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质量国家标准推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019-05-09崔日明李丹
崔日明 李丹
摘 要:《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两大本科专业教学的基本标准,是专业设置的依据、指导专业建设的准绳、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参考标准。与其他本科专业国标不同,经济与贸易专业类涉及两个专业,国标的内容既需考虑兼容性,又需体现相近却不同的两个专业的独特性。本文从国标的研制过程、基本定位、基本框架和内容以及特色等方面对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国家质量标准进行解读,这有助于促进相关高校更好地践行和落实国家质量标准,推进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经济与贸易专业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院校的核心任务。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和平台,教学标准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本工程和保障体系。“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有标准才有遵循准则,有标准才有衡量依据,有标准才有监管目标。因此,提升教学质量,专业标准是基础。为此, 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将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设定位为核心工作和任务。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已经发布,这是面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经济与贸易类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目前,教育部提出“以本为本”的理念,新一届教指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国标。因此,有必要对国标进行解读。
一、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国标的研制过程
自2013年4月成立,教指委便遵照教育部指示研制国标,以此作为该届委员会工作的重点,认真调研、充分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国标于2018年1月顺利发布,成为指导专业设立、专业建设、专业评估的基本标准和遵循准则。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国标的研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标研制的基本原则、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的确定。在国标研制之初,教指委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对国标的原则和框架等内容进行梳理,力求高质量完成。2013年6月,经济与贸易类教指委成立大会于辽宁大学召开,会上组织全体教指委委员认真学习了2013年5月30日印发的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明确了国标制定的原则和重要性,并将研制国标设为本届教指委的主要工作重点。其后,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召开了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工作会议,就标准研制的工作方案和標准的框架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同时,经济与贸易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和金融学类四个经济学门类教指委召开了联席会议统一研制思路。经济与贸易类教指委在上述会议后在东南大学召开主任委员会议,在充分领会和学习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确定了国标研制的基本原则、主体框架和主要思路,并对国标进行任务分工。
第二阶段:国标初稿的形成。2014年5月,经济与贸易类教指委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主任委员会议,对国标的内容进行讨论和第一轮修改后形成国标初稿。其后,副主任委员在各自的高校所在地召开了专门的经济与贸易类国标研讨会,包括上海、重庆、广州等地,充分听取上述地区高校的意见后,形成国标征求意见稿,并发至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进行意见征集。在之后的教指委全委会和主任委员会议上,基于大数法则和求同存异原则,几次对国标进行修订,经主任委员签字后提交教育部。
第三阶段:国标终稿的确定。教育部高教司成立了专门的国标审核专家组对国标进行严格把关。教育部聘请业内专家在上海集中进行讨论磋商和严格把关。后来国标又在主任委员和全委会议上经过几次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国标定稿。经济与贸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包含了教育部、全国相关高校以及全体教指委委员的辛劳和付出,是集体思想的成果。
二、经济与贸易专业类国标的基本定位
1998年,教育部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第四次调整中,将“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工业外贸”等本科专业合并,统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发展成为经济学门类的规模最大的专业,现有820所高校开设该专业,在校生人数占经济学门类的40%以上,且办学层次和院校种类各异,主要有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农、林、药等其他院校。各种类型院校积极开设国际经贸专业,表明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有旺盛的需求。贸易经济是我国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1998年就被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目录外专业,2012年正式设置为目录内专业。目前共有53所院校设置贸易经济专业。
目前,我国内外贸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日益显现。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这两个具有共同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相对一致的专业集合。
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涉及两个专业,因此国标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这两个相似却又有不同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必须具有兼容性同时又不失两个专业的特性,难度相对较大。针对两个专业的特点,本届经济与贸易类教指委将国标研制定位如下:
其一,国标为基本要求。经济与贸易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专业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国标是作为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依据,是指导专业建设的准绳,是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参考。
其二,国标为宏观标准。由于经济与贸易类本科国标不仅涉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办学,而且关乎于两个专业的建设,因此经济与贸易类本科国标以制定宏观标准为主,国标具体的内容和项目均为指导性的,不做过于详细的规定。这为不同院校的办学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以体现各自的教学特色。
三、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国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国标在认真调研和总结国内相关院校成功办学经验、广泛征求和合理采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院校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形成。
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国标全文约6000字,言简意赅,对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进行规定。国标的基本框架由概述、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基本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规范、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培养效果、质量保障和名词释义等十一个部分组成。
概述部分主要阐释了国标制定的依据,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两个专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介绍,解释了本专业类涵盖两个具有共同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专业的原因。概述部分指明国标的定位,是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办学的最低要求,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高于本标准办学。
适用专业范围规定了国标适用于经济与贸易类专业项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和贸易经济(020402)两大专业。
培养目标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在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基本目标,规定了本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主要技能掌握的基本目标,设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类型的基本目标。
培养规格与基本要求包括学制与学位、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四个部分。学制与学位提出了对本专业学制和学位的基本要求,其中对教育部鼓励的创新创业和海外学历期间的学籍保留问题和学分认定问题进行了明确。知识要求部分指出了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能力要求部分指出了学生应具备系统的能力结构,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素质要求部分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课程体系包括了总体框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部分。总体框架界定了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对总的学分要求和实践教学的最低占比进行了规定;理论教学明确了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
教学规范详细界定了专业本科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选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成绩考核等基础规范。教学计划被定位为教学开展的基本依据,应适时进行修订,并且有规范的修订手续。教学大纲部分明确了课程开设之前所应确定的课程性质与简介、先修课程、课时以及各章节知识要点等重要内容。教材选用规定了本专业教学优先选用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等,确保教材的质量。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对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进行了规定。成绩考核明确指出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应“一考定江山”,宜采取多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师资队伍主要规定了本专业办学的师资规模与结构、教师专业背景与水平要求的基本条件。师资规模与结构主要对教师数量、职称结构、学历和学缘结构进行了规范;教师专业背景与要求则强调教师专业背景和教师水平的基本要求,保障专业教师队伍的基本质量。
教学条件分别对信息资源、教学设施和教学经费提出了基本要求。信息资源方面是指高校应提供数量充足和种类齐全的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以及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教学设施要求规定了教室和阅览室、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基本条件。教学经费确定了教学经费最低保障标准,提出本专业教学经费投入和使用的原则。
培养效果要求各高校的培养效果须与培养目标相吻合,与培养规格中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相一致,达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社会评价良好的要求。
质量保障从目标要求、组织运行、监督机制三方面对保障本专业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实现提出要求。质量保障的目标要符合我国对本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满足学生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兼容,符合各高校对本专业的合理定位。组织运行确定了学校作为专业建设主体责任的地位,并对学校的具体职责进行了明确。监督机制指出了本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多种渠道。
名词释义主要对国标中使用的一些专用名词如专任教师、资源建设费、教學运行费、教学评估费用等进行的解释,以免产生歧义。
四、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国标的特色
第一,突出国际化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经济学要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而经济与贸易类的人才培养具有强烈的国际化背景,“三个面向”的要求更具典型性。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经济运行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增多,这就要求该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国际视野和从事国际、国内经贸活动的专门技能,还必须善于战略思维和具有理论功底扎实的复合知识。国际化和复合型互为依托,二者兼容互动,是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第二,强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求。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主干课程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注重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强化国际惯例与规则的教学;注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设立,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经济与贸易类专业需要构建“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体系+实训+双语和国际惯例”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培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与适应未来跨文化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