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2019-05-12管钰嫦
【摘 要】本文以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課程为例阐述产教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基本理念,提出采用“翻转课堂+小组汇报+教师总结”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实践中优质网络资源有限、实训条件有限、高校教师幼教经验有限等问题,提出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实训材料和拓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到幼儿园交流的机会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 学前教育专业 课堂教学质量 优化 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68-03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产教融合强调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实现“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的目标。基于此背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供给侧,除了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途径,还应该深化自身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实用性,为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主干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先行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领域内存在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卫生保健和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然而,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度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出现“理论记不牢,实践做不来”的问题。随着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思潮的兴起,高校应该主动探索符合这一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优化策略,以符合市场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基本理念
(一)坚持开展“1+X证书”教育。“1+X证书”教育是指让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将职业技能考试内容融入学历教育中。有研究者指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有助于真正培养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掌握职业操作的基本能力,熟悉本行业管理和运行过程,并具有一定的解决现场问题、综合能力较强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职业技能证书主要包括幼儿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资格证等。开展“1+X证书”教育要求学校严格按照相关教学标准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兼顾幼儿教师资格证及保育员资格证考纲的要求,灵活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拥有应对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能力。
(二)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在部分专业理论教学阶段,学生尚未接触幼儿园教育实践,学校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幼儿园一线工作,促使产教融合理念的落实。
首先,运用互联网平台能够将幼儿园一线教育实践与高校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在见习、实习环节之前,学生对幼儿园一线教育实践和幼儿发展水平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学生在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时,往往是结合自己想象中的教育实践和幼儿发展水平来加工理解的,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正确掌握教育知识的内在精髓,也不利于日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而借助互联网平台,幼儿园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录制并上传各个幼儿园教育环节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观摩、讨论,达到“以学生职业岗位将面临的典型社会生活的问题、情景、事件、活动和矛盾为内容”的目标,能够让学生对一线教育实践具有感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结合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也避免了高校教师缺乏优质教育素材或单纯采用文本案例的窘境。
其次,运用互联网平台还能有效拓宽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学容量。一位教师所能提供的教学素材和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有限的。但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学习网络上各个学校同一门课程的优质教学视频,能够有效拓宽教学视野、提升教学容量,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升课堂的操作性。在课堂中学习掌握初步的操作技能,是今后校企合作中学生走进实践一线进行见习和实习的基础。因此,提升课堂的操作性十分重要,不能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人为地割裂开来,更不能单纯地认为学校学习阶段只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见习实习阶段只需要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只有提升课堂的操作性,将实践技能整合到理论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碰到相关问题时从容应对,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
此外,“1+X证书”教育理念同样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操作性。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课程的相关内容在幼儿教师资格证和保育员资格证考试中多有涉及。其中幼儿教师资格证考纲强调,考生“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卫生、保健、营养、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保育员资格证考试对实践操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还包括操作技能考核。这倒逼着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的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尝试
在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课堂中,教师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大胆采用“翻转课堂+小组汇报+教师总结”的形式进行教学。该教学形式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和练习操作技能;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鼓励学生对自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有必要的则进行实践操作演示,这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最后通过教师总结,进行查缺补漏并且再次强调重点内容。
(一)翻转课堂,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能让学生从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处学习该门课程的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位老师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利用互联网,有助于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思维方式,从而扩大学习面并丰富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
