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写作训练如何有效开展
2019-05-10谢劲峰
谢劲峰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相比于字词、句子以及古诗词的学习,写作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性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时,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也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前提,否则在创作中就无法写出有新意的例子,难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结合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科学的训练,通过有针对性、适度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训练;有效开展
初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打好学生基本功的重要前提。众所周知,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所占的比重最大,也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部分。很多初中生表示,在写作的时候无从下笔,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甚至写出的作文缺乏逻辑性。写作训练是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一种练习方式,它能够通过科学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要领,辅助学生克服作文创作这一难题。因此,本文就结合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的现状,对有效地开展教学加以深入的阐述,为学生更好地创作,寫出好的文章奠定基础。
一、加强对学生写作片段的训练作文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而成的,需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情况下,初中作文字数都要求在600 字以上。对于刚刚步入初中校门的学生而言,一开始就进行大篇幅的创作,自然让写作无的放矢,写出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在记“流水账”。片段训练是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片段式的、简短的写作,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助于减小大篇幅创作的难度。教师可以花费课上较少的时间,让学生就某一件事、某一处风景、某一则消息进行写作,以达到练习的目的。另外,片段练习还可以以日记、游记、摘抄等方式表现出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升。例如,某教师每周都会布置两篇片段式文章,让学生用200~400 字记录下这一周中发生的最难忘的两件事。很多学生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不会让他们产生厌烦情绪,对写作也有了更高的热情。
二、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据调查,很多初中生表示写作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高,写不出优秀的作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写作素材。在拿到作文题目后,脑子里没有可用的资料,考虑好久也无从下笔。这与学生经验匮乏息息相关,他们忽视了写作的根本来源是生活,没有从生活中进行积累。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细心、耐心地观察生活,用眼睛去发现美好的事物和场景。平时训练也尽可能地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创作,鼓励学生讲真话、诉真情。可以让他们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写下一些小感悟。这样一来,再进行写作,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三、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缺少兴趣,在需要写作的时候,学生就懒于动笔。所以,要让学生愿意练习,并且从练习中尝到甜头,首先要从兴趣提高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写作本身也可以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一般来说,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往往习惯在命题上限制学生,甚至直接把作文题目定好了,让学生必须以教师所拟定的命题来进行写作。这样做一方面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打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的统一命题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喜好,有些学生对教师所出的题目没有兴趣,而迫于作业压力应付了事。所以为了让学生改变对写作的消极态度,教师可以给他们在写作命题方面多一些自由,让学生围绕着一个命题,打开自己的思路,从多个角度进行审题,写出自己想要写的话,寻找写作的契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
四、结合阅读和教材进行写作训练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教材与学生的契合度较高。因此,写作训练离不开教材,离不开阅读。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通过所学的知识设计写作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不会产生陌生感,还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在教学《最后一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结尾进行续写。学生的想法各种各样,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有的续写的故事是悲剧的,有的则是喜剧的。无论何种方式,都做到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了写作的水平。综上,在初中语文写作训练中,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辅助和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积极的训练。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写作,并注意平时多积累素材,以便让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克服写作难题。
参考文献:
[1]王子平.浅析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学周刊,2016,31(31):168-169.
[2]张桂红.浅析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研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6(30):94-95.
[3]左信.全面实现读写整合有效促进良性互动:浅谈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22):31-32.
编辑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