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门楼设计研究
2019-05-08徐声李维思
徐声 李维思
摘要:门楼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分支,具有重要的空间地位和文化意义。在门楼设计过程中,关键点在于门楼的设计能否直观高效的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质或风俗习惯。本文通过结合绵阳市平武县羌族的风格门楼设计项目实例,对现如今的门楼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方面提出见解,为今后的门楼设计创作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门楼设计;民族文化;元素运用
门楼作为建筑物的出入口,是连接内外区域及空间的转折点。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楼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以及礼制和风尚,各种形制又包含了各自鲜明的特征。伴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提升,建筑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门楼的发展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发展模式变化使得宫城形制的门楼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方式的演变促使一些原有的特色村镇牌楼也在逐渐消失。但从设计师角度考虑,关键是要在此印象基础上表达自己设计理念的同时能通过细部设计来解释其文化内涵。
一、门楼的形制分类简要综述
门楼的形制主要分为五部分:(1)以古城为代表的城门楼。(2)以宫廷为代表的宫门楼。(3))前身为坊门为代表的牌楼。(4)以私宅或庭院性质的公建为代表的宅门楼。(5)以门楼装饰附属的各类组成构件。这五种功能类型构成了门楼的基本范畴。
二、项目实例剖析——绵阳市平武县羌式门楼设计
(1)设计背景与环境分析
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位居涪江上游。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周围群山环绕,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气候特征。县辖范围内居住着相当部分的羌族和白马藏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且旅游景点较为丰富。而此门楼项目的位置为省道入县交界处,政府希望能借此项目来加深外来游客对县城特色风貌的印象,提升游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刺激消费,带动县城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将项目设计结合本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力求通过创新设计形成亮点,使县城形象塑造更加具有标识性。
(2)方案设计构思
由于甲方明确限定了门楼要展示出羌族的文化特色,因此需要综合考量周围环境等因素。首先根据道路的尺寸初步确定了门楼的规模,其次通过了解大量的相关案例来确定门楼的基本雏形,然后对羌族文化元素和符号进行剖析,进一步对这些文化特征的运用进行构思与设计。最终在建筑的装饰上进行细部设计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3)羌族文化解读与文化元素的运用
在當代建筑所表达的意义常常被人们关注的是建筑的使用功能,而建筑本身则被认作功能的展示体。在建筑学里,意大利学者翁贝托·埃可把建筑形式分成了使用功能和象征意义两种指示功能。在使用功能已经定位的前提下,剩下值得考虑的就是象征意义。对于任何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绝对不能停留在简单式的符号粘贴和形式的模仿,在现代羌式建筑设计中,强调了建筑形体的简化、重构、比例合理控制,通过材料的多样性将建筑构件和建筑装饰的结合作为建筑立面的装饰。因此本次设计了解大量的相关案例以及羌族的建筑文化和风俗崇拜。试图对整体的羌族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充分剖析之后,再结合其他相关的案例来构思如何将其融入到此次设计当中。
门牌楼的支撑部分采用了羌族的传统建筑形式——碉楼。两座碉楼布置在左右两侧,朴素而敦实的碉楼支撑起挂着羊头雕像的门楼顶座。碉楼两侧采取了望楼的形式,望楼下方穿插着木方构件,其相互交错的形式为碉楼增加一丝韵律感。墙身布置了羌族的文化标志——羊图腾。图腾的下方延至底层也设计了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木质窗台。整栋碉楼的节点与顶座连接,整栋门楼散发着浓厚的羌式建筑文化气息。
在此次设计中考虑到白石崇拜是羌族信仰习俗,因此在门楼屋顶面上采用白色石材料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勾勒一条完整的白色屋脊线,延续至重檐层平面之后,再通过构件面来扩宽并且向上勾翘,使整条白石边线沿屋檐整体构成羊角的立面形式。正好与羌族文化中的羊图腾相呼应,使门楼主体的视觉效果更佳丰满。
羌式风格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在逐渐进化,由于人们对于文化认知的提升,也渐渐开始对建筑的美学有了更高的追求。但过去的建筑材料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已经满足不了建筑体量规模以及装饰要求,因此设计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的前提下,创新改进建造工艺的同时仍旧能保持其地域文化传统的风格。
三、结语
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决定了门楼建筑形式的地区性,而伴随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同风格形式的门楼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建筑本身虽是实体材料的拼凑构件,但却可以表达出人们精神上的审美追求。作为一名设计师,需要做到的是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对民族文化做到理性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自然的结合起来;同时对待任何项目都应当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不忘初心,为建筑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明.论传统门楼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北京[D]:北方工业大学.2019:11-20.
[2] 华晔.基于建筑符号学的苏州建筑地域性传承探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版.2014:58-62.
作者简介:
徐声(1996.12-),男,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系城乡规划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