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9-05-12陈红
陈红
【摘 要】本文阐述“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想认识上严重不足、理论方面缺乏深度研究、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实践教学有待深入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转变教育理念,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素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17-03
2015年我国发布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等都应该正确理性地认识“创新和创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并将之付诸实践行动。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抓住网络时代机遇,跟上社会步伐,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创业,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一、“互联网+”环境下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时代之必须,发展之要务。国际竞争的本质是各国的知识和人才竞争。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创新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今世界,技术创新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成为变革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有力引领,谁带头创新,谁主动创新,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创新”的内容涵盖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文艺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我国应该把握时代机遇,注重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并肩前行,把创新放在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如此方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力度,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出一批敢于冒险的创新人才。这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一条新的改革思路,为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严峻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创业,这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时代之必须,发展之要务。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当前,单一的资源消耗发展模式在我国区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亟待改变。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备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掌握主干技术、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面对“互联网+”的经济新形势,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必修课的范畴,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等方面增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进而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三)高职学生自我提升的重要路径。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职学生要想在人才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必须具备实践能力、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先让高职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再让学生在工作单位的实践过程中掌握就业技能。这的确是一种正确而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市场和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高职院校的传统学生管理教育已经不适合当下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高职学生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路径就是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因此,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和提高高职院校的影响力都极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淘宝”“微商”等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层出不穷,掀起了社会网络电商的“淘金热”。高职学生也顺着这股创业风潮有了更多的创业机会,但从当前来看,高职学生创业的市场竞争力弱,成功率低,一大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认识上严重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校管理者没有专业教育背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在思想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学生创业潜力的重要作用。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太过片面和现实,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创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的能力,只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看作一种实践行为,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这种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功利性价值观限制了他们的视野范围,造成他们错误的判断。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薄弱,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热情不高导致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不高,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弱,创业成功率低。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方面缺乏深度研究。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构建理论体系的高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目前各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浮于表面,虽然创新创业教育被列入必修课的范畴,但大多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是简单地照搬了一些西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并没有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没有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工作,更没有系统性规划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设立相应的激励约束制度。整个课程相对单调、不成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市场的就业现实情况严重脱节。据统计,我国大学生的平均自主创业率不到1%,而发达国家高达20%~30%。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模仿,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方面进行深度研究,构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一直从事其他专业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兼职工作,他们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也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再加上课程安排上的不合理,创新创业精品课程的数量很少,理论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教学质量不高,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虽然高职院校也聘请了一批成功的创业人士和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和培训,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实际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总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没有形成一支专业优秀的教学队伍。目前的传统课堂教学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对创业知识的获取速度,进一步限制了高职学生的创业思维,不能使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大眾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形势。
(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有待深入。高职院校大都与公司企业的联系不多,不能借助公司企业的丰富创业经提供学生的创业参考,也不能形成良好的“校企一体化”校园文化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更偏向通过创业计划大赛、电子商务竞赛等一系列学生竞赛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真正让高职学生接触到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参考案例。虽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教师的创新创业项目,或者通过小组团队共同申请项目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但这种项目主要还是以书面报告的考核方式进行的,高职学生真正接触创新创业培训、参与创新创业过程的机会并不多,这导致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严重缺乏。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响应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号召,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根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应是: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素养,加强课程开发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
(一)转变教育理念,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互联网+”时代给高职院校带来了两种新的教育理念:一是关联主义,二是新建构主义。这两种教育理念适应了当前的教学要求,共同指导数字化时代的教学工作。关联主义可以将教学方法与网络资源相结合,从“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新的思维视角,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新建构主义是针对“互联网+”的知识碎片化和信息过载等问题提出的,它不仅是一种学习理论,而且是一种思维创新。
从高职院校的角度看,学校管理者应通过整合这两种教学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良原有的教学考核制度,扩大校园网络的覆盖范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自主权,让学生在课内外都可以进行在线学习。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要注重网络实践,例如,鼓励高职学生使用微信、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在线交流创新创业,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从高职学生的角度看,网络的开放性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宝贵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足够多的创业案例开阔自身的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掘创业潜力。因此,学生应按照自己的兴趣个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素养。为了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的师资队伍。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首先应提高高职院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在课上,教师可以用互联网时代的名人创业故事、创业过程、视频演讲等方式分析创业案例的成败经验,通过课上的头脑风暴、辩论比赛等多种师生互动形式,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并通过物质奖励、精神表扬或给予相应学分等认证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此外,教师可以展示当前国家政府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最新进展等信息资源,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最新的创新创业信息动态和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抓住“互联网+”时代机遇。最后,高职院校还应建立专业的师生网络在线交流平台,这一平台主要是面向有创业意愿或已有创业实践的学生,通过加强教师和同学的在线沟通交流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的进行,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简单相加,而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高职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消除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推进“校企一体化”的合作过程,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情况构建“互联网+”下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创新创业活动基地,从实践环节出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具体来看,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考察公司企业一线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立足实际进行教学,避免理想主义和空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生深入公司企业进行实践,搭建学生与公司企业交流沟通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结合势必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互联网丰富的资源以及自由的开放方式打破了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些弊端,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新发展契机的同时,高职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现有的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有效渠道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首先,各高职院校应打破壁垒,开放数据,共享资源,构建并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体系。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开放共享教学信息资源,应建立大规模的教学信息资源的在线开放、共享和交流平台,通过下载、存储、处理、上传和反馈等建立公共教学信息资源目录,提高高职院校对大数据的整合和利用水平。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知识培训和实践指导,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提高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最后,政府部门要鼓励高职院校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放共享体系,为高职教师和学生搭建互联网在线交流平台,提供开放共享的在线课程。此外,出台一系列创新创业优惠政策,适当放宽相关政策的限制,并通过多方融资、多种渠道设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鼓励更多学生进行创业。同时,政府部门和行业专家有必要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
在当前“互联网+”的网络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想要在未来的教育取得主动权,就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背景,将高职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加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学生创业潜力,培养出时代和社会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白广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2)
[2]侯杰,赵珂,刘辰鹏,等.基于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以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创新创业项目为例[J].科教文汇,2019(2)
[3]唐晓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明日风尚,2018(1)
[4]黎永键,关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Z1)
[5]陈学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系统化建设探索[J].职教论坛,2018(11)
[6]徐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
【作者简介】陈 红(1984— ),女,山东苍山人,硕士,百色职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教育信息化。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