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2019-05-11李逸龙顾春军王治雄王依明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201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成穗率分蘖高温

李逸龙 顾春军 王治雄 张 珍 王依明(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审定水稻的品种特性和抗性要求越来越高[1],且对已审定水稻品种的机械化程度也有较高的需求。水稻机插栽培在节约秧田面积、减少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秧苗群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可有效实现水稻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并能节约成本、增加效益[3]。在此背景下,为筛选出适宜上海市浦东新区新生态条件下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特在浦东新区新浜基地进行19个水稻品种的品比试验,旨在进一步了解各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稳产性,为这些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浜村浦东新区农业示范园内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绿肥。试验田土壤有机质含量2.3 g/kg、全氮含量124.5 g/kg、有效磷含量7.7 mg/kg、速效钾含量213.5 mg/kg、pH 8.2,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试验选取19个水稻品种,其中早熟中粳品种8个,分别为“松早香1号”“常奉早粳”“光明香粳1号”“嘉农粳3号”“沪早香软1号”“松早香2号”“沪早香粳9号”“丙10-544”;迟熟晚粳品种11个,分别为“松1018”“沪旱61”“光明粳3号”“秀水1402”“青香软粳”“沪粳137”“南粳46”“金香软2号”“秋优 23”“申优 415”“申优 26”。

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早熟中粳组和迟熟晚粳组两组分别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同组内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每处理区面积81 m2,每处理区间隔0.3 m。

1.3 试验方法

1.3.1 用种和机插

试验田前茬作物为绿肥,均采用秸秆全量还田。早熟中粳组各品种均于5月6日播种,用种量为30 kg/hm2,行株距为30 cm×14 cm;迟熟晚粳组各品种均于5月7日播种,用种量为60 kg/hm2,行株距为30 cm×16 cm。

1.3.2 肥料运筹

早熟中粳组,本田施有机肥7.5 t/hm2,基肥施复合肥(15-15-15)450 kg/hm2+碳铵225 kg/hm2,活棵肥施尿素150 kg/hm2,分蘖肥施尿素187.5 kg/hm2,穗肥施复合肥(20-12-16)97.5 kg/hm2+钾肥45 kg/hm2。迟熟晚粳组,本田施商品有机肥7.5 t/hm2,基肥施缓释肥(30-6-6)600 kg/hm2,活棵肥施尿素150 kg/hm2,分蘖肥施复合肥(20-12-16)195 kg/hm2,穗肥施复合肥(15-15-15)187.5 kg/hm2。

1.3.3 病虫草害防治

早熟中粳组和迟熟晚粳组的病虫草害防治措施一致,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抗性

2017年夏,上海地区遭遇罕见持续高温天气,对于早熟中粳水稻品种,其成熟期连续遭遇35 ℃及以上高温,全生育期总体较往年稍短,对生长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于迟熟晚粳品种,其孕穗期也处在连续高温中,并在收获期遇频繁降雨天气,导致部分品种倒伏严重,其中,“南粳46”和“光明粳3号”倒伏率较高,抗倒伏能力较弱,而“沪旱61”“秀水1402”“秋优23”“申优415”未见明显倒伏,抗倒伏能力较强。见表1。

表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及抗性比较

2.2 群体生长动态

对于早熟中粳品种组,各参试品种的有效穗数在388.65万~506.70万穗/hm2,其中“松早香1号”的有效穗数最少,仅为388.65万穗/hm2。受持续高温等气候的影响,部分品种的分蘖率和成穗率较往年显著降低,其中,“松早香1号”的分蘖率仅为302.2%,“沪早香软1号”的成穗率最低,仅为74.79%,均为早熟中粳品种组中最低。

表2 各参试品种群体生长动态比较

对于迟熟晚粳品种组,受天气的影响更大,各参试品种的有效穗数在262.80万~411.15万穗/hm2,其中,“申优26”“秋优23”“申优415”的有效穗数均低于300万穗/hm2,受高温胁迫严重。除“光明粳3号”外,其余品种的成穗率均低于70%,较往年明显下降,且“申优26”的成穗率仅为47.56%,受高温胁迫影响最大。见表2。

2.3 穗粒结构及产量

对于早熟中粳品种组,各参试品种的实际产量在6 695.55~8 313.60 kg/hm2,受持续高温影响,各品种产量相较于往年均有600~750 kg/hm2的减产,其中“松早香1号”实际产量最少,仅为6 695.55 kg/hm2,“光明香粳1号”产量最高,为8 313.60 kg/hm2,表现较好。

对于迟熟晚粳品种组,各参试品种的实际产量在9 167.40~10 578.45 kg/hm2,与往年相比,产量稍有下降,其中,“秋优23”穗型大、每穗实粒数为163.90粒、没有倒伏,实际产量最高,达10 578.45 kg/hm2,综合表现突出;“申优415”产量表现也较好,实际平量为10 357.20 kg/hm2。见表3。

表3 各参试品种穗粒结构及产量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参试的早熟中粳品种,由于其生长中后期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对各品种的产量均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其中,“松早香1号”受影响最大,其分蘖率和最终产量都受到了明显抑制,产量仅为6 695.55 kg/hm2,而“光明香粳1号”产量相对稳定,仍有8 313.60 kg/hm2,对高温天气的抗逆性更佳,综合性状优良。对于参试的迟熟晚粳品种,尽管持续高温天气和后期连续降雨对各品种的成穗率和及时收割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实际产量和品种表现与往年持平,其中,“秋优23”和“申优415”产量表现稳定,综合表现优良,相对突出。

猜你喜欢

成穗率分蘖高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温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