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借贷的事实审查与举证责任分配之法理

2019-05-10刘远芳

法制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举证责任民间借贷

摘 要:在消极性和能动性等方面需要司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平衡,针对于私法范围之中的民间借贷行为在法律规则方面需要对能动主义司法方法进行一定的采纳,并且实质性的对借贷进行审查,认定借贷事实,而不能只是依照借据的单证来对借贷的事实进行认定,需要结合借贷的款项交付凭证与实际的借贷金额大小等多方面因素来对借贷的事实进行综合的判断。

关键词:民间借贷;事实审查;举证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5-0221-01

作者简介:刘远芳(1992-),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江西理工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在读。

一、借贷事实的司法审查:实质与形式

在司法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所指的是依照司法依照法律制定的规则来进行具体的裁判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会过多的考虑案件判决结论的实质正义,我们也常常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司法的形式主义。事实上在法律的规则之下对于价值判断已经做出了一定的预设,基于这种情况相关的司法裁判者并不需要再对价值做出判断。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要实现的是法的安定性与适用的统一性的法律价值。在这种方法论之下人们常常会将法律认定为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都不足的学问,只需要依照法律概念的分析和逻辑法则进行计算便能将相应的答案得出来。这种方法虽然与人们对于平等正义的渴求相符,然而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不成熟经验以为构建在这种意义上的正义事实上不过是一种形式主义,如果形式主义法律思维出现得过多便必然使法律在社会的不断变迁过程中对于经济环境的适应性受到严重的限制。形式主义方法论之中忽视了法官所能起到的能动作用,正常的审判过程中法官所做出的法律决定必然是经过了一定的价值选择过程,需要保证这种价值选择过程不夹杂任何的随意性行为,其前提应该是在一定时期之中对于法律伦理与社会现实的理解,结合形式主义司法判断的本质不难发现这种结构属于一种全有全无的状态,由其造成的结果极有可能出现一种极端。

二、凭据单证的实质审查:程序与规则

在对民间借贷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中对于借贷事实的认定既属于民间借贷案件审理的一个起点,而且这也是长期以来司法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一般情况下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大都比较简单,而且审理过程中可以依赖的证据也具有一定的单一性特点,这种情况下主要依照的便是借据,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债务进行虚构和经由诉讼的程序来实现对法律责任的规避以及逃避债务的目的,由此变会使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基于这种情况在对借贷事实进行审查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对一些证据规则进行机械的适用,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性的判断民间借贷案件之中所能够收集来的全部证据,而不能只是对证据进行片面的认定或者以找一些个人主观臆断来对证据进行取舍。由于上述的原因使我国法院在长期以来对实际的民间借贷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中汲取了一条综合判断与实质审查的经验,就是要求在审理案件的判断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借贷金额的具体数目、还要结合贷款人的实际经济能力、收集款项交付过程中的凭证、并且还需要結合当事人之间采取的具体交易方式或者交易习惯、当事人的事实陈述以及借贷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来对借贷事实是否发生进行综合的判断。

三、民间借贷案件的诉讼机制:原则与诚信

现代民法之中诚实信用这个基本的原则所指的是在民事主体活动之中在对权利进行行使以及履行义务的过程中保证恪守信用和诚实不欺的原则。在程序法之中所说的诚实信用原则指的是民事诉讼的诉讼人与一些与诉讼有关的参与人在进行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诚实、公正与善意的诚实信用原则来要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各个主体在进行具体的民事诉讼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他人的权利给予尊重,并且相关的行为一定要依照诚实信用进行。诚实信用所具有的功效相对较多,在司法之中可以应用诚实信用来对举证责任进行分配,而且,如果出现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做出虚假诉讼的话需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比如离婚时夫妻一方与第三方之间发生虚假借贷的行为就需要依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判定。这种情况下的证据需要法律进行一些实质性的审查。

严格的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遵守是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而且具体的诉讼过程中会由于与诚实信用原则之中的内容相悖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发生。而且在这个问题之上最高人民法院也尝试性的确立出一个具有严格性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还规定了民事借贷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如果在审理过程中没有正当理由便拒绝到庭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个规定之中的内容与诚实信用原则之中的内容有着较大程度的相似性,并且对于双方当事人负有在法庭之中对于民间借贷的事实真实陈述的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四、结束语

民间借贷一直属于长期以来法庭审理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本文之中简要的对民间借贷之中事实审查与举证责任分配法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由此能够为人们在对民间借贷案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吴泽勇.证明责任视角下民间借贷诉讼中的借款单据鉴定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18(09):62-70.

[2]吴泽勇.民间借贷诉讼中的证明责任问题[J].中国法学,2017(05):258-278.

猜你喜欢

举证责任民间借贷
左手民间借贷右手不当得利
民间借贷类公证初探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