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支撑性作用探究
——以佛山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为例
2019-05-07郭文钠
郭文钠
(佛山市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近年来,特色小镇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领域的一个热点词。浙江是首倡者,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并率先于2015年出台指导意见。浙江在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寻求新的经济突破点、结合国内外经验和当地特点提出的发展模式,为全国其他省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案例。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同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强调特色小镇应环境美丽宜居、产业丰富,集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等多种业态为一体。这意味特色小城镇建设在全国层面上铺展实施。
2016年、2017年,国家住建部分别发布了两批共403个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在这一背景下,各省市相继跟进,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一股热潮,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因此,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除了在程序上将全国特色小镇评审权限由住建部移交至国家发改委这一变化之外,更重要的转变是国家以一种更为严谨的态度对待特色小镇建设,从经济、生态、民生等角度出发,对其体制、机制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实行创建达标制,取消了一次性命名制。这代表着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走上了新的、有序的、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一、民俗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支撑性作用
从产业内容区分,可以粗略地将特色小镇分为四种类型:历史经典产业小镇、传统产业升级小镇、高新产业小镇和旅游文化产业小镇。
历史经典产业小镇是指以打造当地历史优势产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如浙江提出的茶叶、黄酒、青瓷、木雕、文房等特色小镇,这些本身便是当地历史久远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小镇是指与高新产业相对应的传统产业(包括制造业、加工工业等),在这些产业升级的基础上造就而成的特色小镇,如家电、家具、服装、建陶(建筑陶瓷)小镇等。
高新产业小镇是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打的特色小镇,如云栖小镇(云计算产业)、物联网小镇、对冲基金小镇、航空小镇等等。上述几种小镇均离不开文化、旅游的参与和推动,尤其是历史经典产业小镇,与之契合度极高。但是,旅游文化产业小镇专指以发展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目标的特色小镇,包括文化创意、历史人文小镇,还有属于旅游文化延伸产业的各类休闲小镇、体育小镇、养生小镇、乐园小镇乃至会展小镇等,它既可以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也可以是天马行空、创意十足,如童话小镇等。当然,这些类型的区分并非截然分明,彼此之间也有相互融合的情况,而且在实践中可看到这一趋势愈加显著。
作为彰显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色小镇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和创新,但是离不开文化的塑造。学界论及特色小镇建设时,常强调“产、城、人、文”的融合。其中“文”即文化,文化含义极广,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定义,均绕不开民俗文化这一重要内涵。整体而言,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民俗文化主要起到凝聚群体、产业支撑、特色引领等作用。这些作用在不同的层面,共同支撑、推动着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一)凝聚群体作用 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其他具有同样功能的因素相比,“由于它的广泛存在和潜在作用,它在凝聚团结民族成员的作用方面,特别显得重要”[1]6。不仅对民族如此,民俗文化对族群或区域同样具有聚合作用。它既是群体内聚力的体现,又是联系群体内成员的重要纽带。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群体和民俗互相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族群和地方文化,反过来又成为群体内相互认同的标识。
