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

2019-05-10陈惠卿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

陈惠卿

摘 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要“巧”当学生的“重要他人”,巧寻影响学生发展的“第一源头”,巧辨学生的“成长问题”,恰当处理“师长”与学生的关系,改变学生的“自我期待”,借用班级舞台,引领学生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艺术;重要他人;学生发展

班主任作为与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师者,对学生的健康成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这一岗位的职能,班主任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品格、能力、交友、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意识到自己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要“巧”当学生的“重要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成就学生的终生发展。

一、巧寻“第一源头”

家庭、学校、同辈和社会文化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四大影响源。不少研究表明,目前“第一影响源”已经由原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倒序为“社会文化影响—同辈群体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因此我们要能根据学生的实情,准确找寻影响学生的“第一影响源”,找到学生彼时心中的“重要他人”。

二、巧辨“成长问题”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把德育问题等同于品行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要树立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行为”的观念。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问题行为”更多的是成长过程中的情绪困扰问题和心理适应问题,如学习困扰、青春期情感、沟通障碍、责任缺失、习惯养成、适应不良、理想迷失、网络成瘾等。这些“问题行为”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的困惑,主要是“成长问题”,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与人品人格不能直接挂钩,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做理性分析,一旦学生出现这些行为偏差就全部归为“品行问题”,给他们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甚至上升到道德人格层面来进行批判。这样做只会弄巧成拙,失去学生的信任,把学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让学生越走越远。

三、巧放“师长姿态”

从成长周期来看,小学生在这一阶段要面对环境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人际交往敏感等诸多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像一张网一样难以解开,这时候的学生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当学生特别需要帮助和引导时,班主任要巧当学生的“重要他人”,以积极主动和平等尊重的原则和孩子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恰当处理“师长”与学生的关系,亲近学生,自觉成为学生“心理上的同龄人”,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学习和品德上进行“自我建构”。比如学生出现问题了,不要在课堂上公开进行指责,可以通过一起散步、一起参与活动等方式来疏导;当教师自己犯错了,不能强词夺理,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从心理上信任了我们才会得到“安全感”,进而才会打开心扉,把我们当成“重要他人”。

四、巧启“自我期待”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班主任一般要陪伴学生比较长的时间。在周期里,班主任若要影响学生,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自我期待”。我们要给学生创设目标,适时鼓励,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一起总结成功的宝贵经验;出现问题,不嫌弃不放弃,与他们一起承担失败和受伤的苦楚,一起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战友”。我们要让学生产生自我期待,让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乐于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当班级成绩进步了,要抓住优点大力表扬,多与家长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这个“重要他人”的鼓励,让学生期待下一次的表扬;当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或者成绩退步了,我们可采用“同理心”,多平等沟通,找寻问题背后的原因,明确改进的方法与路径,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这个“重要他人”的“智囊”作用,期待下一次的进步。

五、巧借“班级舞台”

作为学生在校的“重要他人”,班主任要巧借“班级舞台”来营造切实有效的德育氛围,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例如充分利用班会课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多开展“活动体验型”的主题班会课。与学校德育常用的养成、说理、辅导等德育方式相比,“活动体验型”德育是一种更真实、更有效、更能入脑入心的德育方式。班主任可尝试从“价值引领”“思想激励”“社会适应”“团队合作”“学习促进”等诸多方面设置主题,与学生一起“参与体验”,获得有益的生命体验。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班主任可以暂时退到幕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置宣传栏、黑板报及其他用来主导宣传舆论的工作,让他们体验担当班级主人翁的感觉,同时也充分展现他们自己的才华,增强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班主任在这个管理过程中,充分凸显“领路人”“军师”的“重要他人”的作用。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意味着要“良工运精思”,更新育人观,还要“巧极似有神”,巧行重要事,润物于无声。教师要像春泥护花,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养分,发挥“重要他人”的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下有效提升班主任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孙静.新时期初中班主任能力结构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8.

[2]李海芳.大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5.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中职院校课堂管理探讨
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