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科普渠道建设初探

2019-05-10徐嫩羽

科技传播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播学

徐嫩羽

摘 要 文章结合传播学理论,研究气象科普渠道的建设。近年来,我国气象科普成效显著,渠道建设上,实体科普馆、互联网科普、传统媒体科普格局已经初步成效。但是气象科普理念和内容还有待完善。文章对气象科普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 气象科普;传播学;渠道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3-0019-04

近年来,气象科普走进寻常百姓家,受到大众关注。气象灾害和全球变暖时刻提醒着气象科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气象部门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普通群众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却仍然差强人意。气象科普如何才能更好满足普通群众的需求?

做好气象科普,一方面需要建设合适的渠道,另一方面需要开发吸引人的内容。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技术对内容的接收有重要作用。同时,“内容为王”永不过时,优质的内容才能保持受众对产品的持续吸引力。渠道和内容两条腿走路,相互合适,相互吻合,是完善气象科普产品的两个方面。气象科普的渠道有哪些?是否针对合适的受众?内容与渠道结合得如何?这是本文提出的问题。

科普工作主要指的是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根据国家科普事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业务职责的要求,在科技传播与普及方面所承担的具体任务、采取的具体行动以及所要完成的具体业务。①气象科普业务主要是指气象部门根据国家科普事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业务职责的要求,在科技传播与普及方面所承担的具体任务、采取的具体行动以及要完成的具体业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近年来的科普渠道和内容。2012年,中国气象局成立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是中国气象局负责科普工作的直属业务单位,业务范围是气象宣传和科普、气象新闻发布、相关研发。我国的气象科普工作主要由各气象部门承担,因此,此研究对象可以反映国家级气象部门的科普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

1 气象科普渠道建设的基本情况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提出建设实体馆、流动馆、数字馆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从这个角度,可以一窥气象科普的渠道和内容建设。

具体来说,中国气象局建立了中国气象科技展厅,为“实体馆”建设;组织开发并推广“流动气象科普设施”,为“流动馆”建设;上线了中国气象科普网、气象知识等网站,为“数字馆”建设。

1.1 实体科技馆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位于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展厅面积800m2,2006年3月23日对外开放,由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负责维护和接待讲解。展厅年开放天数300天,年参观人次为1.5万。

1.2 流动馆

流动气象科普设施借鉴中国科协科普大篷车的装备形式及相关标准,设计开发适合运输和室外展示的流动气象展品和宣传品。配合流动科普设施的传播,中国气象局开展“流动科普设施万里行”活动。“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活动重点选择比较偏远、信息不发达地区的农村、校园、社区。流动气象科普设施利于推动国家级、省级优质科普资源向地市、县、乡镇延伸。

1.3 数字馆

数字馆实际上就是互联网科普。气象宣传科普中心运营了气象知识网站、中国气象科普网等气象科普网站,气象知识等微信公众号,气象知识等官方微博。

1.4 媒体科普

《气象知识》杂志于1981年创刊,《气象知识》是全国唯一一本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彩色科普期刊。《气象知识》杂志一直秉承宣传普及气象知识、弘扬科学文化、反对和破除封建迷信的办刊宗旨,積极组织编发了大量公众关注和喜爱的文章。

2 当前气象科普渠道建设特点

2.1 全面的渠道建设

相对于早期的“枪弹论”,目前的传播效果理论更强调受众的主动作用。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像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媒介信息就像“子弹”一样击中每只眼睛和耳朵,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产生直接、迅速、一致,因而也是巨大的影响②。

卡尔·霍夫兰曾于1946年提出了个人差异论。个人差异论认为,媒介在设计劝服性传播前,需要先弄清受众的兴趣、爱好、需要、价值观、态度等,再挑选与之相应的讯息进行传播。否则,与受众特点和需求不符合的讯息,就会遭到回避和拒绝③。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的相关文件显示,中国气象科技展厅科普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流动气象科普设施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气象知识》作者和读者对象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社会大众,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气象爱好者以及厂矿企业、社区、农村等基层的广大气象信息员。

那么,这些受众的选择是否合适?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是否适合其科普的受众,是否能扩展传播对象?

