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与美学的生态人本主义意蕴分析
2019-05-09王睿
王睿
康德哲学与美学讨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倾向于生态人本主义,是对神学以及功利主义思想的批判,为人类获得自由指明了路径。本研究论述了康德哲学与美学的生态人本主义意蕴,期望对追根溯源生态人本主义思想,揭示康德哲学与美学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所帮助。
人本主义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所提出的论断,即“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将人视为万物核心,也是衡量万物的标准,提升了人在万物之中的地位。西方人本主义起源于苏格拉底提出的“认识自己”重要命题,将哲学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人。进入中世纪之后,人们对神的信仰持续了上千年,使得哲学研究视角也定位于神的信仰。直到文艺复兴,哲学领域开始关注人的本性,康德对人的讨论树立了哲学的新旗帜。康德的哲学围绕着人而展开,是关于人的根本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其宗教哲学、道德哲学以及美学都倾向于人本主义,并将自然融入到人的讨论中,形成了生态人本主义哲学与美学。
一、康德宗教哲学的生态人本主义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对宗教问题的讨论是重要组成部分,他将神学转变为人学的问题进行研究,使神学对宗教信仰的论证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彻底将神学纳入人本主义体系,实现了神学的人学化发展。在康德的宗教哲学中,他确立了人的重要地位,将人视为宇宙的核心,这是对千年来神学思想的挑战。同时,康德宗教哲学提出的人本主义倾向于历史主义和理性主义,将宗教问题全部划归于人本主义架构下进行解决。在此之前,人类哲学史一直受上帝信仰的制约,难以摆脱神学的束缚,而康德提出宗教哲学则终结了哲学与神学之间的关联,将宗教哲学与人学进行联姻。康德宗教哲学蕴含着生态人本主义思想,他将哲学研究从以自然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确立了人是高于一切生物的崇高地位,这也是宇宙本体论的建立根本。在生态人本主义下的宇宙本体论中,康德认为,人如同太阳一样是万物的主宰,其他任何生物都会围绕着人来运行。
康德宗教哲学高举着人学的旗帜,发起了哲学革命,这场革命使人们从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人,进一步了确立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赢得了反神学人本主义的革命胜利。康德认为,神是与自然界毫无联系的、超自然的东西,带有不可预知性,而人则是自然界的主人,进而将生态观孕育到人本主义之中。康德提出的人学本体论摧毁了上帝上千年的精神统治,他以不可知论排除了上帝对可知自然界的干预,使人们可以从盲目信仰上帝的泥潭中站起来,确立了人才是自然立法者的地位。由此可见,康德的宗教哲学消解了神形象的自我异化,取而代之的是明确了人在自然界的庄严地位,使生态人本主义得以追根溯源。
二、康德道德哲学的生态人本主义
康德道德哲学无疑渗透着生态人本主义倾向,他将道德基础从经验的外在对象中剥离出来,转向以人的善良意志为主的德性论伦理学研究。康德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缘起于道德行为,只有具备道德行为的人才被称为真正的人,那些丧失了道德行为的人,等同于动物。这也表明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从道德层面界定了人之所以高于动物的原因是人有道德行为。从实质来讲,康德将德性作为人类的力量,他认为研究人的内心世界,远远重要于研究宇宙科学。在道德哲学里,康德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只有自由才能赋予人的独立、尊严和个人的伟大。换言之,人只有是自由之身,才能有道德行为,道德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之上。康德认为,人不仅是理性的存在者,受理性法则的约束与支配,享受着至高无上的尊严,同时也是感性的存在者,受自然、现象以及自身欲望的驱使,只有相对价值,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所以,人就是在遵守着自己的立法而存在,这也证明了“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的论断。
康德的道德哲学寻求的是人内心的道德律,人超出所有自然物,是道德自律的主体,所以必须摆脱自然感性的欲望驱使,在一定程度上会获得超脱于自然条件束缚的自由。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将大自然看作是对人类的恩赐,并对大自然产生热爱、敬重之情,使自身在大自然中得以升高自己的地位。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自然界对人的存在起着不容替代的作用,它能够促使人超越感官欲望,从自由的视角出发对自然界产生审美体驗,这正是康德生态人本主义哲学的精髓体现。
三、康德美学的生态人本主义
自1781年开始,康德陆续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部著作,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也随之诞生,一场哲学上的革命正式拉开序幕。《判断力批判》是这三部著作中较具代表性的一部,又被后人称为“第三批判”,虽然从写作时间上看,这部著作要晚于前面两部著作,但第三批判并非由此而得名,更多的原因是康德在写完前面两部著作之后,发现缺少了一块内容,所以才有了第三部著作的出现,这实质上是一种补充,也可以看作是前后的过渡与衔接。人的自由是康德批判哲学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贯穿于三部著作,而在第三批判中,康德美学的生态人本主义得到了诠释。康德在美的分析论中对美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阐明了美与生态思想之间存在同构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康德的自由理论对个体自由进行了着重强调,他认为:推己及人的普遍性是个体自由得以实现的根本。而对于生态思想而言,己所不欲却要施于他人是该思想的重要特征,这与康德的自由理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美是人的主观感受,美好的事物能够带给人愉悦的心情,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因为人觉得美并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的利害,由此使得愉悦成为人对美的评判标准和依据。这个判据是人在感受审美对象带来的愉悦时,能够获得对自己无任何利害的纯粹自由,其与生态思想的主观普遍性相一致。
道德范畴中包含了一部分具有特殊含义的内容,即环境道德,其又被称为生态道德,具体是指能够反映生态环境本质,并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从本质的角度上看,生态道德等同于康德的道德自由,即摆脱感性束缚,形成只属于自己的道德律。人需要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当人想要获取自由时,生态道德成为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并且需要无条件地履行,虽然这不是自然对人的要求,却是自由对人的要求。对于审美愉悦而言,其同时具备普遍和个体的必然性,换言之,审美愉悦对所有的审美主体均具有完全相同的必然性。之所以能够建立起这种普遍的主观必然性,与人在审美活动中的无利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由于人在审美的过程中不会掺杂任何私人情感在内,这种必然性与义务具有了相同的属性,并且对所有人全部有效。
康德认为,人具有两重性,且人性本恶,满足自身的感官需要是人的本能欲望。正因如此,人通常都是趋利避凶,并且会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这是人的一种自然本性,与肉食动物需要通过猎杀来饱腹基本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人会受到他律,所以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去做一些侵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而康德两重性的另外一重,即自在之物反映出了人性的另一面,由此可能会使人成为自由存在物,即通过道德自律的方式为自己立法,并从中获取自由,这也是康德生态自由的主旨。审美对象会带给审美主体以愉悦,这种愉悦完全不带任何利害,是一种自由的愉悦。当鉴赏判断的目的中没有任何利害存在时,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全部都是自由的。
四、结语
康德宗教哲学、道德哲学和美学都强调了自由本质,提升了人在自然界的立法地位,从生态哲学层面给予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使人们超出自然界和功利欲望的束缚,获得了自由的审美价值。所以,康德宗教与美学可以被视为生态人本主义哲学与美学,追求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自由和谐的关系,为人类获得自由、实现审美超越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