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行为在尿道下裂术后疼痛患儿中的护理应用
2019-05-15王欢
王 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畸形,手术矫正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尿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尿道下裂的主要方法之一[1]。尿道下裂术后普遍存在疼痛症状。疼痛是一种复杂、表现多样的主观体验,包括了生理、心理、感觉、情绪、认知及行为等各方面[2]。笔者在夜班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尿道成形术术后患儿因疼痛而哭闹不止现象,有些患儿甚至反复发作,不配合治疗,也不能描述疼痛的原因及性质,这种难于安抚的情况也给陪护家长造成了紧张不安的情绪,由于家长过度担心患儿的病情,怕造成伤口牵拉及管路滑脱,不敢随意松解患儿四肢的约束带,也不知道怎样拥抱及抚摸患儿,往往只能求助于医生开止痛药来缓解患儿疼痛。事实上,小儿手术后疼痛感除了来自于客观的手术造成创伤性疼痛外,还受到患儿情绪、心理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3]。因此,笔者将安抚行为运用于尿道成形术后疼痛的患儿,旨在探寻一种更科学的疼痛患儿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7月期间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术后存在疼痛症状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30例,均为男性患儿,年龄段在1.2岁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6)岁。实验组患儿30例,均为男性患儿,年龄段在1.0岁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病种及手术方法等反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儿发生疼痛症状时,对对照组中的患儿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即与患儿交谈、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及歌曲,讲故事,摆放患儿喜欢的玩具等方法分散患儿注意力。而对实验组中的患儿,在对患儿给予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指导并协助患儿的主要照护者对患儿采取适当松解约束带,拥抱患儿,抚摸患儿头背部及亲吻患儿,为患儿按摩四肢等措施。观察两组间患儿在疼痛自行缓解例数、疼痛反复发作例数、通过吃药缓解例数上有无明显差异。
1.3 数据处理
将数据全部进行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对比方法为 t 检验;数据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由表1可以得知,实验组患儿疼痛自行缓解例数增加,疼痛反复发作例数减少,通过吃药缓解例数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3.1 尿道下裂术后疼痛常见原因有
手术创伤造成的伤口疼痛;留置引流管造成的疼痛;阴茎勃起造成的疼痛;体位不适造成的疼痛;排便困难造成的疼痛等。将尿道下裂术后患儿疼痛的常见原因进行归纳,有助于在发生疼痛症状时对疼痛的原因进行更快速准确的判断,在排除病理性的疼痛,或者对疼痛的原因性质暂时判断不准时可先采取安抚行为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的疼痛症状。
3.2 小儿疼痛特点
3.2.1 描述疼痛不确切
表达方式夸张小儿病患难以合作,不能准确地地描述疼痛的位置、无法清晰表达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加之小儿认知的局限性,对疼痛的恐惧感,容易把各种感受的描述混淆,表现夸张,在某种程度上干扰医务人员进行疼痛是否为病理性的判断。
3.2.2 对疼痛的敏感性高,反映强烈,但持续时间短
小儿的痛阈低于成人,其更易感受到疼痛,疼痛发生程度强但迅速减弱。疼痛发生后,其生理、生化变化强烈,例如呼吸、心跳、代谢频率加快、血压升高、耗氧量增加等,长期疼痛易导致身体代谢紊乱、睡眠、喂养困难、甚至精神性格改变,其危害远高于成人[3]。在工作中往往出现患儿因疼痛剧烈哭闹,待医生开具医嘱,护士为患儿服药时,患儿疼痛症状已经缓解的现象。
3.3 小儿心理特点
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也处于高度发展的敏感时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远远重要于生理护理[4]。由于尿道下裂本身的疾病特点,来就医者多数为学龄前儿童。而婴幼儿时期的患儿,当其生理需要获得满足时,他们便会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因此在护理时应及时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经常拥抱、 触摸患儿,建立与患儿之间的亲密感,消除其抵触心理[4]。承担患儿住院期间主要照护者的皆为患儿父母,而父母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稳定的情绪可以给患儿带来心理上的安慰,间接缓解患儿生理上的疼痛[5]。因父母是患儿住院期间最有利的后盾,患儿对父母的依恋可缓解患儿心理上的不安,使其感到放松和有安全感,而患儿在疼痛时刻会本能地更抗拒医护人员的接近,故笔者选取患儿的主要照护者进行培训,旨在帮助患儿父母坚定信念的同时,能够在心理上给予患儿有力地支持。
3.4 安抚行为方法
在疼痛发作时,家长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和过度紧张担心。在通过生硬地鼓励患儿,反复地询问患儿疼痛原因,大声播放患儿喜欢的歌曲及动画片,讲故事,用力摇动患儿喜欢的玩具等方法仍不能缓解其疼痛症状后,就只能依赖于药物解决。因此,护理人员的帮助及指导对患儿及家属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可指导家长适当松解患儿四肢的约束带,并将患儿轻轻抱起,胸口紧贴患儿,轻抚患儿头部并亲吻患儿额头,嘱咐其放松及深呼吸,用轻柔的语言告知患儿父母理解他的感受并会一直陪伴着他。这种袋鼠式护理能够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活动,减少肛内啡肽、血清皮质醇、唾液皮质醇的分泌,进而发挥止痛的作用[6-7];握住患儿小手,轻拍患儿肩部,用鼓励的语言对患儿的坚强表示肯定和赞赏,同时可以唱患儿喜欢的歌曲及讲患儿熟悉的故事,通过意向引导使患儿心情平复,并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轮流按摩患儿四肢,引导患儿肌肉放,缓解因体位不适引起的疲劳感,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坚强患儿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疼痛症状是尿道下裂术后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术后镇痛除了单纯地依赖药物治疗,还应尽可能利用多模式途径,由小儿家庭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在给予患儿足够的心理支持基础上,能够更科学地应对患儿的疼痛问题,这是也本篇文章提供的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去思考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