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坚二陈汤治疗小儿霰粒肿临床观察

2019-05-14玲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二陈汤板腺小儿

李 玲李 点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073;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湖南 长沙 410073)

霰粒肿即睑板腺囊肿,是由于脂类物质在Zeis腺和睑板腺内积存,挤压邻近组织引发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1]。一般病程较长,且易复发。属于中医“胞生痰核”范畴,又名疣病、睥生痰核、眼胞痰核等。

在临床跟师过程,发现化坚二陈汤应用广泛,而小儿霰粒肿应用尤多,导师李点教授临床多年,运用化坚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霰粒肿疗效显著,故做此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化坚二陈汤治疗小儿霰粒肿的疗效,为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小儿霰粒肿患者 120例;年龄3~12岁;病程最短15 d,最长3个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霰粒肿患儿基本情况比较 ()

表1 2组霰粒肿患儿基本情况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男 女对照组 60 29 31治疗组 60 31 29平均年龄(岁) 病程(d)7.25 28.55±10.385 7.34* 28.67±10.347*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3版《眼科学》霰粒肿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无自觉症状,眼睑皮下有与皮肤无粘连的无痛性结节,相应结膜面局限性暗红或紫红色充血可诊断。

中医辨证:根据中医眼科学,符合痰湿郁结证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症状胞睑内生硬核,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胞睑皮肤无粘连,睑内呈黄白色或灰蓝色或紫红隆起;舌苔薄白,脉缓。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霰粒肿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为痰湿郁结证;③年龄3~12岁;④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法且愿意配合本方法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病情严重影响视力及外观,需手术治疗者;②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中药封包(如意金黄散加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化坚二陈汤加减口服,水煎服,1剂/d,2次/d饭后口服,连用2周。痰核睑内红赤者,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目痒、频频揉眼者,加荆芥、防风疏散风邪、助散郁火;核较大者,可加浙贝母加强散结之功;核色紫红者,加赤芍、当归活血通络;小儿偏食,食少懒言者,加太子参、白术等。

1.6 安全性观察 ①安全,不任何不良反应;②比较安全,有轻微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可继续给药;③有安全性问题,中等程度不良反应,相应处理后可继续给药;④因不良反应终止试验。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①治愈:痰核消散,2个月内无复发;②好转:15 d内痰核缩小;③未愈:15 d内痰核大小无改变或增大,或反复发作。治愈与好转为有效,未愈为无效。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38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霰粒肿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调整用药继续给药后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事件。

3 讨论

儿童霰粒肿,是由于睡眠欠佳,偏食,看书、写作、游戏时间过长等不良习惯诱发,病毒、细菌、螨虫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睑板腺脂质分泌异常或排泄管堵塞,刺激管壁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2-3]。多无自觉症状,触之坚硬无痛,上下睑均可发生,可数个同时存在,当结膜面溃破后可形成肉芽肿,有摩擦感;在皮肤面穿破者较为少见,多发生在营养不良及体弱的儿童,且常为多发性霰粒肿,容易复发。有研究报道睑板腺囊肿中可见胆固醇成分,提示可能与血清胆固醇升高相关。有研究[4]显示霰粒肿的病理可见肉芽组织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CD43表达增强。现代医学对睑板腺囊肿的治疗以热敷及手术刮除为主,部分可见糖皮质激素或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也有HeNe激光、氟利昂冷凝治疗的报道[5-7]。而临床观察发现儿童霰粒肿的治疗手术难以控制其复发,认为需要配合中医治疗[8]。

中医对霰粒肿的认识历史悠久,《眼科易知》将之归属于“胞生痰核”范畴,《眼科金镜》中论述:“……气血分而不混,行而不走……混则为阻,阻则成结,结则无所去还,故隐起于皮肤之中,遂为疣病”。《小儿药证直诀》曰:“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状。”该书原序中也提到:“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无常。”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具有“脾常不足”“肺常不足”的特点。《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气不健,人体易病。脾主运化,脾气散精,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小儿脏腑娇弱,脾常不足,健运失调,不能运化水湿,致痰湿结聚;肺为水之上源,主行水,肺气的宣发肃降,对水液的输布通路有疏通和调节作用,“肺常不足”,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则痰湿闭阻于内,上阻于胞睑则发本病[8]。

化坚二陈汤出自《医宗金鉴》,主治眼胞及周身痰核,由法半夏、陈皮、茯苓、僵蚕、黄连、甘草组成。《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用法半夏为君,温扶中阳,温肺化饮,以绝生化之源;温扶卫阳,开发腠理,发散在表之水饮,通调水道;且能降逆和胃,新开散结,化痰消痞。陈皮为臣,辛行苦泄,理气行滞,燥湿化痰,与法半夏相须为用,气顺则痰消,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功效。茯苓为佐,淡渗甘补,既能渗除脾湿,又能健脾补中,以杜生痰之源;僵蚕咸辛平,入肺,有祛外风、散风邪之功,助肺气宣发,味辛能散,咸能软坚,又有化痰软坚散结之功;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又可制半夏温燥之性。甘草为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可达化痰散结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法半夏[9]含有甾醇类、长链脂肪酸及脂类等物质可以降血脂、降胆固醇;陈皮[10]特有的黄酮类成分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消炎抗菌、降脂、抗过敏作用;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茯苓提取物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的作用[11];黄连及其提取物[12]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内毒素、增强免疫力及降脂等作用;僵蚕具有镇静、降脂、抗菌作用[13];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具有类固醇的骨架结构,亦有各种激素样作用,甘草及其组分[14]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作用,对慢性肉芽组织增生的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诸药合用,全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增强免疫力及降脂作用,从根本上治疗霰粒肿。

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化坚二陈汤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有效方剂,其临床有效率达81.67%,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二陈汤板腺小儿
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干预价值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浅论二陈汤的衍变
小儿涵之三事
谢学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经验
睑板腺按摩护理联合自拟中药熏蒸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
蒙药熏眼、口服加睑板腺按摩治疗干眼症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