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公务员媒介素养的思考

2019-05-10于风

科技传播 2019年8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公务员新媒体

于风

摘 要 随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新媒体与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对于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而言,利用媒介手段进行执政已经成为其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公务员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当下公务员群体在媒介素养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不足,试图提出合理化的策略建议,以期促进公务员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益于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 新媒体;媒介素养;公务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3-0197-02

2018年5月2日晚,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某基层学校的蒋姓教师向“贵池区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平台发送了一条咨询信息,收到的回复却是“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因为无法相信官方微信能作此回复,随后她将咨询信息重新发送一遍,收到的反馈变成“我仿佛听见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此事经过网友大量转载之后,“贵池区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平台引来批评声一片。据了解,类似于“贵池区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平台的“雷人回复”事件常有发生,公务员在新媒体上“乱说话”以应对舆论关切的行为也并非个案,此类事件的每一次出现都不免引发人们的热议,这种行为的背后表面上反映出公务员群体不懂得、不善于利用新媒体,实质则是公务员群体媒介素养缺失的表现。

1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公务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普及,新媒体逐渐渗透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微信朋友圈、微博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3.4%、42.3%。[ 1 ]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借助新媒体表达社情民意,参与政治互动,而且关注着公务员在新媒体上的“言行举止”,成为监督公务员的重要力量。

从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媒介事件来看,公务员在新媒体上处理问题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表现不仅未赢得民心,反而为公众所诟病。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公务员的媒介素养,以合理地利用新媒体执政,应对舆情,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2 我国公务员媒介素养现状

一是对新媒体重视程度不够,媒介素养意识淡薄。随着新媒介技术的日益發展,新媒体平台愈来愈成为政府和公民之间沟通的桥梁。而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新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民对政府的“印象管理”。如中国政府网开通的“我向总理说句话”板块,网友提出的一些比较好的建议会被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也会得到总理的回复、采纳。中国政府网的这一举措,可以说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相比之下,当下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有些部门开设的官微,既不及时更新动态,向受众传达信息,也不与网民互动,听取人们的意见反馈,可以说官微“形同虚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公务员的媒介素养意识淡薄,未能正确认识新媒体对于政府执政的意义。

二是忽视新闻传播规律,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公务员群体不了解新闻传播规律,忽视了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如湖南永州文明办的工作人员周某,使用官方微博为PG One所演唱的一首歌曲“打call”,而该歌曲已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点名批评“教唆青少年吸毒与侮辱妇女”。周某违规使用官微支持污点艺人、传播违禁歌曲的事件,迅速在网络发酵,这不仅为永州市文明办带来了不良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三是未建立健全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缺乏复合型人才。“媒介素养”是一个舶来词汇,起源于英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政府的大力倡导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介入,制度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大规模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2]而我国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卜卫在1997 年所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 3 ]之后,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如2006年上海市闸北区启动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复旦大学成立媒介素质研究中心等。虽然,我国已经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媒介素养教育仍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还有待建立健全。对公务员群体而言,一方面出身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才仅占少数,公务员群体整体的媒介接触与使用能力难以均衡,另一方面这一群体大多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务员群体利用新媒体执政带来了挑战。

3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公务员媒介素养的策略

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新媒体,树立媒介素养意识。在当今媒体环境下,新媒体不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为人们发表观点提供了便捷的平台。鉴于新媒体平台自身的传播特性,当一些重要事件发生时,网络上的有关言论会得到迅速传播,产生强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务员未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甚至表现出不当的行为,便会使得新媒体的“凸透镜”效果立刻显现,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正因如此,当下一些公务员往往“谈媒色变”,对新媒体唯恐避之不及,更不必谈利用新媒体进行执政。这种对待新媒体的错误态度,使得公务员错失与公众、媒体进行交流的机会,而且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处理上,因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其自身的形象也受到一定损害。当网络上各种言论混杂时,公务员可利用新媒体及时传递官方声音,安抚社会情绪,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此外,公务员自身应树立媒介素养意识,认识到提升媒介素养的重要作用,避免不知“媒介素养”为何物的尴尬。

其次,公务员应担当新媒体“意见领袖”,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如有学者所言“由于政府机关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发挥其正确引导舆情的重要作用,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提升公务员的媒介素养,尤应发挥公务员“正确引导舆情”的作用。公务员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代表着政府的整体形象,话语权威性强。当其参与到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则极易担当新媒体“意见领袖”。在日常工作中,公务员应发挥新媒体“意见领袖”的作用,注重与公众间的互动,听取公众的反馈意见,不断提高为公众服务的水平。在媒介事件发生时,一方面公务员应及时将事件真相告知公众,提高事件的透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防止谣言等负面信息散播;另一方面,还应与网络大V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名人合作,借大V之力,扩大消息的传播范围,从而合力引导社会舆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最后,完善政策机制,重视公务员媒介素养的培训。美国学者班尼特曾说:“在当今时代,处理媒体关系,已经从原来的通过个人的聪明才智就能驾驭的一门艺术,变成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来把握的一门科学。”[ 4 ]因此,政府部门应重视对公务员媒介素养的培训。在政策的实施上,政府须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为定期开展公务员媒介素养的培训提供制度保障;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政府机关可与高校新闻传播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邀请其为公务员开办系列讲座,系统讲授媒介素养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借助于专家对于公务员媒介素养的课题研究,进一步发现公务员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规避问题出现。在培训内容上,一方面公务员应熟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提高新媒体使用技能,善于同新媒体打交道,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另一方面,不论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应对突发媒介事件时,公务员都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媒体和公众,正确合理地使用新媒体,加强与公众的互动联系,真正发挥新媒体的“桥梁”作用。

4 结论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人们信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愈来愈多的政府部门利用“两微一端”进行执政工作,并且借助新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沟通联系,提高执政能力的同时,也展现了政府部门的亲和力,赢得社会公众的肯定。当下,面对新媒介的浪潮,公务员理应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注重对新媒体的学习与运用,主动借助于新媒体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http://www.cac.gov. cn/2019-02/28/c_1124175677.htm.

[2]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449.

[3]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2004(5):11-13.

[4]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M].5版,杨晓红,王家全,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16.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公务员新媒体
篮球公务员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