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鸿门宴》中刘邦的心计

2019-05-13张勇陈欢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项伯樊哙张良

张勇 陈欢

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战争中强调心战为上,刘邦趁项羽和秦国的主力部队作战的时机,率先攻入咸阳。入城后,封存府库,造官吏名册和户籍册,安抚百姓,并且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受百姓拥戴。为了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他还大肆散布项羽入城将要屠城的谣言。这些都是刘邦工于心计的体现。实际上,在著名的鸿门宴中,刘邦攻心计的运用达到了极致。

一、“三人成虎”暗示法

刘邦阵营的曹无伤向项羽告密,刘邦想要称王的消息传到项羽耳边,项羽怒火中烧,准备第二天出兵歼灭刘邦。不料,项羽阵营中的项伯想要营救自己的好友张良,连夜奔赴刘邦阵营拜访张良,无形中充当了间谍的角色,于是刘邦获知了这个重要的情报。战争时期,情报就是士兵的生命线。刘邦获得这个重要的情报后,马上定下了一个计策,首先以兄长的礼节招待项伯,其次在酒酣耳热之际,拉拢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并趁机推出了他的一套说辞,这套说辞由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构成。始终以项羽为中心,第一个基本点是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他说他封府库,籍吏民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战场好等项羽来称王。第二个基本点是把自己处在做好事的地位。他说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也是为了防止偷盗的发生和意外的变故,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项羽的财产。最后一个基本点是表明自己对项羽的忠心:“臣之不敢背德也。”[1]正是这套看似简单的说辞,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刘邦的心计,目的是让项羽相信自己确实没有称王的意图。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最后把自己想要称霸的意图洗刷得干干净净。

刘邦的说辞成功地骗过了项伯,通过项伯之口,传到了项羽的耳里。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羽对于项伯转述的刘邦的说辞深信不疑。在第二天的鸿门宴上,刘邦主动示弱,卑躬屈膝,向项羽称臣,满足了项羽出身贵族的高傲与自尊,轻易地就让项羽出卖了曹无伤。刘邦在击溃项羽的心理防线后,又安排参乘樊哙闯入宴席,再次复述了刘邦的说辞,无疑再次向项羽进行了有效的心理暗示:刘邦无意称王。暗示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言行的影响。在社交中,当我们想要传达一个意思给对方,或者希望对方按我们所想的去做时,使用润物细无声的暗示手法,用旁敲侧击、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他人。既不会显得唐突,又不得罪人,甚至能自然而然地达到我们的目的。无疑刘邦有效地运用了心理暗示法。

于内,刘邦趁项伯和张良的故交之机,结交项伯帮助自己转述说辞,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从内部攻破项羽的防線。于外,刘邦选择了参乘樊哙,参乘的地位低下,更接近于平民阶层,选择樊哙来复述刘邦的说辞,更能让项羽深信不疑。结果也正如刘邦所料,樊哙复述完刘邦的说辞后,项羽未有以应。从内至外“三人成虎”加以暗示,刘邦的巧妙计策彻底打消了项羽的怀疑。

二、假痴不癫法

所谓的假痴不癫法,《三十六计》中有言:“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2]也就是说宁可假装不知道而不采取行动,也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冷静沉着,藏而不露玄机。这是从屯卦象辞“云雷,屯,君主以经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所谓的假痴并不是真痴,在《鸿门宴》中,刘邦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时,常常说出的一句话是“为之奈何”,“为之奈何”在鸿门宴中共出现了三次。实际上,这也是刘邦的口头禅,经常把“为之奈何”挂在嘴边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真痴也即傻子,另一种是心里明白却故意装傻子即“假痴”。无疑刘邦是后一类人。他总是对臣下说“为之奈何”,既可以摆出一种虚心听取属下建议的姿态,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自己谋划提供一个缓冲的时机。刘邦的“假痴”正是三十六计中的假痴不癫法。

