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丧偶式育儿”
2019-05-13方昭
摘 要:父亲是幼儿家庭教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父亲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基于现实需求,探讨“丧偶式育儿”对孩子的影响,并找寻合适的对策去解决“丧偶式育儿”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丧偶式育儿;家庭教养;健康
近日,“丧偶式育儿”这一新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网络热议“妈妈因陪娃写作业气到脑梗”,引发了社会各界讨论家庭中是否出现“父亲角色缺失”等问题。“丧偶式育儿”意味着什么?就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方角色缺失或者情感缺失,现多体现在父亲身上。这种缺失不仅仅存在单亲家庭或者是隔代教养家庭中,更多是父亲在家庭中的不作为。从儿童發展来说,家庭教育中极速呼唤父亲角色的投入。存在“丧偶式育儿”模式的家庭中,不仅对母亲职业发展受到阻碍,男性也很难以享受与孩子相处、陪伴孩子长大的乐趣。重要的是长期缺少父母双方的共同陪伴的孩子在后期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增加儿童犯罪行为产生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平等观念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增加,导致母亲在教养儿童方面,参与的时间和精力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庭模式被打破,社会变迁要求父亲重新定位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作用。随着社会需要和研究的发展,也越来越看到父亲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父母之间的巨大的差异体现在教养方式,态度以及和孩子的互动等方面。良好的父亲教育,对培育子女成人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国内外大量的关于父亲角色的研究得出,父亲参与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多体现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认知能力,性别角色,道德和情感,以及身体健康发展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状发现儿童成长过程中对于父亲的需求是必不可少。
一、父亲角色缺失对孩子的重大影响
当前,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现实情况却异常艰巨,由于父亲缺失或父亲教养方式不当等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屡见不鲜,比如北京动物园清华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由于父母自小离异,加之母亲不科学的教养方式导致刘海洋的心里扭曲,性格缺陷,才产生了这次伤熊行为。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都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参与度有关。很多国家的专家最新研究显示:少时缺乏父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都能发现缺失所导致的阴影。
美国哈弗大学有一个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都能发现跟父亲教育的缺失有关。美国72%未成年杀人犯以及60%的强奸犯都是在不健全家庭中成长,由此可见,这些案例和数据都能说明父亲角色缺失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将从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社会认知发展、个性品质发展、身心健康发展四个角度探讨“丧偶式育儿”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
(一)影响孩子的性别化角色认同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解释,子女性别认同和行为模仿的关键因素就是父亲角色的介入。赫瑟林研究认为,相比较于父亲参与抚养的孩子,缺少父亲抚养的男孩缺乏角色认同和男性特征,成年后女性对婚姻具有消极态度。儿童性别意识的发展中,父亲的作用远远大于母亲,体现在性别角色的引导和塑造上。孩子需要男性的范式,但是由于父亲角色的缺失,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清一色的女性角色导致男性对于儿童的影响会显著低于女性,容易形成性别角色错位状态,还会出现性别混乱。
(二)父亲角色缺失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与父亲的交往过程中,孩子会通过模仿父亲,提高自身的社交技能,扩大社交范围,丰富社交内容,满足社交需要。社会学者帕森斯认为父亲是子女社会化的重要指引人。孩子们可以掌握更多的社交经验,学会更多的社交技能。Stanley在《学前儿童人际问题解决能力测验》研究中测查了25名父亲缺失的幼儿,发现他们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大多存在父亲缺失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普遍伴随有焦虑、自尊心低下,更有甚者伴随着攻击性行为。
(三)父亲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通常来说,父亲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相比母亲个性中的温柔、体贴,父亲更具有自信,果断等个性特点。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会更容易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也会受到父亲的影响,学习父亲的性格。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等优秀个性。心理学家麦克·米尼研究表明每天和父亲相处多于两小时的孩子比起那些一周连六小时都与父亲相处不到的孩子更具有男子汉气概,人际关系也更融洽,更开放。
(四)父亲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
与父亲互动少的孩子,不管是身高,体重,还是智力的发展速度,都跟与父亲正常相处的孩子有明显的差别,并且更容易生病。多数父亲会带孩子参加一些体力活动,比如运动,技术操作等,这些都能给孩子身体以强烈的大幅度刺激,从而对孩子的体格和智力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反之,如果长期缺乏父亲陪伴,那么孩子就会经常性的待在家里,缺乏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现如今家庭分工的变革使父亲角色发展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对孩子起着促进作用的父亲。父亲是孩子的一个重要榜样,所以,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
二、促进父亲更好的参与幼儿教养建议与对策
(一)父亲通过改变自身来更好的参与幼儿教养
对于父亲来说,最关键是父亲要对父亲这一角色具有认同感,认同感越高,就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育儿活动中来,但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是非常难的。父亲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是需要改进的,应该提高自己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不断学习。很多父亲对于自身父亲角色的认知是没有储备的,也没有受到这方面的专门训练,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境,所以父亲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去并且学习正确的教育观。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亲,可以阅读教育的专业书籍或者是接受社会机构及组织的培训,并运用到实际教育中去。
(二)父亲抽出时间陪伴子女
现如今的社会,生活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加快,父亲奔波于工作应酬中,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母亲,但是父亲需要做到的是合理分配时间,兼顾工作和家庭,提高家庭参与的主动性,将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父亲不能总是以工作繁忙而逃避自己抚育孩子的责任,要知道父亲对子女的影响是独特的,不同于母亲而且陪伴的时间是非常短暂地,很容易就会错过孩子的成长造成遗憾。父亲应该想法设法的积极参与到家庭的生活中来,多花时间参加孩子的活动,给孩子提供各种机会接触社会。这种陪伴也需要是高质量的陪伴,比如游戏,讲故事,而不是单纯的陪同,这样才能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展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三)家庭合力促进父亲参与幼儿教养
养育孩子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越来越多的父亲已经逐渐意识到参与育儿的重要性,家庭需要给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支持与指导。传统性别观念下的母亲总是对父亲照顾孩子产生怀疑,影响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母亲要做的是更新自己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帮助父亲参与到子女的生活中,鼓励并帮助父亲掌握育儿的技能,协调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让父亲承担自己的父亲责任,提升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四)国家,社会制定相应政策,促进父亲参与教养
由于父亲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国家都開始立法保障父亲能够在家庭中陪伴孩子,比如挪威的《父亲法》,要求孩子出生后父亲需请假一个月照顾孩子否则不给与薪水补贴。美国为了增进家庭父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规定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天为父亲节。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去促进父亲参与教养过程中去,我们国家也应制定有关法律,政策,合理父亲的劳动时间,让父亲有时间照顾家庭,促进父亲参与教养,并且能够保障父亲的权益。比如增加男性陪产假,护理假的时间长度;其次进行宣传教育,比如发放宣传手册,进行公益讲座等提高男性的家庭教育意识。
总而言之,想要解决“丧偶式育儿”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完整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身心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萍,张海钟.父亲缺失研究评述[J].中华女子学院报,2008年第6期.
[2] Stanley B K,The Effect of Father Absence on 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of Nursery School Children,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86,64(6):383-385.
[3] 金锡萍.父亲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中作用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作者简介:方昭,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管理硕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