民俗文化的凝聚作用,对于由产业园区转变而来的特色小镇显得尤为重要。在上述四种类型的特色小镇中,传统产业升级和高新产业小镇多以园区或新区的形式呈现,构成主要群体的绝大多数小镇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是以业缘关系集结而成的群体,彼此语言、饮食习惯和风俗不尽相同,异质性强,“不同行动主体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愿望和利益诉求,如果相互之间缺乏凝聚、联结的共同精神纽带,就有可能呈现‘原子化’团体的特征,人际关系疏离、冷漠”。[2]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用企业文化塑造群体向心力和凝聚力之外,还需要通过民俗文化的聚合作用,形成群体间的认同,从而使特色小镇的主体居民更为团结,也更有互助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产业支撑作用 这一点对于历史经典产业小镇和旅游文化产业小镇体现得较为明显。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习惯、风俗,其本身便包含着深厚的产业内涵。它一方面能够直接成为特色小镇的主体产业,我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文化一直是旅游业的重点和突破点,在业已公布的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中,很多特色小镇走的是地方文化旅游产业路线,其中自然缺少不了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以地域特色、企业文化等形式间接发挥作用,这一作用可能在先期是难以察觉的,但是到了特色小镇的品牌打造阶段,这一点通常会成为突破瓶颈的发力点。
(三)特色引领作用 无论在国家还是省市各级层面出台的指导思想和实践中,对打造小镇鲜明特色的重视和强调都是显而易见的。特色小镇如果仅停留在“产业”层面,那么所谓的“特色小镇”顶多只能称得上是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的打造应以文化为底蕴,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是摆脱“千镇一面”“镇镇雷同”的根据和底气,而民俗文化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小镇的特色。
二、佛山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
在1 000个特色小镇当中如何脱颖而出,可能是每个小镇都在考虑的问题。竞争无法避免,一是同类型产业小镇之间的竞争;二是小镇都一致寻求特色的竞争。无论是哪一种,都离不开文化的竞争。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先行者浙江对民俗文化的把握和提取相对更为柔性和细腻,这与浙江本身的文化底蕴不无关系。那么,如何将民俗文化融入特色小镇建设中?可以有哪些做法?在此试以广东省佛山市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为例进行分析。
佛山市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特色小镇建设,将其作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的驱动点,及打造“文化佛山”、树立文化城市形象的依据。2017年,佛山市政府正式出台了《佛山市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创新转型、打造宜居环境、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上下联动,培育创建一批独具岭南水乡魅力、环境优美、形态多样的特色小镇,并争取到2020年建成30个以上市级特色小镇、8个以上省级特色小镇和5个以上国家级特色小镇。
截至2018年底,佛山特色小镇建设已初显规模,拥有3个全国特色小镇、12个省级特色小镇、15个市级特色小镇,名单有所重叠,实际上共启动了20个特色小镇的建设项目,见表1。
表1 佛山市特色小镇一览表
在这20个特色小镇中,产业分布见图1。值得一提的是,属于历史经典产业小镇类的石湾陶谷小镇以及属于传统产业升级小镇类的南庄建陶小镇,因产业类型结合紧密,而且地理位置毗邻,后被合并为禅城陶谷小镇(石湾—南庄片区)联合建设。
图1 佛山市特色小镇类型分布图
图1和表1显示了佛山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一是传统产业升级小镇数量多,优势明显。这与佛山是现代制造业大市有关,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佛山制造业蓬勃发展,至今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为产业升级型小镇的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高新产业较少,反映出佛山经济转型升级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三是旅游文化产业蓄势待发,有充足的后力。地域文化是旅游文化产业最大的支撑,事实上,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四是历史经典产业小镇数量较少,仅占到总数的10%,挖掘略显不足,与佛山在中国手工业、商业史上的地位不尽相称。
在历史上,佛山是一个手工业、商业重镇,“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3]193,清代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为“四大聚”。其行业众多,民国《佛山忠义乡志》中具体记载的行当在175种以上[4]215。而据《佛山市工商联志》统计,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全镇大小工商行业有265行,其中手工业有电料瓷器、织造、火柴、烧砖窑、藤器、狮头、爆竹等189个行业,商业有银业、按押、平码、田料、旅馆等76 个行业[5]1-2。
这些传统手工业尽管大半已凋零衰落,但也有一些手工业得以延续,并发展为具有特色且拥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产业,例如已经被列入特色小镇名单的石湾陶(美术陶)和花卉行业,以及尚未进入特色小镇建设范围的酒业、医药业等。还有一些手工业虽不足以独立支撑起特色小镇的打造,但是可以组团发展,例如剪纸、彩灯、狮头扎作、香云纱染整技艺等,除了作为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的依托,还能够融入旅游文化产业特色小镇的打造中。即便是已经消亡的手工业,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资源,成为特色小镇的历史底蕴和源泉。
三、民俗文化助推佛山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探索
民俗文化往往与旅游文化产业特色小镇结合得更为紧密。目前,佛山市在建的6个旅游文化产业特色小镇中,禅城区岭南文荟小镇依托祖庙历史文化街区及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南海区岭南文旅小镇是借助西樵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名片优势;高明东洲鹿鸣体育小镇围绕武术和极限运动特色做文章;三水区广府印象小镇将广府文化体验作为亮点;三水白坭文创小镇定位为“西江边的文化明珠”;即使是主要依托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的高明区鹭湖假日小镇,也要以文化体验作为支撑,希冀未来成为广佛地区文化创意服务与多元文化体验基地。
