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2019-05-10王雯静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语文

王雯静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观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入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开发

教师对课程资源利用的认识存在不少问题:没有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没有认识到“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没有认识到“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没有认识到“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综上所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精准定位,把握内涵特点

课程资源是与课程有关的一切资源,具体来说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任何课程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

课程资源各种各样,自然的、社会的、显性的、隐性的、校内的、校外的;既有人力的,也有物力的,既有文字的、实物的,也有活动的、信息化的。这些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让每个学生张扬个性,就必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空间,使语文学习生动起来,有趣起来,鲜活起来。

二、充分开掘,整合校内资源

1.形成教师课程资源

教师自身的人格和学识,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性情陶冶性情,以人格塑造人格。学生每天都在用精细、敏锐的眼睛捕捉着教师这本教科书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增加知识储备,善于通过自我反思和别人评价来强化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通过教学后记、同事建议、总结反思等有效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由“教书型”“体验型”向“科研型”“研究型”转变,认真书写好自己的“教科书”。

2.整合文本课程资源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是人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归纳和演绎,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学生通过与教材文本的對话,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体系。对教材的处理,教师应跳出传统模式,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建构知识的心理特征,同时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能力,打破教材不能重组的禁锢,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处理。如教材文体创造性的改编,不同学科相关教材的系统性重组,相关文字、影像拓展性的补充,使薄薄的教材因智慧的加工而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内涵。

3.生成学生动态资源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每个人各种智能的组合方式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体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倾向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个体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等的明显差异。

三、合理开发,利用校外资源

1.开发家庭资源

校外资源中,学生沉浸在家庭和睦的氛围中,耳濡目染的是家人的举止言行。“家”是一个人感情的归宿,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思想的陶冶场。第一要密切家校联系,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办“家校之声”小报、校园网开辟“家校直通车”栏目、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增强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学生的意识;第二要尊重家长,平等沟通,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交流家教的成功经验,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第三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引导家长介入学生的学习评价,为学生积累大量的生活体验,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情感世界。

2.拓展网络资源

网络是丰富的信息库、巨大的资源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形成网络资源共享。随文下载相关文字、图片、影像,办电脑小报,提供语音跟读,网上交作业,制作个人网页,建立个人网站,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方位接收、再现、交流的空间。网络资源的引入、网络资料的链接以及网络对话都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学与网络的融合。合理恰当地运用网络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生活面和知识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3.延展社区资源

充分利用、摄取社区资源,与校内资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其一,深入社会生活,体验角色。组织实践活动,“当一天农艺师”“今天我当家”“我是校园小导游”等,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充当社会中的一员,在实践中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其二,汇入自然生活,认识世界。组织学生游览自然风光,参观名胜古迹,了解风俗民情,采访新人新事,让学生经常接触自然状态中的人、事、景,丰富生活世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建立稳定的联系,努力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其三,引导学生关注社区发展,增强社会责任。让学生关注“我家的开销情况”“保护平江河”“垃圾分类”等社会热点,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见解,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丰富人文底蕴,凸显语文教育与培养人的紧密联系。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课程资源观,构建语文资源体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扩展语文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融合,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编辑 刘晓宇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