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谚语及其文化内涵
2019-05-13毕丹丹
摘 要: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是冬季到来的象征,人们的生產生活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许多关于“立冬”节气的谚语。这些谚语涉及气候、物候、农事、生活等诸多方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极具价值的指导意义。通过整理与分析有关“立冬”节气的谚语,阐释这些谚语蕴含的知识以及它给人们提供的借鉴作用,进一步探讨我国传统节气谚语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立冬节气;谚语;谚语文化
二十四节气与节气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学界对其所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而朗朗上口、易于传播的节气谚语揭示了每个节气的自然现象、农业知识和生活规律,也蕴含了顺应自然、以人为本、因时制宜的中国思想。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气象、物候、农事以及人们的生活起居。立冬谚语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这种变化的分析与总结,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一、立冬谚语分类
(一)气候类。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即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这种气候的变化也被人们以谚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立冬一日,水冷三分”,即表示立冬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再如“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冰封”。
在此基础上,人们发现立冬这一天的天气状况会对未来的气象或年景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和预测也被人们用谚语记录下来。如“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立冬东北风,一冬好天空”“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立冬打雷要反春”“立冬刮北风,皮袄贵如金;立冬刮南风,皮袄挂墙根”等。这些带有预测性的谚语是人们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得来的,以期利用这些具有预示性的现象指导未来的活动。
(二)物候类。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古籍中记载的“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即指立冬以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立冬开始“万物收藏”,树木凋零、河水断流,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此类表示物候随节气变化的谚语有“立冬打软枣,萝卜一齐收”“山上和尚头,清水断了流”“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立冬花衰护根苗,剪枝壅土根覆草”等等。
(三)农事类。在有关立冬节气的谚语中,最多的当数指导具体农耕及农事的农谚。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开展农业生产必须顺应时节,因时制宜,而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把握农时、开展农业生产。这些谚语涉及种植、林业、渔业、畜牧等方面,很多经验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仍具有指导意义。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所以在种植业方面,不同地区的农谚也强调了立冬节气对种植业的不同影响。如北方农谚“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立冬无见霜,春来冻死秧”“冬耕宜早不宜晚”“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南方农谚“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冬三日阳,谷子堆成仓”“立冬无雨一冬晴,要落三回没稻根”等。渔业、林业、畜牧业亦然,如谚语“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树叶落,地未冻,冬季植树好时令”“立冬温渐低,管好母幼畜”“季节到立冬,快把树来种”“冬前栽树来年看,来年多长一尺半”等。
(四)生活类。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作物比较匮乏,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人们的起居、饮食等生活方式。长此以往,人们也逐渐总结出立冬过后适宜强身健体的生活常识,并以谚语的形式流传下来。比如我们熟知的“冬吃萝卜夏吃姜”,还有“立冬有食补,春来勇如虎”“立冬补嘴空”“干菜晒满筐,不怕年景荒”“立冬蔗,食不病痛”等等。
二、节气谚语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以上对于立冬谚语的整理与分析中,可以看出,节气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精神。
(一)以人为本,不误农时。节气谚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农业生产,大自然瞬息万变,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就必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开展生产,正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动中,把广为流传的经验之谈,概括为节气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长期实践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谚语从立春说到大寒,“立春喂春牛,雨水據粪±,惊垫河搬开,春分种小麦,清明前后种扁豆”,每一个节气都有相对应的最合时宜的农业活动。“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传统的农业生产生产条件、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有限,这些农谚成为了农民掌握农时、预测农事最实用的参考依据。
此外,二十四节气谚语与其它谚语不同,它不仅体现出较强的时间性,还在地域性上表现出巨大差异。我国国土幅员辽阔,节气所至之时全国各地的气候和物候现象南北迥异,因此在农业种植上也自然要因地制宜。例如,河北平原地区,对小麦播种适期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之说。而河南平原地区对小麦播种适期则有“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之说。因此,在节气谚语的应用上,要学会因时制宜,也要注意因地制宜。
(二)顺应规律,尊重自然。中华民族很早就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与我们的农业种植、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的馈赠,也正是由于这些观念中渗透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才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谚语。
在气象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天气预报变得更精准更普及,但很多农业工作者仍将二十四节气谚语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二十四节气谚语也在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了指导,预示了未来,规避了灾害。比如“雨水阴寒,春季勿会旱”“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雨水南风紧,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清明西北风,旱了不会轻”“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等等,我国的劳动者也是在这些谚语的提示和指导下,预测和规避了很多气象灾害,使得我国成为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同时具有自然灾害频发,灾害类型多,造成损失严重等特点的国家之一。
(三)智慧结晶,文化传承。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这一决议。二十四节气谚语是围绕二十四节气形成的语言现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朗朗上口、易于传诵,是二十四节气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最有效途径。如今二十四节气谚语也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很多传统节日相关联,如清明节祭祖“早清明,晚寒食”,冬夏饮食习俗“冬至较子,夏至面”等。因此,今天二十四节气更是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些千百年来积淀的智慧,我国的劳动人民用节气谚语的形式传诵至今,成为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乔继堂,朱瑞平,任明.中国岁时节令辞典[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高达.二十四节气谚语新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3] 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4] 尚超,周红.浅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传承[J].大众文艺2015.
[5] 金传达.细说二十四节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
[6] 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
[7] 周晓燕.黑龙江方言俗语的语言艺术———谚语卷[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
[8] 周曉燕.黑龙江谚语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系列研究成果之一“非遗视阈下黑龙江谚语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7C026。
作者简介:毕丹丹(1989- ),女,山东人,讲师,硕士,哈尔滨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