中国气象科技展厅的科普对象定为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利于气象科普向更广泛人群扩散。米勒和其他一些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借鉴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的公共政策领域的“热心公众模型”,考察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公众分层问题,利用实际调查测量了公众对科学技术政策的关注程度和兴趣水平,建立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公众分层模型”。该模型认为科学技术政策形成过程中涉及五个群体:决策者、政策领导者、热心公众、感兴趣公众、一般公众④。未成年人处于学习阶段,好奇心强,对事物的了解有助于激发未成年人对该事物的兴趣,从而继续研究,并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关注该事物。未成年人中的“热心公众”可以感染“感兴趣公众”“一般公众”,从而扩大气象知识的传播范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有较大的决策权,理解力较强,对气象的重视不仅可以扩大气象知识的影响面,而且可以增进部门合作。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间的“决策者”“政策领导者”可以进一步感染热心公众、感兴趣公众、一般公众。

“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是基于流动气象科普设施的活动传播。“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是在基层推进气象科普的主要手段,有利于缩小“知识沟”。蒂奇纳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⑤基层人群可利用的气象科普渠道较少,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气象知识的缺乏,与其他人群的知识差距越来越大。农业与气象密不可分,而防灾减灾与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流动气象科普设施针对基层人群,对缩小“知识沟”有一定的作用。

数字气象科技馆主要针对互联网用户。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大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 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⑥。互联网对传统传播生态的猛烈冲击,要求气象科普也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互联网科普的优势是能够迅速发布气象灾害信息,避免谣言的传播。

《气象知识》作者和读者对象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社会大众,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气象爱好者以及厂矿企业、社区、农村等基层的广大气象信息员。由于杂志出刊的稳定性,《气象知识》能保证长期的深入的科普。然而由于传统媒体式微,影响力有限,限制了杂志的阅读量。

由以上分析可见,气象科普渠道建设仍然存在改进空间。目前,互联网气象科普已经运用了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渠道。然而,由于内容分散,并没有形成合力。实体的科技馆和流动设施方面,气象科普仍需要继续提高技术的先进性。尤其是气象科技展厅应该走在时代的科技前沿,引入最先进的技术。气象科技馆仍以展板为主,互动性高科技展品较少,不能满足受众需求。此外,实体馆、互联网科普、科普杂志3个渠道的互动性不强,并没有相互借力,形成合力,数字气象科技馆没有得到宣传。

2.2 内容建设有待加强

20世纪下半叶之前的科技传播与普及是以“科学”为中心,强调向公众普及更多的科学知识,20世纪下半叶之后的科技传播与普及越来越转向以“公众”为中心。在现代科学普及阶段,受众已经由被动变主动,所以把科普理解成单纯的知识灌输是不正确的。

气象科普经历了“科学普及”的单向传播向“科学传播”的双向互动转变。“三位一体”气象科普基地建设以广大社会公众为“中心”,促进“(科普)教育模式”向“(科普)服务模式”转变,促进公众被动接受气象科普向主动认知并参與气象科普乃至气象工作的转变。

那么,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的内容是否合适?是否能满足不同受众的真正需求?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首先,内容的分众化不明显。气象科普受众都面向于不只一个目标群体,却使用几乎同样的科普设施。然而,不同的人群所能适应的传播手段是不一致的。比如,在气象科技展厅中,未成年人对互动性强的展品感兴趣,而领导干部、公务员对气象部门的工作感兴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兴趣点用一个展厅来满足,难免存在展品混乱的感觉。流动气象科普设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农民、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兴趣点不一致,农民需要更多有关“农业气象”的内容,而城镇劳动人口需要“城市气象”的内容。气象部门重视提供什么,却不够重视受众需求什么。数字气象科技馆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但在制作中似乎更考虑了未成年人的需要,没有分阶段、分知识层次地进行科普。

国外一些气象科普设施的分众化做得较为完善。意大利Muse科技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科普,0~5岁的孩子有科技墙的活动,5~1 0岁的孩子有在科技馆过夜的活动,20~25岁的青少年有数学科技的项目。美国Noaa网站针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有不同的栏目和内容,并专门为学生设计了实验、游戏等。实际上,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办的杂志《气象知识》分众做得较好,已经推出了常规版、校园版、科普活动版。

其次,气象科普目前所处的层次仍较低。科学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复杂化决定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目标的多重性。当代,这些任务涉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服务公众参与科学、服务科学技术创新。目前,气象科普的重点仍然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而在服务公众参与科学、服务科学技术创新上做的较少。实际上,受众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获得和理解科学技术知识。互联网时代,公众取得知识和理解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并不依赖于气象部门对气象知识的传输。然而,如果气象部门能够推出公众参与科学、服务科学技术创新的项目,公众应该会更感兴趣。在英国,公众参与气象观测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英国开展了一个“大黄蜂”的项目,公民参与观测黄蜂采蜜,收集数据,从而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做出贡献。