在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这门课的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网络教学资源的同时,还会将自己整理的章节学习提纲、思考题、拓展读物、拓展视频、巩固练习题等相关教学材料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并监督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和内容。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除了提供各种教学资料外,还向学生介绍各种查阅文献、学习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己动手查阅各种资料进行辅助学习。
(二)小组汇报,集学习和考核于一体的教学形式。分小组将自学内容在课堂中进行小组汇报,既是学生深化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监测学生自学成果并进行考核的有效途径。
经过前期的自学,任课教师给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并分配不同的汇报内容。汇报要求各小组针对本组的内容结合幼儿园生理与保育的实践案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真题、保育员资格证考试真题,在课堂中进行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材料丰富的汇报。汇报内容如包含实践操作项目则要求在课堂中进行演示。小组汇报结束后,全班师生针对一些重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各组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涉及实践操作项目的,则在课堂中对其进行分组练习、演示。
筹备小组汇报的过程,需要学生对自学的内容进行通读、拓展、分析、整理、操作,是一个“揉碎—吸收—整合—实践”的深加工过程,也是学生深化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正如杜威所说的:“教育不是一边只管讲另一边只管听的事,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过程。”学习也不应该是被动的灌输,而应该是主动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掌握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小组汇报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监测与考核的途径。首先,通过观看小组汇报的内容,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理解是否深入;其次,通过小组汇报的框架和思路,能够了解学生采用了何种学习方法以及方法选用是否适宜;最后,通过整个汇报情况,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因此,通过观看小组汇报,教师对学生自学情况有整体的把握,并给予考核评分,从而也能避免期末闭卷考试这种单一的、结果性的、偏重理论的评价带来的片面性。
(三)教师总结,查缺补漏巩固学习结果。教师总结作为最后一个环节,一方面强调重难点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强化学习;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学习成果、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纠正、指导与监督。在强调重难点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再次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和保育员资格证考试的大纲、题型、真题、出题思路,帮助学生回顾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备战职业证书考试的目的。在纠正、指导与监督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理解错误的知识点进行纠正,对学生不适宜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指导,对学生不够端正的学习态度进行提醒和监督。
总之,在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小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教学形式,旨在于一方面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同时也“会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遵循产教融合的理念从人才培养供给侧进行的大胆探索。
三、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和改进策略
采用“翻转课堂+小组汇报+教师总结”的形式开展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课堂教学是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大胆尝试。笔者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在此尝试提出改进的策略。
(一)针对优质网络资源有限,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课优质的网络课程数量十分有限,而可利用的相关教育实践视频也是少之又少。优质网络教学课程的不足,一方面不利于保障学生自学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相关教育实践视频的欠缺,不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一线幼教实践。
鉴于优质网络资源有限,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则十分有必要。一方面,高校可以与兄弟院校开展合作,将各自的优质课程制作成网络课程并上传网络,相互间免费使用;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与幼儿园开展合作,开设校企合作班。除了学生到合作幼儿园见实习外,幼儿园还可以将本园各个环节的教育活动制作成视频,为高校课堂教学提供案例,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高校教师教学案例不够丰富的问题,还能帮助校企合作班的学生提前了解该幼儿园的院所文化、教学风格,有利于学生日后更快地适应该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工作。
(二)针对实训条件有限,丰富实训材料和拓展平台。当前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这门课的实训条件相对有限,专门的实训室和相关的实训器材数量不足,这直接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本门课涉及许多实践操作项目,例如学前儿童身高、头围的测量,人工呼吸,快速止血,骨折处理等学前儿童测量、常用护理技术和常用急救术。只有提供一定的实训场地和实训器材,才能给予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掌握该实践项目。
要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首先,要积极建设生理保育实训室、丰富相关实训器材。在认知心理学中,实践操作项目属于程序性知识,要完全掌握,除了前期的认知学习,还需要后期的模仿、操作、练习才能逐渐整合、掌握,形成自动化。因此,单纯静态的学习理论知识是不能完全掌握的,还需要在实训场所、借助各种实训器材进行练习,才能真正地掌握。其次,要拓展实训平台,让学生在课程开设期间拥有更多到幼儿园见习的机会,接触一线幼教实践。只有真正接触幼儿教育实践,才能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锤炼实践技能。
(三)针对高校教师幼教经验有限,为教师提供到幼儿园交流的机会。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一线教育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把控不够精准。鼓励并创造条件让高校教师到幼儿园学习交流,一方面能够加深教师对幼教实践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融入专业理论教学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成长。
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師培养机制,双方互派教师长时间、全天候进驻对方教室学习交流。这种长时间、全天候的学习交流方式,对高校教师而言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幼儿园一线教育;对于幼儿教师而言能够系统地梳理幼教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4
[2]李苏新,郑其秀.浅谈高职“双证教育”[J].职教论坛,2005(17)
[3]季跃东.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创业教育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理,2015(1)
[4]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薛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36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探究与实践”(GXZZJG2017A09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管钰嫦(1991— ),女,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任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