馆的公立性质让其在教育层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免费开放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气,虽然在门票方面收入上有所不足,但是流量的转换可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等其他方面的消费,从而促进周边经济发展。

(四)红色旅游与红色节庆、文艺耦合

红色旅游与红色节庆、文艺耦合也是早期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之一。旅游区通过举办红色节庆,利用其独特的红色精神为指引,以节庆日为引爆点,带动地方红色旅游发展,以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为例。湖南是很多伟人的故乡,本身的红色旅游知名度就很高,加上众多配套活动,如“红动潇湘”万名党员扶贫自驾平江行活动、中国(湖南)红色旅游商品创意大赛、“红色故里、富美平江”主题摄影采风活动等,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去参加。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从2004年起已连续举办14 届,已经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品牌,也是湖南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此外还有红色文艺演出模式,通常利用当地的红色歌谣、红色戏曲等资源,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进行改编,创作成演出剧目,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发展红色演出项目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比如韶山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现今有很多红色旅游景区都开发了红色演出项目,山水实景、多媒体技术以及高科技立体舞台装置高度结合使得旅游演出活动已经成为景区吸引游客重要的一部分,且这类大型实景演出一般都在晚上举行,能够有效促进景区夜间旅游的发展。文艺演出具有很深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通过演出重现历史,让游客身临其境,迅速提升爱国情怀。

红色节庆或红色文艺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娱乐、购物、餐饮等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延长产业链,也能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也是宣传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的积极举措之一。

四、红色旅游的发展困境分析

(一)基于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研发不足

总结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在红色旅游政治、文化、经济“三大工程”的认识基础上,应更加深入理解其基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功能性。此前,通过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7年红色旅游影响力报告》可以看出,有三分之一的游客承认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图1)。且在目前国内对红色旅游理论价值体系的研究中,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性也是共识概念,学者认为参观者通过展览或活动,能够完全感悟到红色精神的价值意义,积极塑造爱国意识。但是在红色旅游的资源研究与评判上,发现以前的规划虽然对红色旅游资源做了详细的普查,对项目建设了做了很多财务上的安排,但是对红色旅游的市场目的研究不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诠释不够,数据支撑不够,对于游客到访动机、消费评价和未来需求等研究不够,很多只是形式的展览与参观,不能对革命精神加以正确的政治引导,也缺乏新时代对红色精神的创新解读,尤其是对革命遗产和文化所蕴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没有深入的探究,更多的是回顾历史,以先烈人士的艰苦事迹忆苦思甜,或感慨当今幸福生活,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说“游客要的是生活,我们给的却是景观;游客要的是触手可及的温暖,我们给的却是记忆”。景区对红色文化内核挖掘欠缺深度,总体上研发不足,不能给予红色旅游内容产品的二次创造,导致我们不能将革命精神在更高层次上升级为积极健康的社会主流价值,难以体会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层魅力,红色价值展现的应用面窄化。

图1 游客对红色景区的评价

(二)红色文化价值与旅游产业融合度不够,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性

鉴于红色旅游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筹性,各红色地区在中央精神指示下大力发展红色资源的优势,迅速形成一系列革命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在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4 部委联合公布的3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就有229 个景区已经进入三期建设方案。红色旅游的迅速崛起一方面说明红色旅游进入发展关键期,另一方面正因为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是矛盾凸显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其中很明显的负面发展即红色文化价值与旅游产业融合度不够,开发形式单一、呆板,过于平面,缺乏创新。

比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只针对历史革命遗迹做了开发,对区域内的自然生态资源则选择粗略调整后就开始运行了,这致使大别山红色景区的产品过于单一。无论是市场推广,还是项目投资和目的地建设只追求表面上的、形式上的纯而又纯的红色旅游,在规划推广红色旅游过程中,与其他的旅游割裂开来,在分工上没有形成合力,只有红色一枝独秀,对游客吸引力较小,景区获得的旅游收入就较低。此外,河北红色旅游也未考虑与当地民俗文化的有效联动,这源于河北红色旅游前期规划不足,没有统一布局,缺少对民俗文化的协同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思考,导致二者完全独立完成初始阶段的开发。中期旅游资源建设中对相关资源整合探索不足,失去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机会,使得产品的相似性、可替代性提高。如果能够意识到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使红色旅游达到产业化发展速度,而且有助于形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红色+民俗”的融合格局。