最后,气象科普资源分配不均。气象科普对偏远地区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贫困山区,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尤为严重。然而,大城市和偏远地区获得气象科普的资源差距较大。虽然中国气象局实行了“气象科普万里行”等方式深入基层进行气象科普,但偏远地区的气象科普资源仍然较为短缺。

3 气象科普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发展气象科普,除了完善现有的内容和渠道建设外,还可以在提高受众参与度和受众覆盖率、更新科普理念3方面发力。

3.1 提高受众参与度

气象科普基地建设的初衷是覆盖不同的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渐渐覆盖整个人群,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然而,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人们对气象灾害不了解、不懂得如何防灾减灾的现状。灾害来临时,气象应急科普赶不上真正的防灾需求。这反映了受众参与度还不够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是受众对重要而不紧急的“气象灾害”不关心,直到灾害发生时才想要了解,而灾害来临时又可能疏忽大意,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其次,气象科普宣传不够,导致大众对其了解的匮乏,不能有效获得传播气象科普知识的渠道。

提高受众参与度,有以下几种方式:

1)加大宣传力度。美国波士顿定期举办的“科学节”展现了强有力的宣传力度,主办方在球场和商场打广告,让公众了解“科学节”的举办。

2)推出互动性强的气象科普渠道和内容。科普界都认同的一句话是“告诉公众,他们可能会忘记;展现给公众,他们可能会记得;让公众参与,他们就会懂得”。互动性强的展品才能让公众真正了解科学。

3)加大与企业的合作。波士顿科学节与企业合作,展现企业的最新科技展品。意大利科技馆与企业合作,设计了一个动手制作企业产品的展区。这种借外力的方式,既满足了最新科技的需要,又节约了经费。

3.2 提高受众覆盖率

在气象部门建立各种渠道之前,已有很多社会媒体建立了相应渠道,拉走了气象部门应有的粉丝。社会媒体传播方式的活泼度较高,吸引力强;气象部门内容严谨,“吸引眼球”的能力较差。气象科普网站的点击率不够高。此外,气象科技馆和流动科普设施的覆盖人群小。除“世界气象日”外,普通民众接触气象科技馆和流动科普设施的机会较小。而气象科技展厅一次性容纳参观人数在200~300人左右,不能容纳太多人数的参观,这也影响了气象科技展厅的进一步发展。全国气象科普专职人员不到200人,人员缺乏也制约了气象科普对公众的覆盖率。

提高受众覆盖率,主要注重产品的建设,即内容建设和渠道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吸引受众,并争取社会媒体的支持。

3.3 更新科普理念

首先,根据受众需求做科普,而不是根据成果展现做科普。目前的气象科普主要停留在气象知识的层面上,而受众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接触气象知识。对受众来说,气象部门独家、权威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围绕新闻事件做科普,借力事件的东风,提高气象科普的关注度。目前,气象部门开展“应急科普”,即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及时开展科普,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这过程中,气象部门微博覆盖率不高的问题又显现出来,而主要靠微博大V转发获得关注。因此,可继续利用大V,甚至培养大V。另一方面,做好气象科普的资源库和专家库,提高应对事件及时开展科普的能力和时效性。

最后,将老式科普转为“有时代感”的科普。八九十年代,科普作品较多,而当时的科普作品堪称经典。目前,很多科普作品仍延续过去科普作品的风格,时代感不强,对“互联网一代”吸引力减弱。这方面,果壳网、科学松鼠会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科普可以做的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

4 结论

总之,气象科普渠道做的较为全面,而理念、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从而发挥渠道和内容的合力,做真正有用、有趣的科普。

注释

①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教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4.

②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M].

③卡尔·霍夫兰 (Carl Hovland) .新闻学与传播学经典丛书·英文原版系列 : 传播与劝服.[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④任福君 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71.

⑤P.J.Tichenor, 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J].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Summer,1970:158-170.

⑥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59.htm.

參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程曼丽,乔云霞.新闻传播学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传播学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传统媒体正能量的传播学探析
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与艺术学视域里的新媒体关系探讨
传播学语境下网络大V的形成与去神秘化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传播学视域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播与保护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