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质量提升研究
2019-05-13郭光庆潘津熙
郭光庆 潘津熙
摘 要:《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明确要求,需要突出基础制度创新和组织活力提升,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文章綜合各方面探究,重点分析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学院各项具体工作浅析“活力提升”工程的质量提升新途径。
关键词:共青团;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
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突出基础制度创新和组织活力提升,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这一目标,开展各项工作。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研究课题是改革方案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联通联动各级团组织、管理教育青年团员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案例分析与途径探讨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学院基层团支部工作为例。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指出:“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应该充分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高校团支部作为团的基层组织的代表和典型,其相关工作对于共青团工作的贯彻和落实、高校的团结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力。
根据由共青团中央与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必须严肃思考各团支部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如何增强团支部的活力,增强共青团工作在高校的影响。然而,在当今传播形态多元的新形势下,高校在实践过程中难免遇到某些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不断推进基层团组织夯实基础、完善载体、健全机制、创新方法、打造特色,促进基层团组织全面活跃,扩大团组织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增强团的工作对青年的影响力尤为重要。
综合各方面探究,重视不足导致支部层次上的活动难形成,组织不健全导致组织效果较差,人才外流导致支部活动能力下降,成为现阶段团支部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活力提升”工程的质量提升应该针对不足,成为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
二、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
缺乏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指导工作开展是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这也是衡量共青团工作成熟稳健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高校共青团都有着系统连贯的规章制度,然而,落实到学院基层团委或基层团支部,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和具体化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方式。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 “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 (试行)》,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是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团要管团、从严治团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强化团员意识,提升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制度保障。然而据调查,多数团支部并未落实该项制度,开展了也是流于形式,缺少对团员民主生活的监督和管理。另外,新媒体作为共青团宣传工作新阵地,以微信、微博、QQ空间、贴吧等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广泛应用于思想引领、组织青年、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创新了共青团工作方式。但是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对应的规章制度没有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显得相对滞后。
(二)团员、团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共青团基层学生团干部和学生团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其一,学生团干部多是通过演讲竞选、民主投票选举,对其政治素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考察不足。上级团组织对团干部的培训较为欠缺,抑或流于表面、形式落后、内容单一,进而导致教育效果较差,团干部政治敏锐性差、无职责明确性,导致团支部的号召力、领导力和凝聚力降低。其二,共青团员多数在初中或高中发展,中学期间学业压力颇重,较少接受团方面的知识学习和教育,对团的认知不足。
(三)基层团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团员积极性低
基层团支部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常面临活动形式单一,团员积极性低等问题。一般来说,高校团支部团日活动指导思想和考核方式来自于校团委,很多团支部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参与,甚至直接参照网络或往届团支部,不能结合本团支部实际情况,内容脱离实际、过于形式化,很难得到广大团员的认可和积极参与。一个月一次的量化标准,让部分团支部疲于应对、敷衍了事。此外,“95后”学生的一大显著特点是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接受能力强,他们期望在活动中收获真材实料,助力个人成长成才,然而,有的团日活动为了吸引眼球,重娱乐,轻思想,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缺乏实质的教育作用。
三、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新途径
(一)以完善团支部组织建设提升团组织的运行活力
通过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规范基层团支部选举流程和必要的制度建设,合理设置团支部委员会,加强与支部成员的联系,促进团支部的组织运转更加规范、顺畅。
第一,建立《团支部工作手册》,每学期向上级团组织提交核查;
第二,明确团支部构架建设和责任分工,做实基础团务,明确工作职责;
第三,规范团支部制度建设,重点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理顺班团关系。
第四,加强团支部思想建设,坚持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坚持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发挥共青团的实践教育。坚持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作用,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坚持从实际出发,达到活动、建设、服务三位一体,使精神学习实践于社会生活之中,思想高度提升的同时激发团员的思想活力。
(二)以围绕主题活动和团员意识教育提升团学工作的开展活力
通过明确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内涵,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促进团支部的工作开展更富针对性、实效性。
第一,积极开展好团日活动,结合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创新活动载体和工作方式,培养团员青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吸引更多的团员参与进来。
第二,开展好团组织生活会,加强思想引导,丰富团内生活。活动主题上紧扣团总支思想和团内成员的需求,增强思想高度、学习要求,使工作的开展得到团内成员的支持与参与。
第三,加强基层团干部的组织管理,加大团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实施学生团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通过读书、主题团课、团支部的交流会、优秀团干部的事迹报告会、专题培训、素质拓展、主题团日活动创意设计大赛等各种形式,提升团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以团支部网络新媒体建设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
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团支部的设置方式、成员配备,促进更多团员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团支部的工作和建设。着力打造新媒体建设工作,团支部可以设立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且其支部成员均成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扩大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促进更多团员学生积极参与。
第一,组建网络新媒体工作队伍,负责本支部的新媒体平台的运行,从新闻采编、网络编辑、媒体运行三个角度开展工作充实团队,建立支部--学院—学校新媒体联络员,保障信息互通。
第二,加强团支部活动宣传。团支部举办相关活动之前团支部组织委员可以在本班团支部新媒体平台宣传并大范围征求意见,从评论里吸取建议,完善活动。
第三,增设团支部活动直播活动,让更多支部了解,并与粉丝进行互动,扩大团支部活动的影响范围。
参考文献
[1] 共青团中央.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2016.
[2] 王艳.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的原因及评价体系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06).
[3] 程晓丹.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活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文教资料,2018(01).
[4] 王宇凡,张新悦.高校基层共青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共青团,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