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公平分配问题再探讨

2019-05-11刘子恒

市场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收入差距

刘子恒

摘要:改革开放实施四十年以来,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然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也日趋显著。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思想,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即消费水平断层,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效率低下。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于土地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公平分配;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1-0103-02

一、 引言

201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做出报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并不能掩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质量问题。其中,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并存在不断拉大的趋势,收入不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广大农民未能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平衡的、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城乡间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帮助大量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些工作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乎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更关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只是一句口号。

因此,本文着眼于城乡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将运用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思想,重点研究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探索推动公平分配的方法。

二、 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社会收入公平分配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率的提升能推动经济发展,而人类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又一直在追求着公平的价值目标,公平的精神动力推动着社会发展。马克思的公平分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主体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清晰地指出劳动时间决定分配、决定消费,他指出“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在同勞动中个人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产品的个人可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马克思认为公平分配是相对的、历史的,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与其生产关系相适应。他指出“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因此,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来分析公平分配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强调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切实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共同富裕原则。这就要求分配公平应当是机会、规则和过程的公平,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历史的公平,而不是单纯追求分配结果的绝对公平。这反映到城乡收入分配问题上,就是要求在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前提下实现城乡收入分配公平,并保证这一分配过程的公平。具体表现为:城乡居民在占有分享资源时,都受到平等的对待,并通过规则公正来保证这种地位平等、机会公平。同时要求规则的贯彻落实对城乡居民同等适用,公正对待,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保证规则运行过程的公平,从而真正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却逐渐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新千年以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2000年的6280元跃升至2015年的31194.83元,是2000年的5.09倍,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则从2000年的2253元增长到2015年的11421.71元,收入水平虽然过了万元大关,但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近几年来,城乡收入差距虽有一定好转,但是围绕着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问题还很突出,收入水平的绝对差额依然很高。合理的收入差距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持续较高的收入差距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得不到转型升级

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不足就会使生产的产品不能实现,因而导致生产乏力,经济增长压力变大。同时,消费又与收入分配紧密相关,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最直接的因素。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农村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造成城镇市场快速发展,城镇消费日趋上升,但是农村市场则正好相反,出现日趋萎缩的态势,这导致占全国人口比重较大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不能实现升级,农村和城镇的消费层次不断拉大。而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消费已经开始迈向中高端水平,城乡消费水平出现断层,导致社会经济整体的消费结构无法实现转型升级,阻碍了国内需求的扩大。

(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率得不到提高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经济资源会转移到收入较高的地区。由于从事农业生产收入低,农村的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不断向城市转移。而资本也很少涉足投资回报低的农业,这导致更少的人涉足农业,农业的生产规模进一步萎缩,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扩大。反过来,这又进一步造成农村发展陷入困境,使得农村的医疗、教育、生活质量等发展滞后,农民缺乏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无法得到提高,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工作。这些情况使涌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在付出了艰苦劳动之后,仍然无法获得收入和地位的提升,这将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同时,这进而导致制造业、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技术含量低,缺乏创新动力,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效率提高。

四、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初始资源配置存在不公平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调节过程使城乡在利用资源、享受成果中的地位和机会更加不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拉大这一问题日益显著。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资源占有和分配的不公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不断推进,我国的农业用地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经济效率低下,农村土地资源并没有显示出其真正的价值。这就导致政府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合理地价对农民进行适当补偿,而是按照土地效率低下的用途进行补偿,从而使补偿费用偏低,土地补偿收益并未真正使农民受益。然而,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得了巨额收益,而土地的实际使用者则借此获得更高的收入。由于初始的分配不公,加之后来土地使用性质的变化,就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拉大。

(二)农村要素的流动和使用不公平

城鄉二元经济体制限制了农村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平衡。一方面,由于农民占有的生产要素的质量较低,加之教育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都很低。农民虽然付出了大量劳动,但收入水平并不高,虽然看似与按劳分配原则相符,但农村劳动低于“社会所需必要劳动”,导致劳动报酬被压到很低。加之经常出现工资拖欠的情况,城乡间的收入分配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农民并未获得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收益,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虽然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力量,却无法公平地享受城市的发展成果,遭受到很多不公平对待。

(三)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平

教育是人们生存、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教育公平公正是一种起点的公平,然而,我国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并不公平,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很大。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足,缺乏足够的教学设施,造成农村教育在教学条件、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等方面与城镇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差、工资水平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三是中高等教育对农村居民来说成本较高,农民负担能力有限,加之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导致中高等教育中农村生源缺乏。这些情况导致农村居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无法从事较高难度的工作,因而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产生的影响是社会性问题,而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和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因此,要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思想,通过制度建设,在市场调节过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的公平分配。

(一)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要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首先,应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要在原有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上,探索更新、更有效的模式。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健全农村土地的使用和土地流转机制,使农民能够参与土地资源收益的分配。最后,应当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经营道路,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

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方面,借助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手段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的经费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建立城乡相协调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救济保险制度,还应当完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不仅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也是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标志。一方面,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要素高效合理流动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城镇化也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方法。所以,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农村经济,能有效实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真正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刘斌.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的形成及其核心思想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5(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梁娜.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政策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3.

[6]王志刚.政府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中该做些什么[J].红旗文稿,2012(3).

猜你喜欢

收入差距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
关于人力资本不均等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