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2019-05-13潘颖昕石瑀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互联网+

潘颖昕 石瑀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考虑高校自身现状,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顺应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寻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并进行大胆实践,实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突破。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2012 年 11 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最先提出“互联网+”的理念,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1]。目前,“互联网+”已深入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的手机里安装了各种应用APP,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进入了“互联网+”的新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一)满足高校发展现状的需要。现在的高校规模庞大,学生人数多、办学地点分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传统的“面对面、点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互联网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双向流通。无论学生人数有多庞大,校区分布有多松散,都可以通过建立虚拟的“网络校园”,实现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二)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需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学内容体系化、教学题材陈旧,不能与时俱进,跟随时代潮流的步伐不快;信息传播方式单一,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双向互动,很难深入学生内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威,倾听学生心声的机会和途径不多。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可实现平等和自由的交流和传播,开放性和及时性提高了学生参与话题讨论的热情,激发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

(三)顺应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表示,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时代。这个所谓的“4.0时代”,

其核心就是教育观念要转向,或者说要真正回归到以學生为本的教育的本质上来[2]。现在高校的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的,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互联网+”带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主性、更多的选择权,改变了他们的社交方式和交流方式。同时,他们的“三观”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暴力、网络贷款、人肉搜索等不良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有针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转变思维方式,建立新模式。意识决定物质,不同的思维模式将导致不一样的行为方式。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发现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要敢于跨界融合,实现体系化与碎片化资源共生。要激发自媒体时代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张扬他们的个性,发挥朋辈教育效应。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改进工作方式,实现新突破。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堂上集中的理论宣讲和价值引领,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慕课及翻转课堂,并通过提供网络链接,让有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自由留言和互动,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还要关注网络舆情,防止事态通过网络继续发酵和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设一支熟悉网络的复合型、专业化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3]。他们在开展传统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开辟线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实现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形成合力。同时,加强与学生干部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走进学生、熟悉学生、亲近学生,减少因年龄差异形成的代沟的影响。

(四)建设智慧校园,提供新帮手。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建设智慧校园,提供一定的软硬件支持。2018年7月2日,北京大学将“刷脸”系统应用到校园安保系统中;部分高校使用运动APP督促学生跑步锻炼;部分高校利用学工系统提供一个学生服务平台、一个学工管理平台、一个信息互动平台以及一个分析决策平台,并结合校内其他部门的系统和数据,为学生提供网上一站式服务中心。此外,很多高校实训平台较少,使用频率不高,学生专业实践机会不多。借助“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构建虚拟现实,如师范专业学生可以借助虚拟教室来训练师范生技能、财经专业的学生可以借助虚拟股市来练习证券交易。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

(一)思想引领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坚定理想信念,深刻宣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互联网+”背景下,要开通网络课程,将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图形、动漫、动画等鲜活的形式,用亲近学生实际的话语,通过慕课、微课等形式推送到学生的手机里、手指尖,让大学生在零碎的时间里、指尖的滑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同时,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APP等平台上开辟专栏,提供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判断等方面的教育与咨询。

(二)班级建设的创新发展。班集体的建设包括党、团建设,学风、班风建设,班级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等。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需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创新思维,创建网络党建、团建工作平台,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丰富党建、团建的内涵和内容。同时,需要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班级网站、微博等,发布信息、传播信息、讨论交流,形成网络社区。在这些网络社区里,再按专业发展、活动记录、生活剪影、个人成长等分门别类设置,形成班级档案材料,让班级网络社区成为学生永久的精神家园。班级学生干部也需要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宣传班级,扩大班级的影响力。

(三)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互联网由于其开放性,各种文化充斥其中,给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因此,高校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提高判断是非和甄别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的信息和文化。当前,社会发展已进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者”和“当事人”,不再是“听众”和“接受者”[4]。自媒体也正在高校中爆发出强大的能量,各种不同的声音交错汇集,形成了一曲曲动听的交响乐传入了大学生的耳朵;抖音、百度视频、西瓜视频等自媒体平台塞满了大学的手机;各种直播风靡一时,大学生既可能是直播的主角,又可能是狂热的粉丝。自媒体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但也存在着风险与不足,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大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四)管理服务的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围绕学生开展管理与服务,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要借助互联网,通过各种APP,对学生开展日常管理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与服务等等。部分高校已开通学工系统,建立网上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办理学生证相关事务、奖贷助困服务、活动场地预约、校园维修登记、社团管理服务、心理咨询预约、请假销假手续等等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事务,从而优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广大学生,深受大学生的喜欢。暂时没有开通学工系统的高校,也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因地制宜地开展管理与服务。如部分辅导员晚上查寝时,可以限时随机发出举左手、摸耳朵、摸鼻子等动作指令,让学生拍照发给他,便于他快速而准确地检查就寝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立足新时代,顺应时代潮流,摸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新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式,抢占網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

参考文献

[1] 刘静丽.“互联网+”时代下养老模式的创新[J].理论观察,2018(10):108.

[2] 李永新.时政理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44-45.

[3] 叶柏森.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29.

[4] 张莹.浅析“自媒体”的特点[J].科教文汇,2008(5):2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编号:GH20163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潘颖昕(1980- ),男,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工作处,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石瑀(1981- ),女,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第二学院副书记。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互联网+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