(三)核心价值观与商业逻辑存在矛盾

根据《2017年红色旅游影响力报告》,近三年全国红色旅游的发展一直呈现增长趋势,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 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 亿元,且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也一路攀升。据2018年上半年统计,根据红色旅游信息报送系统中18 个红色旅游信息报送重点城市和填报数据的436 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游客4.84 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83%,相当于国内旅游人数的17.13%,实现旅游收入2524.98 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73%,相当于国内旅游收入的10.32%,红色旅游的经济价值与商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红色旅游的建设初衷,使其政治教育性功能高于经济建设的目的,导致红色旅游核心价值观与项目运作的商业逻辑之间矛盾短期内不可调和。比如很多博物馆性质的红色旅游区通常会免费向群体开放,即便是一些门票景区,也会经常和当地学校合作,对学生进行组团义务接待与教育。另外就是建立了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示范区的旅游区,因为最初的投资或开发引导基本全部来自于政府,后期对政府党群干部或先进干事也会提供专项的红色精神培训教育服务,经济资金的回笼与流通难以与商业项目匹敌。

2016年财政部共安排资金15.47 亿元,用于引导和支持全国红色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此外,2017年8月又出台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该通知旨在衔接红色旅游景区与周边城区的交通网络,使其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能够显著提升,为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这一通知的下发和各级政府联合社会资本对红色旅游区的共同开发机制也验证了这一矛盾的客观存在。核心价值观与商业逻辑之间存在矛盾是限制红色旅游持续发展、升级改造的重要因素。

五、红色旅游的优化创新路径探讨

(一)立足核心价值观主题打造旅游产业链一体化品牌

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我们明确意识到红色旅游是进步性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的,是时代性的、开放的、综合的。随着“新零售”概念的兴起,我们要避免产业的单一化和专项化,考虑更多人、更多样的、家庭化的需求,在抓好红色旅游核心价值观理论建设的同时,更要面向新时代,向多产业化不断探索实践。不仅要有政治教育的学习功能,也要有休闲、娱乐和文化的功能,努力打造旅游产业链一体化品牌,要千方百计地让更多人参与到红色旅游当中来,从学生群体,激发拓展到家长群体、老年群体,从而扩大整体的消费结构,从根本上掌握客群的主动性。

用一体化的思维立足核心价值观主题,将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推向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将产业结合打造全景生态圈,提升资源互补性,创建大品牌的红色旅游区。仍以大别山为例,大别山的革命遗址、历史文物是旅游区的根基,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我们所做的任何创新与改革都不能舍本逐末,不能超越它本身,所以要不断地对其红色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和有效开发,并及时整理资料,保证后续其他产业开发的联动规划和整体布局。此外,可以综合考虑该地区人文、自然、经济产业特点以及民俗资源等,将上述要素适当的开发,与红色资源有机结合,使其他资源能够对红色文化做到完善补充,能够降低红色资源的单一性。比如与六安市茶叶的联动销售、与李时珍故居参观以及中药的辅助开发,还可以在大别山有效辐射区域建立皖西黄梅戏民俗文化村,吸引戏迷爱好者的观光体验,从而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扩展,提高景区的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知名度。还有嘉兴南湖景区,既可以看红船、游革命纪念馆,也可以看甜蜜小镇,把红色旅游和养老、研学、娱乐、休闲度假等各种旅游形态结合起来,打造旅游产业链一体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顺应信息化潮流打造红色旅游资源的智能建设

2009年,国家旅游局自“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智慧旅游”是基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理念的发展和延伸,是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演化的递进。在当前,新科技革命无处不在,特别是新一代AI 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不断更新,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由“智慧化”向“智能化”建设。在信息化潮流背景下打造红色旅游的智能建设是顺应趋势的,也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特征。另外,根据2018年1-6月驴妈妈旅游网平台公布数据(图2)显示,红色旅游的客群已由60 后、70 后向80 后、90 后转移,00 后和10 后也是红色景区最主要的学生团体政治活动基地。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年轻一代的需求与技术化水平,将红色旅游引向智能化发展。

图2 2018年1-6月红色旅游游客年龄分布

目前智慧旅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对红色旅游资源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手机终端APP,整合全域类的全部旅游业态资源,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导游、交通、农家乐、社区以及旅游特产等,将这些信息统一加入平台,让人们能够把握旅游资源、经济、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能够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智能读取、方便及时的效果。其次,对于红色旅游的管理者来说,也可以设计系统化、集约化的在线系统,实现智能管理,比如通过先进的运营管理系统对旅游产品价格层面进行优化,将旅游产品在最佳的时刻,以最好的价格,通过最优的渠道,出售给最合适的客人,即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充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另外,可以以数字景区为先导,依托于信息技术构建红色智慧景区,全方位的升级内容学习、实际应用以及通过大数据运算智能推送红色景区参数喜好,让游客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

现在各种红船精神研究院和红色旅游智能开发研究室都是新时代探索的成果,包括很多智慧旅游座谈会、红色主席专项旅游大数据发布会等,应该说都是新时期红色旅游智能建设理论探索先行一步的做法。只有红色旅游资源通过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实现产业高端化,通过收集全面的实时信息、由表及里的实现环境感知,才能创新旅游管理制度,提高旅游运作水平,改善旅游客户服务态度,整体推进旅游与IT、与市场、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提升旅游产品的综合实力。

