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特点、解决措施
2019-05-07曾庆祥
曾庆祥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各个城市对于公路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公路交通建设在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还会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公路路桥建设问题是困扰公路施工质量的核心问题,笔者通过探究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问题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设计;道路早期损坏;特点;解决措施
一、路橋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特点
(一)路桥过渡段沉降不均匀
部分施工企业在正式开始工程之前未对具体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与了解,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软土地基,为桥头路堤的施工造成巨大的阻碍。软土地基的承受力与强度无法满足桥台背路堤的建设施工要求,当建成的路桥正式投入使用之后,会直接面对自然环境的侵蚀与风化影响,造成路桥路堤出现土壤流失情况,一旦土壤流失量较大时,会导致土壤承受能力不断下降,使路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情况,车辆在行驶到该路段时会出现跳车情况。公路施工对于该类问题有明确的规范要求,但在实际建设公路时,受到施工技术的影响,施工企业未能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完成工作,导致公路出现不均匀的沉降情况。在设计地基时,施工企业应当设计路桥的缓和地段,降低段间的实际距离,最大程度减少路桥的沉降率。
(二)搭板设计存在缺陷
公路上若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则需要使用搭板对软土地基问题进行处理。但在实际应用搭板过程中,搭板并不能完善解决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情况。部分施工企业与设计单位对搭板的设置不够重视,导致已完成的搭板不能发挥实际作用,造成桥头堤过长、过高等情况出现。部分搭板的长度无法满足顺接需求,还有部分搭板容易出现断板,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跳车情况。
(三)桥梁设计缺陷
桥梁是桥体的主要承受支柱,因此,桥梁的结构设计对于路桥设计的稳定性产生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会将桥面铺装层仅当做桥梁工程建设的附属结构之一,使其在设计方案中不负责桥梁的荷载,导致桥梁梁体与桥梁桥面的承受能力分配不均匀,局部地区受到的应力容易超过该地区的承载力,导致桥面、板块中出现严重的形变问题。
(四)路桥排水系统设计缺陷
在对路桥施工进行设计时,应当着重考虑水对于路面可能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尽量减少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路面受到水的影响而出现毁坏、损伤的情况在我国出现较为频繁。路桥施工区域水文情况的调查应当是公路施工前必备的工作准备,避免因地质地形问题引起的降水聚集,最终出现严重的内积水情况;部分路桥施工地区地形较为陡峭,水流汇流所花费的时间较短,导致该地区较容易出现强度较大的流水,严重者甚至会形成洪水,最终对路桥路面造成破坏性损伤。
二、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问题解决措施
(一)路桥过渡段沉降不均匀解决措施
1.在设计路桥方案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地形地质进行详细调查与了解,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气温等自然因素调整设计方案,重视路面、边坡的加固工作。
2.在建设路基时,需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原材料,在选择填充材料时,也应当考虑其沉降系数,最大程度提高路基的承受能力,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3.在公路路桥正式使用之后,应当定期对其进行维修与保护,重视各个路段的加固处理,有效解决路桥过渡段沉降不均匀问题。
(二)搭板设计缺陷解决措施
设计人员在设计路桥是需要着重研究相关的连接情况,精细化分析计算路桥的应力,最终根据合理的应力参数设计选择正确的搭板。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地形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搭板进行改造,避免在搭板的阶梯状间隙处出现沉降问题造成跳车等情况。如表1所示,为某地区路桥搭板计算结构组成与材料相关参数。
(三)桥梁设计缺陷解决措施
在设计施工公路路桥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关注软土地基的处理情况,还要重视桥梁结构的设计情况,保证其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规范性,使其满足公路桥梁建设的要求。设计人员需要事先了解桥体的物理性质、应力的参数值等,才能科学设计公路路桥。裂缝是桥梁结构设计不合理常见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公路路桥的承受能力与承载力,导致公路路桥无法承担原本的通行工作,甚至会影响公路路桥的安全质量,威胁来往人群的人身安全,容易出现较为恶劣的交通安全事故。桥面出现裂缝后,其承受能力持续下降,在加上使用时的压力不断叠加,会导致裂缝不断扩大,产生恶性循环,威胁人群安全的同时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桥梁结构设计与建设的监督,以保证桥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四)路桥排水系统设计缺陷解决措施
在设计路面的排水系统时,应当注意路面与路肩表面的排水情况,避免公路出现内积水影响人民群众的出行。路桥路面排水系统设计与一般路面排水系统设计存在差异,设计一般路面的排水系统时,需要让水流朝向路基两侧流去,但在设计路桥路面排水系统时,需要让内侧的排水路面稍微高于外侧的路面,对于超高内侧路面应当设计中央分隔带,还需要在路沿外带处设计排水沟并设计集水井装置,设计人员需要注意排水沟等设计与集水井装置的距离,使路桥路面的积水能最大程度排出,避免对路桥路面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在设计路桥地下排水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渗沟的流量参数,谨慎设计反滤层的结构,加强两侧的边沟并在其下方设计渗沟,利用透水的织物加强渗沟的透水性。除此之外,设计、施工人员还可适当增加渗沟的宽度、深度以保证路桥地下排水系统的渗透性。
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路桥过渡段沉降不均匀、搭板设计缺陷、桥梁设计缺陷与路桥排水系统设计缺陷是我国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的主要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设计企业与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全方位、科学性、系统性的管理,重视桥梁里面的结构设计,控制并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保证其工程质量,尽量减少出现问题的几率,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兵,左连华,吴喜俊.路桥设计中的安全性及耐久性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3):54+56.
[2]刘冬川.提升路桥施工中材料安全性及耐久性的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8(16):136-137.
[3]王徐力.公路路桥设计及道路早期损坏原因的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0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