《老子》中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刘邦的假痴不癫无疑就是一种若屈、若拙。具体体现在他自己欲称王,但是被项羽揭穿后,却嫁祸给鲰生也就是无知小人的主意。其次,面对项伯夜访张良,他心有警觉,不忘追问张良:“君安与项伯有故?”并且迅速定下了拉拢项伯的计策,付诸实施,这些都绝不是常人所能做到。在鸿门宴当天,只带了百余人来赴宴,到鸿门后,主动给项羽道歉,对项羽称臣。然而刘邦何罪之有?他主动给项羽道歉是一种积极的先入为主的策略,接着说的一句话彻底暴露了他的假痴不癫:“将军战河北,臣站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的鸿门开场白明显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但他主动称臣,先入为主的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项羽轻易地就出卖了他的间谍曹无伤。刘邦的假痴不癫还体现在准备从鸿门撤退时,他选择从小路逃走,并做了详细的安排,他自己骑马前行,安排靳强等四人步行随后,“持剑盾步走”,防止项羽的追兵,保卫自己的安全。最后安排张良断后,估计自己平安抵达军中后,才让张良进去给项羽赔罪,由此可见,刘邦实是在“大智若愚”中身怀谋略。

三、走为上计法

《淮南子·兵略训》中说:“实则斗,虚则走。”[3]如果实力相当就正面交锋,如果实力不及就避其锋芒。在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的兵力十分悬殊,项羽的势力遥遥领先,刘邦无法与之抗衡,只有三条出路:投降、讲和或撤退。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也是一半失败,而撤退不能算失败。撤退,可以转败为胜。当然,撤退决不是消极逃跑,撤退的目的是避免与敌主力决战。主动撤退是以退为进。何时走,怎样走,要随机应变。刘邦虽然率先攻入了咸阳,有称王的意图,但迫于项羽的威慑,最终放弃了,被迫委曲求全向项羽称臣。鸿门宴上杀机四伏,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举起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让他下决心击杀刘邦,然而项羽被刘邦的一系列计策打动之后,不为范增的言行所动。范增只得使出最后的致命的一击,派勇士项庄上场舞剑,准备趁机击杀刘邦。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结为儿女亲家的项伯出来救助刘邦:“常以身翼蔽沛公”。帮助刘邦逃过一劫,刘邦却心有余悸。趁项羽还沉浸在刘邦营造的攻心计谋中,他最后选择了走为上计。

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刘邦在宴会中途,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他借口如厕,趁机逃出军营,召集了张良和樊哙,筹划了史上最快的逃亡行动。然而这次撤退并非是临时起意,赴宴时就可以看出来刘邦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只带了一百多精锐作为随从,并且还精心为项羽和范增挑选白壁和玉斗,礼物的准备可以说也是在为适当时机的撤退做准备。为了安全起见,刘邦避开了惹人眼的大道,选择走小路,走小路比走大道还要节省一半时间。就这样,刘邦就带着几个亲信,从小路逃走了。这次逃走保住了刘邦的性命,为日后的刘项决战埋下了伏笔。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实际上是一个很有心计和谋略的人,当然也是他拥有大智慧的体现。打败项羽后,高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刘邦也不忘对未来“安得猛士守四方”的忧虑。抛开成王败寇的评论眼光,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邦,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工于心计的英雄。在鸿门宴上,步步惊心,但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他能屈能伸、计谋巧妙、心思缜密。他完美地利用了心理暗示法,并巧妙地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假痴不癫法和走为上计法。正是这些谋略为他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撰;张大可注.史记今注·壹.凤凰出版社.2013.01.第146页.《鸿门宴》中的原文引用皆出自本书.不再单独标注.

[2]龙其林译注;闻钟主编.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商务印书馆.2015.09.第199页.

[3](春秋)孙武著.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07.第427页.

猜你喜欢

项伯樊哙张良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张良受书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张良拾鞋
猛人樊哙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张良拾鞋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鸿门宴》中的两个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