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多组神经移位术后的效果观察
2019-05-15瞿嘉淳
瞿嘉淳,徐 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护理,江苏 苏州 215006)
手外伤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和伤口大面积暴露,致使术后会出现手功能无法恢复等情况,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应用于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多组神经移位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感觉运动障碍的发生,本研究对2017年1~11月我院12例多组神经移位术的患者主动实施护理干预,旨在观察并记录适当的护理措施对该手术患者术后感觉运动障碍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1月12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多组神经移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首次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2)有手术适应症并在住院期间行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多组神经移位术治疗的患者。按接受手术时间分为实验组(6例)和对照组(6例)。两组患者术前在疾病诊断、身高与体重等处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1.2 方法
1.2.1 实验组:主动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全身循环式保温:(1)手术间温湿度:手术室护士将温度调至22~25℃,湿度调至50~60%。不可使患者在入室时感到寒冷;(2)覆盖式保暖:在手术进行前I h用热电阻加温毯对手术台加温,禁止使用热水袋进行局部加温。患者胸腹部加盖厚棉被,麻醉开始后,病人外露的足部、健侧肢体等处通过穿戴棉手套或棉裤腿保暖;(3)监测体温:巡回护士对两组患者于进人手术室即刻,手术后1h、手术后3h测耳温并进行监测和记录,保持术中耳温在37℃以上;(4)液体加温:静脉通路采用温水加温仪加温再行输液,术中温盐水均需加温至38~42℃,用洗耳球冲洗术野并间隙性使用38℃温盐水湿纱布包裹手术部位和临近组织,并定时更换,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相应保暖措施。
1.2.2 对照组:主动实施常规保温护理干预。非全身循环式保温:手术间温度调至22~25℃,湿度调至50~60%;术中耳温应保持在37℃以上,患者胸腹部加盖厚棉被,麻醉开始后,病人外露的足部、健侧肢体等处通过穿戴棉手套或棉裤腿保暖。
1.3 评价指标及判断标准:
(1)Swanson的手功能失能的评定: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后使用Swanson的手功能失能的评定判断上肢功能是否丧失;(2)1990年手功能评定标准:判断上肢周围神经,肌腱,腕,肘关节的修复情况;(3)断肢再植简单化评分标准:患者运动、感觉、外观、工作能力等;(4)手感觉障碍评定:观察浅表痛觉、触觉、皮肤过敏反应,两点辨别试验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感觉运动观察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2 结 果
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比较见表2和表3,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后手功能恢复明显改善(P<0.01),病人术后运动与感觉功能正常,可以恢复原工作能力,手功能损伤的发生率降低。
3 讨 论
3.1 明确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保护的必要性
术中低体温使患者机体运动能力下降,机体代谢率降低且由于手术时间较长以及输液温度过低和术中冲洗切口等因素,更容易引发围手术期低体温。手术室护士必须在术前访视患者,术中加强体温监测,减少接触性暴露,主动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预防术后手部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
3.2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是降低术后感觉运动障碍发生的有效途径
术后手部关节功能丧失是多组神经移位术患者手术后常见的问题,而术中输入低温液体、非手术部位遮盖不全,未及时进行体温监测,是造成手部关节功能丧失的重要诱因。围手术期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要保持体温控制合理,通过主动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果显示,两组术后手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手功能恢复较好;对照组恢复明显偏差,总关节活动度明显降低,主动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干预使患者更加安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