然而,无论是否为旅游文化产业特色小镇,民俗文化在任一类型特色小镇的助推力量都是不容小觑的。从佛山实际出发,民俗文化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发挥作用。
第一,民俗文化为特色小镇直接提供支撑。在旅游文化产业小镇的建设方面,佛山具有很强优势。佛山民俗文化特色明显,底蕴深厚,拥有武术之乡、粤剧之乡、陶艺之乡等诸多美誉,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根据地之一,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独具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截止至2018年底,佛山国家级非遗项目14项,省级48项,市级101项。拥有一些国际闻名的文化名片,譬如代表中国功夫的李小龙、黄飞鸿等。当下,佛山仍然具备发展武术文化的良好基础,武馆众多,拳种多样,如咏春拳、蔡李佛拳、长拳、洪拳等,功夫小镇的打造潜力无限。另外,建设岭南水乡小镇、粤剧小镇等也具有坚实的文化底蕴和现实基础支撑。其他的较为小众或现有规模较小的非遗项目,在联手打组合拳、共同建设非遗小镇[6]等方面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民俗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树立品牌效应,“发挥产业、文化与旅游功能的叠加效应……突出产业文化脉络展示和多元化旅游系统的构建。”[7]将民俗文化转化为产业驱动力,这一点在经济发达、产业基础成熟的珠三角地区,显然有更多的空间和前景。在这一过程中,应提炼本地区民俗文化的元素,以民俗活动、节庆、非遗展示展演等活态形式,也通过博物馆、名人馆、镇史馆、产业馆等固定展厅展馆,对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展示。民俗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活态性、动态性,能够避免“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等硬件设施将现有的地域文化进行简单拼凑”[8]的做法。
第三,民俗文化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形式,融入小镇空间景观塑造,引领特色创建。人文环境与自然景观互相融合,将民俗文化活化、腾挪、转化至包括公共建筑、民居、厂房、街头巷尾等在内的各类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展现佛山本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特色小镇的产业让人震撼,代表着腾飞的经济,而民俗文化则是其内在和灵魂,让人们可以驻足留恋。
第四,民俗文化与特色小镇的融合应贯穿全过程,并纳入评价标准。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在特色小镇顶层设计阶段便应介入,通盘考虑民俗文化在规划中所处的位置,使其成为小镇规划的内在联系。另外,应当将民俗文化的开发列入特色小镇(尤其是以历史文化、民俗活动为主题的旅游文化产业小镇)的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9]和考评机制,考评内容包括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的合理性、与旅游产业的嵌合度、成效等。通过一头一尾,牢牢把握民俗文化作为小镇特色内涵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要有根据。特色小镇建设与古村落活化有所不同,古村落活化强调的是“古”,即传统文化和村落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而特色小镇建设与产业结合得更为紧密,与全球化和现代化也更为切合,甚至呈现出跨越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因此,特色小镇中的民俗文化开发有更大的空间。不过,也要因“镇”而异,对于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打的旅游文化产业小镇,民俗文化的开发须格外留意是否有依据,不可胡乱编造,也要避免出现媚俗倾向;对于童话小镇、乐园小镇之类具有跨时空性的特色小镇,允许对民俗文化元素进行分解和组合,弹性更大,然而这并不代表可以没有底线,至少不应超出“良俗”这一范畴。
同时,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应以人为本,以小镇居民为主体。建立社区参与制度,提高小镇居民的参与度,与当地社区共同谋划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反映小镇居民的诉求,使其能够从中受益,从而尽量减少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对小镇居民的负面影响,使特色小镇的创建成为“一种多元参与、体制开放、协同共享的社区或社会治理模式。”[10]
四、结语
特色小镇建设在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成为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它与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文化复兴等重大时代议题关系密切,相互裹卷着在时代的洪流中前行。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民俗文化能够提供强大的支撑作用,成为其发展的根基和支柱。另外,民俗文化和特色小镇还可以互为支撑,互促互进。
当然,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民俗文化实践也面临许多考验,包括民俗文化如何与产业结合的问题。一旦民俗文化进入产业链,便要适应其发展规律,因此极有可能出现被拆解、重组的现象,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而言究竟是危机抑或机遇?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复杂的文化现象和课题。