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唱方法解析

2019-05-09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音级音程谱例

董 京 京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4)

视唱是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基本训练之一,用以培养学习者按照乐谱所示的一切要求准确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各要素的能力,并加深对拍子、音程和调式等感性的认识[1]555。视唱学习与其他音乐专业的学习联系密切,如器乐作品的视奏,声乐作品的识谱等。

视唱作品通常由两个基本音乐元素组成,即音高和节奏。在准确演唱音高、节奏的前提下,逐渐将乐句、力度、音乐术语等诸多要素加以诠释,方可完成视唱。音高位置及节奏、节拍的准确性是预备练习的基础,预备练习应针对其音高、节奏、节拍有的放矢,其内容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亦有章可循[2]。

一、 音高训练

音高即音的高度。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由高度不同的音组成。不同的音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结合,形成调式音阶,构成旋律音程或是分解和弦等形式。演唱视唱作品之前,应先分析其调式调性、音程关系、三和弦或七和弦所处的位置等,以降低视唱难度。

1. 调式调性练习

调式从本质和形式来说与音阶完全相同,但调式和音阶在用法上略有不同[1]136。调式种类繁多,视唱作品中经常涉及到的调式主要有西洋大、小调式及五声调式。大调式中主音与三级音之间构成两个全音,整个调式具有明亮性和光辉性;小调式中主音与三级音之间构成一个全音和一个半音,整个调式具有柔和性、暗淡性和“无光泽”色彩[1]138;五声即中国传统音乐“宫、商、角、徵、羽”的合称[1]641。调与音阶相一致,构唱调式音阶无疑是在听觉上分辨大、小调式及五声调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大、小调式音阶均有三种构成形式:自然、和声和旋律大小调式。通过构唱调式音阶的方式,在听觉上建立起不同调式色彩的音乐感觉,能够达到“听其音阶,知其调式”的目的。调是音乐作品中起核心作用的,主音支配下相互作用的一群具有一定高度的音。视唱作品中的调有几种形式:单调式、近关系转调和远关系转调等。明确调式调性是首要问题,可采用如下方法:看调号及结束音;找到属七和弦进行到主和弦的位置;看旋律中是否含有变音记号,辨别变音记号是调式中的变化音级或是临时变音记号。

视唱谱例一(如图1)是4/4拍子, 快板。 由四个乐句构成, 每一乐句四小节, 其中第一、二乐句重复。 调号为两个升号(D大调或b小调), 乐句落音结束在b音。 乐句伊始, b小调的主音三和弦以分解和弦的形式预示调式, 第一小节中#sol、#la为旋律小调式中的两个变化音级, 结合主音三和弦的各级音高,推动旋律级进上行, 将调式进一步明确。 因此, 该首视唱为b旋律小调。

图1 视唱谱例一

视唱谱例二(如图2)是3/8拍子,快板。由六个乐句构成,每一乐句四小节。调号为两个升号(D大调或b小调)。第一乐句旋律主要围绕si、re、#fa三个音级发展进行,音级分别为b小调的主音三和弦中的各音级。同时,#la变化音级作为b和声小调的七级音,穿插在旋律中。第一、二乐句旋律以主音三和弦的分解形式构成旋律发展的主线,加之升高七级音的巧妙结合,使音乐旋律优美、流畅,和声小调式忧郁的音乐色彩悠然而至。随着第三乐句re、#fa、la三个音级的出现,大三和弦明亮的音乐色彩使得调式转至其关系大调D大调中,音乐旋律持续进行两个乐句。第五、六乐句将第一、二乐句的音乐旋律重复再现,音乐主题得以回归。因此,该视唱为b和声小调与D自然大调近关系调转调。

图2 视唱谱例二

总之,明确调式调性,对把握音乐旋律中音高的准确性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将调式调性的理论分析与实际的音乐作品相结合,能更好地培养音乐综合能力。

2. 音程构唱练习

音程是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 从构成上可分为单音程和复音程; 从音乐形态上可分为级进和跳进两种形式。 音程构唱的准确程度决定着视唱水平的高低。 音程构唱练习可分几个板块。

(1) 模唱练习。 模唱是入门,是基础。通过模唱旋律音程或和声音程的形式, 可以建立音高概念,熟悉各音程间的距离远近,并加以记忆。 该环节训练可遵循旋律音程由少到多、由级进到跳进进行。

(2) 构唱练习。按照要求所示构唱指定音程。 该环节是在模唱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音程“唱”的准确性。 练习时可在单音程内进行, 也可在复音程内进行, 亦可结合实际音乐作品,针对指定音程加以感知记忆, 并将其逐渐转化为内在的音乐听觉, 达到理论与实际音乐作品相结合的目的。

以不含变化音级的自然音程构唱练习与含有变化音级的自然音程构唱练习为例。其中,谱例三(如图3)的自然音程构唱练习可扩展至七度音程或复音程。谱例四(如图4)的自然音程构唱练习的重点音程应为含有变化音级的自然音程,其音程构唱形式亦可看作分解和弦的构唱形式。

三度音程构唱:

四度音程构唱:

图3 视唱谱例三

图4 视唱谱例四

3. 和弦构唱练习

和弦是在多声部音乐中,按照三度关系叠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的组合,从构成上可分为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在视唱作品中大多以分解和弦或和弦的省略形式体现出来,如主三和弦(T)、下属三和弦(S)、属三和弦(D)、属七和弦(D7)、导七和弦(DVII7),等等。在明确调式调性的前提下,应识别、分析旋律中和弦所处的位置。如主三和弦是调式的中心和弦,起到稳定调式的作用,其他和弦均围绕该和弦旋律发展。属及下属和弦以上下方纯五度的关系给主和弦以支撑,在旋律中的作用仅次于主和弦。属七和弦及导七和弦在视唱中亦是经常使用的和弦,以分解和弦或和弦的省略形式构成音乐的旋律线。在音乐旋律进行中,七和弦不协和性的完满解决,从听觉上给人以美感。

针对这一部分的练习,亦是以模唱、构唱为主要手段。结合实际音乐作品,准确分析出音乐旋律中骨干和弦的构成形式、和声功能的走向,结合属七导七和弦位置所在,及其解决进行的倾向性等诸多音乐要素,对视唱作品加以准确的诠释谱例五(如图5)是C大调中D7-T进行时的分解和弦形式。这一构唱练习可移调,可变换节奏,可分声部练习。结合实际音响,强化音高概念,感受音乐进行的特点。

节选法国作曲家雷蒙恩和卡卢利作品中的两个乐句(如图6)。从旋律进行上看,构成旋律框架的主要和弦为T、S、D(D7)和弦,以和弦的分解形式构成旋律线。其中第一至二小节的主和弦、属七和弦将C大调调式调性给予明确。随之,主和弦、属和弦带动整个音乐旋律进行发展的节奏。旋律自然流畅,乐句清晰,大调式的明亮色彩贯穿始终,在整齐有序的节奏型规范下,乐曲朗朗上口。视唱之前,应将构成乐曲的情况加以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唱”。

图5 视唱谱例五

图6 视唱谱例六

图7 视唱谱例七

二、 节奏训练

1. 节奏预备练习

自然界中并没有旋律,也没有和声,唯有负载着这两种要素的第三种要素:节奏[3]。节奏是音乐中最早的形式,是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节奏自产生之时起,在不同的时代亦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节奏”一词,仅对其本质特点进行解读。节奏是指音乐中诸如拍、拍子、小节、乐句等在时间方面有规律的运动[1]298。节奏构成音乐律动的基本框架。只有音高,而没有节奏的音乐是不存在的。

2. 节拍

节拍是音乐中的时间单位。节拍一词最早出现于《乐府杂录》的音乐史料论著中,由我国唐代段安节撰写。前人将节拍称为“拍”。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拍”的含义有多种。如“拍”把音乐进行划分为相等的单位,并通过强弱规律构成各种拍子[1]459。拍子中的拍数通过拍号体现,常用的拍子有2/4、3/4、4/4/、3/8和6/8,等等。又如“拍”代表乐曲中的一段,琴曲中《胡加十八拍》即为十八段之含义。再如“拍”与“板”相同,“拍眼”亦等同于“板眼”,具有“强”的力度体现等。在视唱中的“节拍”是通过拍号提示每一小节的节拍数目,同时起到了衡量每一小节单位拍中所示节奏型的音响,亦具有规范、稳定速度等重要作用。养成良好的击拍习惯是不容忽略的环节,即按照指定拍号,在正确的指挥图示下进行击拍。

3. 节奏型

节奏型是指乐曲中固定不变的节奏形式[1]289。音乐旋律进行中的律动通过具体的节奏型来体现。节奏中包含的每一节奏型有着各自独特的律动含义。不同节奏型之间的连接、组合,产生不同的律动效果,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对节奏型的熟悉及准确表达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有针对性地训练各种节奏型,视唱曲目在选择上依据一定的目的和章法,通常从两方面进行编排:一是以某一节奏型为训练目的选择视唱曲目。这一环节训练往往从简单节奏型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难节奏型。训练时应强化各节奏型在听觉上的音响效果,建立正确的音响概念,并将其逐渐转化为内心听觉,完成记忆的环节。二是将实际音乐作品中难点节奏型加以提炼,有针对性地练习。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抛开音高,就其节奏型进行综合练习。在不同节奏型音响的交相辉映下,有的放矢地组织音乐的发展。

节奏型的训练方法有多种,如口读、左右手分声部敲击、背唱典型的音乐作品等。对节奏型音响的加深巩固训练,亦是培养音乐旋律记忆能力的一种手段。曲目均以练习特定节奏型为目的编写而成(如图8)。训练亦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指定节奏型,并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

图8 视唱谱例八

三、 唱名法选择

唱名方法的设计使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视唱[4]。目前常用唱名法有两种:首调唱名法(又称移动do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又称固定do唱名法)。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能力,选择适合自身演唱能力的唱名方法尤为重要。首调唱名法是依据调式界定音的相对高度,如B大调,将Ⅰ级音B唱成“do”,其他各音依次排序。固定唱名法是以音的绝对高度为基础,无论调式是何种,音高唱名固定不变,如B大调,Ⅰ级音“B”音与其音名保持相一致,仍然唱成“si”,其他各音依次排序。

两种唱名方法各有利弊,不能相互替代[5]。首调唱名法对调的直感较强,便于建立调式调性的概念,但识谱不便。固定唱名法便于识谱,但调的感觉容易模糊。从理论的角度而言,首调唱名法适合民族乐器演奏者、声乐表演专业的演唱者。固定唱名法较适合键盘乐器、弦乐等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演奏者。但此观点绝非一概而论,更应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猜你喜欢

音级音程谱例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一种序列思维的延展途径——布列兹音级乘法技术的原理及初次应用
调式音级“隐形结构”论
——与音级听觉心理相关的音级内在结构机理分析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科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音乐游戏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