(三)利用全球化机遇推进红色旅游的价值观输出

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515 战略”,该战略通过推动旅游对外发展,创建新型旅游外交格局。同时,国家旅游局提出以红色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首选,开展国际旅游外交工作。红色旅游记载的是中华民族对国家的伟大记忆,是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本质的归宿,我们需要紧跟国家的政策,根据发展的需要,实现红色旅游的国际化,这不仅是面向世界的、面向未来的红色精神输出,也是我们在政治精神文明与国际交流的新实践。

利用全球化机遇推进红色旅游与国外的合作,对于我们自身也是一种提高与学习的机会。我们既可以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国家记忆建构的经验,也可以参考他们讲好历史故事的方式方法,用开放的思维搞好新时代的红色旅游,主动把红色旅游纳入到人类文明共同体和全球治理机制建设当中去思考。红色旅游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应当以人类的共同价值为导向,稳步推进。俄罗斯对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纪念,欧洲各国对诺曼底登陆的反复歌颂,美国对阿灵顿国家公墓和夏威夷亚利桑那纪念馆的敬畏,澳大利亚对战争纪念馆、新加坡对牛车水等国家记忆承载地的高度重视等,充分说明任何时候,对生命的尊重、对暴力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这使得红色旅游同时具有时代性、世界性和人文性,是新时期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理论基础,而让红色旅游走出国门,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参与,使之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和价值重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红色旅游内涵深化、外延扩展、创新开放。只有在此方面不断总结实践和创新理论,才能引领未来,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培育和平公约。

目前,红色旅游国际交流合作的路径可分为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对国内的主要实现路径,包括凝结外国元素或主题、打造国际化产品等;其二是以国外为对象,寻求合作意向、共同达成合作约定、开发合作平台等。面向国际的合作,以合作争取市场份额,中外一体共生,从而实现政治互信、经济互利,以“双赢”的合作方式共同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

(四)构建红色旅游周边产品开发与营销,助推核心价值观社会化

2018年遵义市红色旅游暨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介会发布了红色旅游城市品牌影响力排行榜TOP30,榜单以品牌知名度、品牌吸引力、品牌活跃度、品牌传播力为主要的指标评价标准,由此推算得出品牌影响力的权重指数(图3),其中品牌传播力的权重指数为32.13%,可见品牌传播力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这提示我们在发展红色旅游时,要注意构建红色旅游周边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最大化的发挥红色精神的影响力、持续力和传播力,保证红色旅游的延展性和外围性特征得到深度挖掘。

图3 红色旅游城市品牌影响力主要指标的权重指数

对红色旅游周边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可以借鉴目前大热的“IP”效应,即用产业化思维推进新时代的红色文化创造,比如2017年北京故宫创作了大量“萌、呆、嗨”的形象,创造年10 亿元的销售额,就是典型的IP 化过程。当一个IP 在某一个领域崛起时,要变现就需要将其衍生至其他领域,比如对于传统的一些IP 而言,以一些影视作品为例,可以顺手做些类似T-shirt、杯帽、钥匙扣的周边产品。但即使像迪士尼这样一个“IP 王国”也会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因为消费者的消费阈值不断提升,令IP 的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创作成为一个必然。于是我们会看到从一个IP 会发展成一个IP 体系,从一个品牌发展为一个品牌集群。而旅游IP 相对其他领域而言,其IP 变现链条事实上是一个文化产业链贯通的过程,从而造成其周期会更长,运转会更慢的现象。那么可想而知,基于核心价值观塑造的红色旅游IP 开发与周边产品的营销更加具有挑战性,因为红色旅游资源代表的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传递,是革命基因的延续,更是核心价值观的本源,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功能使得红色旅游周边产品必须更加慎重和严谨,必须注意教育性和娱乐性或趣味性或实用性的统一,必须兼顾红色概念和游客需求的有机结合。

目前红色旅游业可以考虑把网红IP 和红色文化场景化,或可以借鉴成熟的地区IP 品牌,应用大数据从旅游市场上发现新需求,从而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周边产品的开发,比如将历史革命故事主要发展脉络以日历或网红手账形式记录在册,不仅可以在相关纪念日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回忆与反思,同时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对用户提供帮助。此外根据红色资源进行周边产品的开发,一定要以红色为支撑,因为只有原创而且经过市场检验的内容,加上与国情、区情和旅情相适应的商业模式,才是旅游IP 从概念走向产业支撑的有效路径。

六、结语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落地。对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的路径探讨有助于改善红色旅游产品目前存在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形成更加积极有效的引导,通过增强红色资源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力度,进而力争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新时代的科技手段,推进红色资源的智能化建设;通过国际化交流合作,助推红色精神的价值输出,为红色旅游发展全球化工作平台;同时通过红色资源周边产品的开发扩大红色品牌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智能化发展、国际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红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红色在哪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